谷開厚
摘要:落實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是新形勢下企業紀委實行“三轉”工作的重要支點,是踐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關口前移、工作下沉的標志,但在行使監督職責中還存在監督體制不夠順暢等問題,為企業和項目健康發展形成廉政風險隱患,值得我們探討和深思。
關鍵詞:黨風廉政;監督;有效途徑
一、項目部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落實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監督體制不夠順暢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因管理制度內容存在交叉或不完善,存在職責邊界模糊不清、多頭管理或監督檢查重疊的現象,看上去是事事有人管,但追責時是事事無人當。有的對反映的問題線索和信訪舉報處理不及時、不恰當、反應不迅速,對黨員干或管理干部違規違紀行為的問責不到位,影響監督機制執行的效能。有的項目管理者成為項目管理的監督者,監督責任的落實形同虛設,嚴重影響監督責任的履行。
(二)監督制度剛性不足
企業制定的監督制度如:勞務及物資招標監督、資產損失責任追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督察督辦工作考核等制度在執行中,由于項目主要領導行權具有很強封閉性且權力過于集中,關鍵環節和重點部門權力較大,在外部監督難以及時覆蓋的情況下,形成制度剛性約束不強,導致監督失效,形成部分失職瀆職等違紀違規問題。
(三)監督措施執行不力
從項目管理過程看,各種監督模式側重于事中和事后監督,對項目源頭管理的監督不能及時介入。監督不能與項目管理全過程同頻共振、對項目收尾管理的監督又放任自流,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不要”的現象。部分項目主要領導認為管理項目的“權威”不容挑戰,兩級組織對項目主要領導日常管理監督乏力或者在接受審計(離任)監督和民主(述廉議廉)監督的成果運用上與干部任免管理存在脫節,未起到有效的監督制約作用。
(四)監督意識弱化不強
項目紀檢組履行監督責任觀念弱化,對項目監督管理的把關意識不強,部分認為對項目管理過程的監督只是履行業務程序、應付上級檢查的需要,存在不愿監督、不主動監督,有畏難情緒和顧慮心理。部分項目不按規定設立廠(黨)務公開欄和信訪舉報箱等,存在不透明、不公開,導致職工群眾的民主監督軟弱無力和形式缺失。在項目“三重一大”問題決策等方面不重視集體決策和黨政會簽,相互監督把關作用不能有效發揮。
二、項目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落實難的根源
(一)懲防體系失效
在目前項目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下,由于各業務部門橫向聯動性較差,對需要執行落實的監督事項不明等導致監督執紀問責不到位的現象突出。在項目管理業務審批流程中,存在選擇性執行、降低標準執行、變通執行,導致項目管理違規違紀事項在事前事中的預防控制和警示問責懲戒失效。
(二)制度設計不密
企業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梳理不及時,對應當廢、并、修、訂的制度等不能緊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與時俱進,項目管理各環節廉潔風險點的識別及防控存在空擋,形成管理程序脫節、制度漏洞等,使監督責任難以落實到人到事,造成監督“真空”地帶。制度的“籬笆”、“護欄”等保障作用發揮不顯著。
(三)監督手段落后
近年來,因工程項目管理失職瀆職造成項目虧損、效益流失的案件屢有發生。究其主要原因是監督者本身放松各類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個人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不能滿足監督工作需要,抓監督工作還是“老辦法、老路子”,致使監督責任的落實與項目實施的精細化管理不合拍,跟不上節奏。有的監督者在落實工作責任時,也只是“停在嘴上、掛在墻上、寫在紙上”,擺花架子,不用實功,監督流于形式。
(四)思想認識偏差
部分項目主要管理者政治意識淡薄,站位不高,對“一崗雙責”的認識一知半解。部分項目行政領導認為:項目黨風廉政建設是項目黨組織工作內容,是形勢要求、紙上談兵,沒有充分認識到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對項目管理具有把關、定向的促進作用。部分項目黨組織領導認為:項目經濟效益是行政工作內容,對依紀依規依法實施項目監督管理工作等受社會上“多栽花、少栽刺”思想影響,擔心真正執行監督會影響“團結”,對監督事項是寧當“木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不愿當“鐵匠”——動真碰硬,甚至是只當“泥瓦匠”——和和稀泥,盛行“好人主義”,形成監督失位缺位。
三、加強項目部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落實的有效途徑
進一步加強項目部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落實需要綜合施策,明確重點,強化執行,注重方式,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確立“一個”工作抓手
要強化樹立廉潔項目意識,將“廉潔項目”創建作為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的抓手和載體予以推進,形成“廉潔項目”創建工作機制,從項目源頭管理入手,讓監督責任的履行涵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抓廉潔教育。要高度重視失職瀆職等腐敗問題的產生和蔓延,都是從思想上蛻化變質開始的道理。通過持之以恒的廉潔從業教育形成認識提高,促進項目主要管理者及黨員干部自覺接受監督。抓責任分解。重點制定項目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并分解落實。通過企業主要領導與項目主要領導簽訂《反腐倡廉責任狀》,項目部與外協隊伍簽訂《共保合同》、項目書記與部門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項目領導班子成員簽訂《廉潔承諾書》等有效形式,明確其自身“一崗雙責”,促進項目部全體主要管理者在自我管理、自我監督、互相監督上得到有效提升。抓建議整改。通過上級每年度開展的效能監察,促進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整改,堵塞管理漏洞,糾正管理偏差,提升監督效能。同時,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民主監督作用,大力開展述廉議廉活動和推進廠(黨)務公開,讓監督無處不在,實現“工程優質、干部優秀、資金安全、信譽良好、管理高效”的“廉潔項目”創建目標。
