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華
隨著國家大家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中國出現了高等學校,特別是許多師范類高等普通專科學校,向職業教育方向轉型發展的蓬勃勢頭。在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得到較強培養的同時,也出現了學生專業崗位技能強,但學生未來發展潛力低下,發展受到各方面素質不足等原因導致的制約。本文以作者在高職高專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教學教育實踐和思考,針對此類學校就培養學生在發展潛力方面的培養進行一點探討。
針對高職教育的定位,由于大多高職高專院校由普通院校轉型而來,痛感在專業技能和實踐方面的不足,因此著重實踐教學建設,構建了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相結合的實踐教育體系,甚至涌現大量校辦工廠等形式的實踐實習基地,注重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強調面對一線崗位的職業技能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習能迅速適應崗位工作。
但這些喜人發展的背后,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高職高專學生步入社會以后的發展潛力不足等問題將在不遠的將來突現出來。學校過分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強調專業崗位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有的學校淡化理論知識和技術要求,這樣的學生職業技能較強,面對目前的專業崗位操作和工作能力強,畢業后就業形勢喜人,但由于必要的專業理論素養和技術素養不強,特別是工科學生,在人文素養等方面嚴重欠缺,導致學生將來職業發展潛力低下,創新能力弱,職業技術技能可塑造性差,難以適應行業的迅猛變化,更難以面對跨專業行業發展。甚至可以說,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在人生中,將導致認知缺陷,社會適應能力低下,人生幸福感弱,精神問題較平均水平高等問題。
一、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培養
兩千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實際是人類由經驗得到知識與技術;從經驗所得許多要點使人產生對一類事物的普遍判斷,而技術就由此興起。……在業務上看,似乎經驗并不低于技術,甚至于有經驗的人較之有理論而無經驗的人更為成功。理由是:經驗為個別知識,技術為普遍知識,而業務與生產都是有關個別事物的;……倘有理論而無經驗,認識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個別事物,這樣的醫師常是治不好病的;……我們認為知識與理解屬于技術,不屬于經驗,我們認識技術家較之經驗家更聰明(智慧由普遍認識產生,不從個別認識得來);前者知其原因,后者則不知。憑經驗的,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術家則其所以然之故。”這個認識,到今天依舊是有效的。沒有專業相關理論知識的指導,就沒有技術可能性。僅僅強調經驗性的動手能力培養,不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僅僅強化學生專業職業崗位的技能,學生在工作中,不知所以然,可以在針對當前崗位工作技能的培養目標下應對甚至較好應對當下崗位工作,但在工作中不知道所以然,出新的問題無法應對和高效解決,更無法面對行業和崗位的變化,技術創新和發展創造更是無從談起。只有在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術培養的同時,強化專業技能的培養,人才培養才是完整的,學生的專業和職業發展才可能充滿發展潛力和后勁。
二、理性思維和行為能力的培養
高職高專生源主要為職高畢業生、中專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前兩類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但理論知識嚴重不足,在進入高職高專院校后,發現學習非常吃力,而普通高中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由于社會原因,這類學生屬于普通高中中下水平學生,知識基礎不扎實,由于是普通高中畢業生,動手能力更是不足。而這兩類學生的共同特征是,思維能力不強,特別是理性思維能力和方法較弱,行為行動不理性,混亂。因此同時也造成其操作思路不清晰和混亂,遇到問題慌張、束手無策,更談不上什么創新創造能力。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當將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養成其腦袋永遠高于手,凡事先想清楚再動手,保持動腦和動手徹底清晰、條理和理性的習慣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僅在專業職業技能方面,而且在方方面面都養成清晰、高效、不易出錯的特征和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應對和適應能力,具有較好的解決問題和創新創造能力。
三、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從上面的分析知曉,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總體來說無學習習慣,無學習能力,更無較好的學習方法,不能主動去思考,去發現問題,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因此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方法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決定其一生的成敗。高職高專院校在整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當全面地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主動思考,積極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養成終生學習習慣和能力。
四、眼界的拓展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眼界和視野的開闊度影響著一個人看待問題、事業和人生的開闊度和預見性,影響著其事業和人生的發展可能性。因此高職高專院校應當有意識地主動通過擴展渠道和搭建平臺,讓學生拓展眼界。比如,在欠發達地區的高職高專院校,就應當主動通過與發達地區的企事業單位聯合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將學生帶到發達地區實習實訓,使得學生與社會最前沿直接接觸和認識,接觸行業最前沿的技術熱點和動態,了解新的思想和潮流,拓展學生見識和眼界。(作者單位為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