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興
【摘要】針對目前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問題,文章從實踐角度出發,分析了發電、輸變電、配電以及用電環節運用物聯網技術的實踐方法,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效率,要與電力系統智能電網構建環節實際情況進行結合,以使技術應用具有針對性。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電力系統;輸變電;用電
引言:
當前階段,各行各業的發展建設均對電力系統運行控制效率與穩定性提出了新的需求與調整。此環境下,電力系統建設人員應將電網智能化,作為當前及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以加快實現系統運行的信息化、自動化以及可靠性等功能目標。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智能電網中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這就阻礙了電力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涉及地區的現代化經濟建設步伐。為此,研究人員應從智能電網建設的發電、輸變電、配電以及用電環節出發,以使物聯網技術能夠高效服務于現代化經濟建設背景下的全面發展進程。
1、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發電環節中的運用
研究表明,要想使物聯網技術的運用提高整個電力系統的智能化建設,需從智能電網的發電環節入手,即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電廠設備的管理、光伏發電以及巡檢等工作,以將技術應用的效果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具體來說,就是將傳感測量、數據挖掘信息共享以及無線通信技術作用于智能電網中,以使相關人員獲取分布式電源的功率變化,進而將電源的出力控制在既定的范圍內。這樣一來,不僅消除了分布式電源使用工程中對電網帶來的擾動影響,還能滿足智能電網調度系統的需求。從上述內容中能夠發現,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發電環節中的應用,幫助電力系統實現節能減耗。尤其是對電網發電、電網供電等方面,積極開展實時監測,對電力系統適當調節。幫助電力系統提高設備運行期間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實時監測期間,及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況,提高風險評估能力,及時發出風險預警。提高了人身安全的保障性。電力系統發電環節中,需要執行檢修,倒閘等技術操作,這些都要求專業人員完成,物聯網對這些工作人員采取定位跟蹤的方式,保障工作人員安全,防止因為操作上的失誤造成各種傷害事件發生。物聯網積極實施無紙化應用研究。尤其是電氣設備掃描方面,采取電子標簽的方式,獲取臺賬以及各種檢修信息,這樣的形式很好的取代了手抄數據方式,既實現了節約、節能,又能夠提高數據記錄效率。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發電環節應用,為其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驟,同時還將工作效率進行了提升,雖然這方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但是只要結合發展實際為基礎,對電網企業中的電力設備、生產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進行物聯網技術培訓,提高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質量,真正將電網企業中的物與物、人與人之間實現信息交互,就能夠提高發電環節運維能力,提高電力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以及運營水平。
2、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輸變電環節中的運用
電力系統輸變電環節應用的物聯網技術,可從兩方面進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輸電過程應用的物聯網技術,就是通過遍布電網傳感器,以實時監測系統涉及線路的運行狀態。當反饋給調度系統全局電能損耗情況后,就可幫助調度人員充分掌握系統的運行方式,進而采取最具效用的優化網絡措施,以降低傳輸網損。
另一方面,變電緩解,就是運用物聯網技術對智能電網進行巡檢,以提高所處電力系統的故障處理能力以及縮短檢修實踐。此外,基于物聯網技術,還可構建傳感器檢測網絡,即全方面分析變電站運行的各個影響因素,進而提高智能設備管理的可靠性與經濟性。在傳感網測控數據平臺前提下建立的智能檢測與輔助控制系統,實現了圖像化監視、火災報警以及采暖通風等功能,成功解決了輔助系統獨立運行、管理工作繁重等局限問題。
3、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配電環節中的運用
在電力系統的配電環節,智能化目標的實現,需更為迅速的反映故障,以保證電力供應的可靠性。而目前電力系統智能電網采用的配電設置為:光纖通信與載波通信以及無線寬帶技術等,并不能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經濟性。為此,物聯網技術人員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配電終端與配電主站之間的通信問題控制,以將配電網涉及設備與部件均與物聯網進行連接,以完成智能電網系統所提出的配網通信工作。與此同時,還應實現配電網系統的信息控制目標,即遙控、遙測與遙信,以避免GPS與載波通信技術應用過程出現的問題局限。如此,電力系統智能電網的配電環節,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運行過程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而出現的故障。
4、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用電環節中的運用
電力系統中的用電環節,是面向人民群眾的環節,即物聯網技術的運用目標實現,將實現家居的智能化。具體來說,就是在各種家居用電設備中集成智能用電芯片與智能用電插座,以根據電器各自的運行特性,來實現節能省電目標。這樣一來,就能檢測屋內是否有人,并自動關閉照明系統。此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還能實時檢測電價信息變化,以通過調整運行狀態,來為用戶節省電價。例如,充分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網售電與實現與電力交易中心信息的互動,來進行用電控制。
對于在計量計費方面的物聯網技術運用,就是通過自動統計、處理計費表電量,以完成不同電能用戶的電費劃卡收繳。這樣一來,不僅節省了人工費用,還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工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還能通過統計判斷,來避免竊電行為的出現。為此,研究人員應將其充分充分重視起來,以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控制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系統運用物聯網技術后,成功使智能電網的運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事實證明,只有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智能電網建設的各個環節,才能實現電力系統建設的智能化。為此,研究人員應將該技術更多地作用于電力系統的其他建設環節,以滿足現代化經濟建設背景下各行各業快速發展提出的用電需求。
參考文獻:
[1]仝琛石.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研究[J].電子測試,2016(22):76-77.
[2]孫洪斌,關欽月.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03):125-127.
[3]胡雯,孫云蓮,楊成月,張翔.基于物聯網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建設研究[J].電力信息化,2013,11(0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