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
【摘要】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的重要方式,長效補償機制正逐步取代傳統移民安置方式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傳統移民安置主要以農業安置為主,由于受區域社會經濟環境差異化影響,部分地區的水利水電工程移民普遍仍處于貧困狀態,為從根本上破解傳統移民安置難以解決失地農民長遠生計這一問題,有些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突破傳統移民安置模式,采用了征地的移民實行逐年補償安置方式,并且實踐證明,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實施長效補償安置后老百姓比較滿意,社會整體平穩安定,并且長期補償已被當地群眾普遍接受,具有一定的群眾的基礎。本文闡述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長效補償的涵義及其特征,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的意義及其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長效補償;特征;意義;策略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長效補償的涵義及其特征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的長效補償安置方式是一種以電站使用壽命為補償年限,以土地凈產值為補償標準,每年支付移民補償費用的安置方式,其能夠有效解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的土地資源緊缺而不足以按照“以農為主、以土為本”的傳統安置方式的缺陷,在安置資源有限,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簡而言之就是將原先傳統的一次性補償轉變為長期逐年的補償,將項目業主和失地農民看作獨立的利益個體,引入建設成果共享、實施風險共擔的新理念,在保障水電站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和正常發揮項目規劃效益的前提下,允許水利水電工程移民直接分享工程效益。以某水利水電工程為例,其移民安置長期補償機制的總體思路是將耕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以電站貸款形式投入電站建設經營運作,每年在電站利潤中提取還款,交由當地政府組織實施長期補償,補償年限從被征地開始至電站報廢止,不收回本金。
移民安置長期補償機制具有兩個主要特征,分別是長期性和補償標準可調整性。長期性主要體現在長效補償的期限是以移民耕地被征收開始至電站報廢、庫區重新復墾為終止;補償標準可調整性則主要體現在因耕地畝產值波動等因素而需要增加價差補償。由于耕地畝產值涉及到糧食作物的畝產量、單價、種植成本等因素,為了減少操作的復雜性,一般可采用固定糧食產量和種植成本比例,只涉及稻谷價格變化,每三到五年進行一次稻谷價格評估,并經項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審核后作為補償標準的調整依據。
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的意義
1、實施長效補償可以增加移民收入,增強可操作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機制后,移民無需從事農業生產也可具有穩定的長期性收入來源,且收入水平可確保不低于原有甚至有所增長,基本口糧有了保障,旱澇保收。在解決移民溫飽問題的同時,農民的勞動力得到解放,可投入到養殖業等二、三產業中去,拓寬了移民增收渠道和致富空間,有利于發展多元化經營。由于不再受可耕種土地資源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安置更多的人口,且移民的利益與電站效益掛鉤,實現了土地補償價值的最大化,避免了一次性補償的弊端,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可以化解人地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傳統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主要是以耕地調整、荒地開墾等形式來發展農業生產安置,該方式能夠解決失地農民的溫飽和發展問題,能夠保證農民享受到土地增值帶來的收益,但由于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大多處于山區丘陵地帶,耕地資源有限,大規模補充開墾耕地或改造中低產耕地并不現實,采用長效補償不僅可以突破傳統農業安置對于可耕種土地資源環境容量的瓶頸限制,有效解決庫區耕地資源緊缺、調劑難度大、土地開發整理代價高的矛盾,還能有效減少隨遷人口規模,有利于庫區原有社會關系體系的穩定延續。
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可以緩解融資壓力。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耕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該部分補償費是以電站貸款的形式投入電站建設經營運作的,換而言之,移民的耕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可以作為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資金投入到項目的建設中去,作為項目業主而言這意味著無需再將一次性、短期性巨額資金投入到對移民耕地補償和安置補助中,而是可以將其轉化為長期性、分散性的長期投入,一次性投資顯著減少,有效緩解項目業主的資金融資壓力,減輕業主負擔。
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的策略
1、依法實施長效補償。當前許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常通過業主與移民簽訂補償協議來達成,這種方式不利于移民權益的保護,也背離征地移民補償的法理旨向。雖然長效補償的最終費用需由項目的直接受益人——業主承擔,但征地性質已經決定了移民補償義務方必然指向國家。“征地是政府與農民之間的事,供地是政府和用地單位之間的事,補償費是由政府給,在程序上與用地單位無關。”長效補償的費用給付方不是業主,而應該是政府。因此需要建立由地方政府與移民簽訂長效補償協議的運行機制,同時為保護移民利益,業主應與地方政府簽訂保障水庫移民補償安置費用具體落實的協議,通過該協議明確業主應該承擔的責任。
2、需要建立長效補償與一次性補償的協調機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是將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分期支付給移民,相對安置補助費等一次性補償來說只是移民征地補償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對于失地而搬遷移民而言,安置補助費等一次性補償具有重要的生存保障價值,而長效補償更是日后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兩者間是相互協調、相互依托的。
3、健全長效補償風險保障機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的目的在于讓移民能夠分享水電開發帶來的發展利益。首先,為了保障長效補償資金的來源安全,可將長效補償經費列入水電發電成本,建立與上網電價的聯動機制。其次,作為經營性的水電項目,必然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為了防范風險,可從水利水電工程經營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并把其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建立由項目業主的投資方或擔保方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制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長效補償,盡管受自然資源、經濟水平、生產生活方式及風俗習慣等條件的限制和影響,不同地區采用的長效補償標準和形式有所差異,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但整體而言,長效補償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銀蓉等.水庫移民安置區土地補償現狀與補償原理[J].中國人口,2012(2)
[2]閆文,許月明.河北省多樣化征地補償方式探析[J].調研世界,2010(3)
[3]杜景燦等.水電工程移民長效補償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