(二)落實“兩個”責任內容
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的黨組織主體責任和紀檢組織的監督責任是新形勢下開展好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內容。制定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工作清單和責任矩陣,將監督責任分解到人、落實到位,重塑項目部管理人員“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理念。堅持把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納入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做到與項目管理、項目黨建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通過督促項目正職與副職、副職與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與“六管”人員的日常廉潔談話,進一步完善項目部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幫助項目領導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等認清行權履職風險,看清腐敗危害,自覺做到識別、防范和遠離廉政風險,牢固樹立“不想腐”的思想防線。通過督促項目領導干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廉潔從業若干規定、“三重一大”決策等制度和項目部主要領導對物資集中采購、勞務招標等實行黨政會簽制度的執行,確保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落實有內容、有載體、有實效,牢固樹立“不能腐”的制度防線。通過年度對項目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結果與“四好班子”等評先機制掛鉤的方式,實行“一票否決”,體現監督實效。同時開展對違規違紀行為的“一案雙查”,使紀律始終成為“帶電”高壓線,牢固樹立“不敢腐”的懲戒防線。
(三)踐行“三轉”基本要求
“打鐵還需自身硬”。項目部專(兼)職紀檢干部履職素質的高低和盡責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監督職責執行的成效。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要不斷深化“三轉”工作,提升監督效能。“轉職能”抓主業。項目部紀檢組織在前期已經交還項目“雙清”、公務用車申批、“小金庫”清理整治等事項牽頭工作的基礎上,要專題召開項目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提出項目部紀檢組織職能清理清單,經項目部主要領導批準,與相關部門溝通、移交有關職責,著力聚焦項目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把不該管、管不好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做到協助而不干預、牽頭而不包辦、監督而不替代,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真正做到突出主業。同時項目紀檢組織要在同級黨組織領導下,對項目部黨風廉政建設相關制度進行修訂,實現轉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轉方式”重監督。項目部紀檢組是施工企業最基層的監督監察專責機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有關職能部門正確履職的監督上,把配合職能部門開展業務檢查轉變為對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把看門搖鈴式的表面監督轉變為實質性監督,變一線參與為監督推動,切實發揮好“監督的再監督”作用。要圍繞項目發展的中心任務,有針對性地加強檢查,督促主責部門抓好落實。對上級的決策部署該傳達沒傳達、該落實沒落實、情況該上報沒上報的,都要拉出清單,逐項督查,發現問題,嚴肅問責。轉作風”樹形象。對黨忠誠是對各級紀檢監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紀檢監察的工作容易得罪人,但只要接受了職務,就意味著責任擔當,就要增強黨的觀念、強化黨性意識,時刻牢記責任所系、使命所在,就要堅持原則,敢于碰硬,認真落實監督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四)運用“四種”形態方式
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項目黨組織委員會議上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在發現問題線索上,要“拉下臉、睜大眼、豎起耳”,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違規違紀形成國有資產損失的行為,要堅決將黨紀重處分、職務調整落到實處(少數);對失職瀆職形成國有資產流失的行為,要依規依紀依法進行立案審查(極少數),提升監督質量和監督責任落實。
最后,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履行好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是企業黨委、紀委賦予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更是對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等能力素質的考驗。要加強力度對項目部紀檢監察干部進行政治素質和各類業務培訓,更加注重對依規依紀依法管控項目、規范行權履職要求的學習,做到善于監督、敢于執紀、嚴肅問責,為全面履行好工程項目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管控項目廉潔從業風險、促進項目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魯萍.淺議“兩個責任”在施工企業的落實途徑.中鐵黨建,2016第2期.
[2]鄧聯繁.從“廉政建設”到“廉潔建設”的深意.檢察風云,2016,第24期總第524期.
[3]宋寶華.關于正確運用“四種形態”的幾點體會.中鐵黨建,2016(七月八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