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油氣資源是當今世界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油田的建設者和保衛者,維護油田利益,防止油氣資源流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安全保衛工作有其特殊性,也面臨著更為復雜、嚴峻的問題。
關鍵詞:油田;保衛工作;形勢;對策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進一步強化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樹立“人人維護油田利益”觀念是做好當前油田保衛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理論的深度決定思想的高度,思想的高度決定講政治的能力,各級領導班子要結合當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四好班子”建設標準,切實把“班子”建設成“為企、務實、風正、廉潔”的戰斗集體,肩負起油田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其次,加強隊伍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廣大員工群眾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要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因為這兩種精神不僅是我們的傳家寶,也是我們的立家之本。進一步提高廣大員工群眾愛祖國、愛油田的激情。第三,要在全油田范圍內開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算好清廉賬,走好人生路”系列警示教育。把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親情賬、自由賬有機地結合起來,教育廣大干部員工和保衛人員要時刻以反面典型為鑒,為油田的發展做貢獻。
二、強化廣大干部員工的法律意識,全面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打造“和諧礦區”,是做好油田保衛工作的根本保證
法制對于一個企業的興衰也是舉足輕重的,要使企業內部治安秩序穩定,就必須開展“平安創建廠區、構建和諧礦區、依法治理企業”等系列活動,而依法治企的前提和保證便是提高廣大干部員工的法律意識。其一,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做遵章守紀的模范。要不斷制定和完善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使廣大干部員工在企業中感到“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從而增強樹立法制觀念的信心。其二,加大法制教育宣傳力度,利用“五五”普法的有利契機,加強對廣大干部員工法律知識的灌輸,同時例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讓廣大干部員工明白犯罪的原因、后果和社會的危害性,使他們學法、懂法、守法和正確運用法律所帶來的益處,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例如,2007年10月某單位發生一起“油耗子”賄賂油保人員,油保人員幫“油耗子”望風,上演了一出“貓鼠”哥倆好鬧劇,最終,貓和老鼠雙雙落網。可悲的是,那3個本來是為了保護油田免受不法侵害的油保人員,卻成了侵害油田的“害人精”。其下場是,這幾個人不僅被金錢腐蝕了靈魂,還淪為了階下囚。其三,進一步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努力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綜上所述,只有進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事事以法律為準繩,逐步養成人人敬畏法律,人人尊重法律的良好風尚,因為這是我們當今社會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法則。所以,抓好了廣大干部員工的普法教育,也就抓住了油田保衛工作的實質。
三、預防為主,警企聯動,嚴厲打擊是做好油田保衛工作的重要保證
要保證法律的實效性,做好油田經濟保衛工作,就要以“預防為主”為原則,以“嚴格管理”為保障,以“警企聯動”為手段,以“嚴厲打擊”為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和諧穩定的治安環境。“預防為主、嚴格管理”就是深入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工作。不斷完善防范基礎建設,進一步健全企業內部治安防范體系,為百年油田建設打造一道堅固的防范屏障。“警企聯動、嚴厲打擊”就是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群防群治,嚴厲打擊涉油案件。如果說防范措施到位能夠減少案件的發生,那么適時嚴打就能長治久安。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社會治安十分混亂,1983年全國開展的第一次嚴打斗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不但收到了較好效果,而且,在一定時間內社會治安得到了根本性好轉,為改革開放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油田治安管理也同樣如此。僅2008年,通過警企聯合打擊,破獲各類涉油刑事案件216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78人;打掉犯罪團伙65個,抓獲團伙成員234人;收繳被盜原油9000余噸,挽回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開井放油案件與2007年基本持平,打孔盜油案件相比下降53%,破壞電力設施案件相比下降44%;全油田共取締大小土煉點、化油點、儲油點458個,取締爆破土煉設施300余套,截獲各種盜油車輛1013臺;油田無重特大涉油案件發生,主力油區治安持續穩定,外圍油田涉油案件明顯下降,企業內部治安防范工作全面提升。
四、對策思考
(一)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在抓獲、查處涉油、盜油案件過程中,經常發生暴力對抗案件,雖然全油田有5000多名保衛人員,但都沒有執法權。據統計,近年來發生暴力對抗案件211起,120余臺巡邏車被撞壞,20余名巡邏人員被打成重傷,輕傷上百人,已嚴重威脅一線保衛人員的生命安全。
(二)繼續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利用多種方式宣傳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田治安保衛條例》等法律法規,教育群眾(特別是油田周邊、外圍油田)增強守法觀念,自覺保護國家油氣資源和相關設施,勇于同盜竊油田物資、破壞油田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開展以創建“平安油區”為載體,采取“打、防、治、堵、管、守”等措施,實行“動態式”和“封閉式”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三)拓寬工作視野,積極尋找案源。舉報不僅僅是取得案源的一個渠道。要廣辟線索來源,必須改變以往主要由依賴舉報和移送,等案上門,要轉變為增強職業敏感性,依法主動出擊上,在外圍油田的鄉鎮、村、屯建立眼線,建立案源收集機制,暢通線索信息渠道。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隊伍整體素質。事業成敗,隊伍是關鍵。通過不斷創新,培養出一批“素質好、業務精、作風硬”能夠適應未來油田保衛工作的“鐵人式油保隊伍”。教育他們知難而進,迎韌而上,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曉蕓.淺談現階段油田保衛工作方法與對策[J].才智,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