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摘要:在21世紀這個信息時代,如何利用互聯網思想、利用互聯網功能推進思想教育工作,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本文客觀分析了互聯網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論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切實可行性,從隊伍建設、內容建設、網絡建設三個層面,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關鍵詞:互聯網;機遇;網絡化;因“網”制宜;創新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更是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知識經濟時代則是以信息為資源。為搶占經濟制高點,世界各國都不約而同全力推進社會信息化建設。信息以通信網絡為載體,以數字技術為手段,網絡化、數字城市成為當前社會的新潮概念和熱點問題。信息的收集、開發、傳播、應用,不僅是整個經濟持續發展的保障,而且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加快發展的動力。隨著“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步伐的加快,我國人民互惠意識、形象意識、 成就意識的增強,計算機購買力的增長,英語水平的提高以及網絡費用的降低,更多的人們接觸網絡世界,網絡的影響力也必將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同網絡打交道的同時,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信息化的建設卻還未普遍開展,人們仍然習慣于用傳統手段、傳統途徑、傳統方法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以致低效率、封閉化、被動性成為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束縛。加大信息應用力度,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技術創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推進到網絡前沿,建立全新的網絡化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困境、實現突破的必由之路。
一、互聯網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今后的社會將是虛擬的網絡社會。不論這個認識的準確性如何,觸及互聯網絡的人,都會直覺地發現自己觸及的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一種以信息為標識的嶄新的生存方式。應當說,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科學技術,而是一種社會化的技術,是一種嶄新的生存方式或稱“數字化生存”。互聯網及其特點,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首先,互聯網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是難得的機遇。互聯網是一種新事物,是一種在現代條件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從思想政治工作來說,互聯網帶來的既有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更有教育觀念和內容的現代化。也就是說,在現代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同互聯網相結合,就是同新的認識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產力相結合,也就更具有生機和活力。其次,互聯網給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帶來嚴峻的挑戰。一是信息傳播方面的挑戰。相對來說,我們國家的信息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的信息傳播速度、范圍及信息量,都還比較慢、比較窄、比較小。二是由互聯網引發的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與正統觀念的挑戰。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歷來強調“灌輸論”,在以交互性十分突出為特點的互聯網上單靠灌輸還夠用嗎?又比如,在網絡本身的分布式結構和“包切換”傳輸方式決定的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下,我們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觀念顯得不太適應,較為落伍,如何使開放的互聯網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總之,挑戰是嚴峻的,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觀念、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等,都可能發生深刻變化。這是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予以密切關注的問題。
二、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切實可行
(一)受眾基礎
隨著信息化工作的推進,網絡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學習上網,從網上獲取信息和知識,已經成為時尚,企業中的大多數職工不僅熟悉和掌握了網絡知識,而且正在向網民行列邁進,并形成了一定規模,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為廣大職工接受并參與。隨著信息網絡每年翻番的速度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被吸引到網上,成為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堅實的受眾基礎。
(二)現有網絡
目前,許多企業在推進企業上網、建立自己的網站的同時,也大力加強企業內部網建設,實行辦公自動化;此外,社區網絡,校園網絡,行業網絡,也得到較大發展。在部分企業和行業,已經具備了物理網絡,如通信、金融、高校、高科技產品企業;這些企業行業率先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已經具備網絡條件,只要稍加投入,便可把思想政治工作推上網。
三、因“網”制宜,思想政治工作應不斷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上網雖然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但要真正建成成熟、規范、實用的網絡體系,還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還必須循序漸進地根據自身實際從基礎建設抓起,逐步推進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
(一)隊伍建設
網絡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支全新的政工隊伍,他們不僅應該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專家,還應是計算機網絡的行家,并且了解多種學科業務,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建立這樣一支隊伍,有兩個途徑:一是自身培訓。依據一定的目標要求,抽調現有的精兵強將,進行專門的強化培訓,以此提高現有政工隊伍的綜合素質。二是引進人才。根據各個崗位的需要和科學的人才比例要求,直接補充相關學科的專業人才,以此改善政工隊伍的年齡結構和專業層次,以適應網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二)網絡建設
企業的網絡建設首先當然是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建設網絡的規模和延伸程度,但企業上網、辦公自動化始終是必然趨勢,在這方面要有超前打算和規劃,企業局域網的建設始終是努在必行。企業在建好局域網、向互聯網接人的基礎上,還應注意加快社區網絡的建設,加強和通信運營企業配合建設社區寬帶網。目前,由于互聯網業務特別是寬帶業務的經營者之間競爭激烈,企業可以以較少的投入借助通信運營企業建好自己的網絡。
綜上所述,全面倡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微創新文化”加快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步伐,無異于在職工的情感世界中織進了一張神經脈絡系統,職工的意識情感因此而活躍起來,流動起來,進而循環往復,情感意識的溝通引導更便捷更快速,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而更顯出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