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研
【摘要】目前TBM施工在國內已經廣泛應用于水利、交通等行業,施工環境越來越趨于復雜,但在TBM施工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現場實際排水能力和理論計算排水能力往往相差較大,一旦發生瞬時大流量突涌水,極有可能導致施工暫停且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對隧洞的實際排水能力進行準確的計算分析,以便根據預測的最大突涌水量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避免突涌水狀況下TBM設備被淹受損,影響施工。
【關鍵詞】隧洞TBM;施工排水;突涌水技術
一、前言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TBM施工在國內已經廣泛應用于水利、交通等行業,施工環境越來越趨于復雜,本文結合TBM施工工法對施工過程中排水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且加強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解決施工突涌水。
二、工程概況
新疆某水利工程T3標段1#施工支洞為某工程主洞的施工支洞,支洞設計長度為2583.56m,縱坡為10.4%。
支洞采用鉆爆法與TBM開挖相結合的施工方案,均為順坡掘進、逆坡排水。鉆爆法設計施工長度為1002m,實際施工長度為965m,TBM法設計施工長度為1581.56m,實際施工長度為1614.493m。
三、TBM施工排水技術方案
1、排水量估算
(1)穩定滲涌水量計算:
支洞全長穩定滲涌水量=非斷層穩定滲涌水量+斷層穩定滲涌水量
=(494+384)+(561+2463+1001+3012+90)
=333.5m3/h
(2)最大滲涌水量計算:
支洞最大滲涌水量=非斷層穩定滲涌水量+穩定斷層滲涌水量+前500m斷層最大 滲涌水量 +施工斷層最大滲涌水量
=[494×(1038-110)/1038+384×(804-168)/804]+(561+2463+1001+3012)+(9137)+(291)
=717.1 m3/h
注:1.穩定斷層滲涌水量為開挖完成時間超過1個月后的斷層滲涌水量;
2.計算假設在施工本斷層時,掌子面后500m范圍洞段為最大滲涌水,500m后已達到穩定滲涌水量。
綜上所述,支洞最大滲涌水量發生在支洞樁號2+146m~2+396m段最大匯水量為717.1m3/h。
2、排水方案
(1)排水系統能力
根據相關要求,支洞最大出水量為720m3/h,排水系統設計在TBM處按照大于720m3/h設計。
(2) 不同水質的水泵選型
為提高排水效率,結合被排水水質,TBM后配套水箱前配置6臺排污泵,后配套水箱之后水泵全部配置為礦用耐磨泵。
(3)泵站的設置
主、支洞交叉口地面與支洞洞口底板高差高達251m,為減少排水運行費用,應:
1)支洞開挖后盡可能進行堵水處理。
2)支洞沿線分級排水,設置接力泵站。
(4) 管道流速選擇
正常排水管道流速應為1.5m/s~2m/s,應急排水管道流速應為3m/s~3.5m/s。
(5) 排水管壁厚選擇
為降低成本,根據管道的排水壓力,選取相應經濟壁厚,當管路≤200mm時,管道壁厚為2種;當管路直徑>200mm且≤400mm時,管道壁厚擬為3種。壁厚應充分考慮水錘產生的壓力。
(6) 清、污水分別排放
為減少污水處理量,污、清分別排放,正常排水管道(污水)應排入洞外沉淀池,處理后排放;應急排水及洞體滲水(清水)應直接排放,特別注意洞體滲水及突涌水的排水系統應獨立設計,不應與正常排水混合。
(7) 延伸排水管道閘閥設置
TBM掘進段的排水管路沿線設置閘閥,其間距應不小于300m。
(8) 洞壁管道布置
TBM后配套的排水管路延伸儲存裝置布置在右側,存在與集水井和集水箱不同側問題,在主支洞交叉口存在與中轉服務區交叉,支洞施工期間應急排水管路設置在進洞方向的左側,正常排水的管道設置在隧洞左側。
(9) 管道延伸方式
直徑不大于200mm的排水管路,延伸儲存裝置的型式采用卷筒式;當管路直徑為400mm時,TBM后配套部分采用DN250mm的高壓軟管與DN426mm的鋼管相連,高壓軟管采用S型收放儲存,收放儲存量不小于12m,實現TBM掘進管路不中斷功能。
(10) 泵站布置
支洞泵站包括TBM后配套泵站和支洞洞段各沿線泵站。TBM后配套污水箱前、后泵站,支洞洞段從主支洞交叉口起,共設三級泵站,設置在支0+930.0m、支1+965m及主9+620m處,分級接力抽排。
四、加強突涌水技術的措施
為避免隧道出現突泥涌水情況,必須加強隧道的超前地質預報。隧道施工前,對全隧道采用長距離的TRT2000地震反射法地質預報,宏觀掌握掌子面前方的地質情況,采用紅外探水在富水帶30米左右處進行一次中長距離的探測,對圍巖的地質情況及富水程度再次進行預測和驗證。如有異常對異常處采用鉆孔進行驗證,并指導施工,最后探明情況后施工利用TBM設備上配備的1臺COP1838HD鉆機進行施打50米的超前探孔,進行每個開挖循環的跟蹤預報和探測。超前探孔的布置在二圈眼的位置,拱頂1個、兩邊各1個,根據情況再增加,保證有3個以上的探孔,并及時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反饋,并根據預報結果,及時報相關單位,調整設計,改變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根據超前地質預報所揭示地質斷層及地下水的水量情況,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和結構設計要求,視地質情況采取超前預注漿、超前小導管注漿等支護方式對破碎圍巖進行超前支護。 TBM掘進期間應做好地質超前預報工作,重點做好超前探水工作。
現場地質工程師根據物探資料和設計地質資料,對前方圍巖狀況及時作出判斷,并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采取合理的掘進與支護參數,做好各項應急準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施工過程中的排水及涌水是影響TBM設備安全和工程進度的重要問題,排水不利不僅會導致TBM設備的損毀,也會嚴重影響施工工期和參建各方的經濟效益,更會影響TBM隧洞掘進這一先進施工方法的推廣應用。TBM隧洞施工具有操作性強,工作效率高,解決了施工中排水問題,保證了TBM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羅雄文. 深長隧道突水突泥致災構造及其致災模式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4(23):12-15.
[2]楊立財等.隧道施工超前地質預報技術應用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16(12):134.
[3]蔣于波,陽前坤. 特長深埋TBM施工隧洞反坡排水施工技術[J]. 水利建設與管理,2017,37(0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