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要:在新員工培訓中通過系統化的策劃思路,探索基于“培訓+項目”的員工成長管理模式。通過構建體系化培訓,實現人才的梯級培養;建立導師帶徒“1433”管理體系,結合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和員工成長積分夯實人才培養的管理基礎。
關鍵詞:新員工;培養;體系
成功的新員工培訓可以起到傳遞企業價值觀和核心理念,并塑造員工行為的作用,為新員工迅速適應企業環境并與其它團隊成員展開良性互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員工的培訓培養通過系統化的策劃思路,將項目研究和培訓實施交叉進行,分別從員工培訓體系和新員工培養項目開展了“培訓+項目”的系統的創新實踐。
一、建立“一生兩師”培訓體系
(一)新員工培訓
依據新員工培訓設置的五年培養目標,新員工五年培訓規劃以“一體兩翼、一生兩師、全面培養、綜合平臺、共同發展”為設計思路,在確立新員工培養主線的同時,發展內訓師和導師的輔助協同作用,幫助新員工快速成長。培訓內容的設置圍繞六條主線進行,分別為:心態發展線、企業文化線、團隊體驗線、職業素養線、專業能力線、實施應用線。
(二)內訓師培訓
通過內訓師培訓和輔導幫助建立一支精干的內訓團隊,將企業內部優秀的管理成果、專業成果進行梳理、沉淀和傳遞。
(三)導師培訓
通過導師培訓和輔導幫助導師快速掌握帶徒技巧,充分發揮人才效應。重點加強對導師以下技能進行培訓:導師帶徒框架設計、導師溝通技巧、輔導計劃的制定。
二、開展系統化培養項目設計
(一)導師帶徒管理體系
建立規范完整的導師帶徒“1433”管理體系。1個規范完整的導師帶徒管理體系;4大管理模塊(導師選拔、導師養成、帶教執行、評估改進);3項機制(構建組織領導機制、考核評比機制、激勵約束機制);3個平臺(搭建能力培養平臺、信息交流平臺、專項活動平臺)。
1.四大管理模塊
①導師選拔。導師選拔評價維度包含硬性和軟性兩類,硬性評價條件以技術職稱為評價依據,軟性評價條件包含思想品德、工作責任心、實際作業能力等。建立導師人才庫,梳理導師簡介、履歷、導師專項技能等信息。
②導師養成。從導師必備培訓技能、溝通技巧、導師帶徒模式等多個維度進行培訓,使導師具備帶徒技能。
③帶教執行。針對新員工輪崗情況建立“主輔”導師帶徒制,主導師和徒弟一對一結對,輔導師和徒弟可一對多或多對多結對,師徒關系由組織安排和個人意愿結合確立。導師與徒弟簽訂師徒協議,明確雙方權責;舉行正規的拜師儀式,師徒關系正式確立,開始運行。
④評估改進。階段性對導師帶徒情況進行評估,通過考核、練兵、總結等多種形式對師徒協議執行情況予以評定。
2.構建三項機制
①組織領導機制:由人力資源部牽頭,構建導師帶徒體系的領導小組,管理團隊負責導師帶徒實施全過程的組織、實施、評估。
②考核評比機制:構建系統性、可量化的考核評比機制,考核評比分為周期性考核和出師考核,周期性考核以階段性輔助導師帶徒技能傳授內容掌握情況為考評內容,出師考核為綜合性鑒定,包括職業道德、崗位技能、崗位效益等指標,分出不合格師徒、合格師徒、優秀師徒。
③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導師帶徒的雙向激勵機制,包含根據導師帶徒人數確立的日常導師津貼;徒弟在競賽練兵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徒弟和導師同比嘉獎等。
3.搭建三個平臺
①能力培養平臺:通過導師帶徒體系建立起公司內部常態化的能力培養平臺,不斷提升師徒間的理論傳授、實操技能、崗位經驗的有效傳遞,推動新入職員工快速成長起來。
②信息交流平臺:搭建線上線下交叉互補的交流平臺,線上為新媒體信息平臺,開通微博、微信討論群、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強化師徒之間、師師之間、徒徒之間的溝通;線下階段性召開座談會,交流分享帶徒心得,促進經驗傳遞。
③專項活動平臺:以多樣的專項活動強化導師帶徒深度,與新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員工學習成長方向更明晰;開展星級員工、崗位能手等評比活動,以考助學;建立模范導師工作室,沉淀并固化導師帶徒寶貴經驗與實施成果。
(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研究項目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明晰新員工的職業發展方向,推動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新員工個人成長與企業成長統一起來。
1.員工素質測評:利用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MBTI職業性格測量表等成熟工具開展職工職業發展取向等分析,評估員工當前所處的職業發展層次,為員工職業發展提供幫助。員工素質測評以年度為周期開展,并納入員工人才信息儲備庫。
2.職業發展通道:結合勝任力模型等工具,對崗位目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等進行梳理,匹配對接任職資格標準,包括基本條件、專業成果條件、專業能力條件等。結合員工素質測評結果,從三個維度(企業、導師、員工)確立針對每個新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
3.構建配套體系:以職業發展通道為依據,通過三項管理舉措推動扶持員工職業發展路徑的通暢,分別為導師帶徒體系、員工五年培訓規劃、崗位輪換機制。
(三)員工成長積分項目
引入員工成長積分,以積分來衡量員工的自我價值,對員工進行全方位量化考核,通過獎分和扣分反映員工的綜合表現,把各種晉升、物質待遇、福利與積分掛鉤,并向高分人群傾斜。對員工成長量化管理,分別為日常學習、日常管理、競賽比武、資歷晉升、學術成果、特殊加分項等。各評分項目對應管理口徑負責向人資部門提交,由人資部門評分歸檔。
三、結語
通過將培訓實施和項目研究交叉進行,搭建了規范化、體系化的新員工培養平臺,實現管理經驗、管理成果的積累和傳遞,拓展新員工培訓的廣度和深度,變措施為機制,集做法成體系,打造學習型組織。
(作者單位:國網新疆電力公司昌吉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