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梅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節水工程的現狀,提出了發展節水農業的建議意見,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節水農業;發展前景
節約用水,既是關系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戰略,也是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農業灌溉是我縣用水大戶,其用水量約占全縣總用水量的97%,受水利工程和灌溉方式制約,農業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50%,單方水的糧食生產能力只有0.85kg左右,水資源浪費和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同時存在。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是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措施,是對傳統農業灌溉方式的一場革命,也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使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轉變的重大戰略舉措。在全縣范圍內推廣高新節水灌溉,把澆地變為澆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進行灌溉,用較少的水取得較高的產出效益。
一、節水工程現狀
為了加快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推動節水革命,發展節水型社會,木壘縣緊緊圍繞節水示范縣建設要求,扎扎實實開展以農田防滲渠道和節水噴灌工程為中心的節水工程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木壘縣節水灌溉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從小面積試點示范向大面積集中聯片發展,從輸水過程節水向田間高效節水發展,從傳統的節水灌溉技術向高效節水技術發展,從單一的工程技術措施向工程、農藝和管理等措施相結合方向發展的農業節水格局,并呈現出措施多樣化、投資多元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科學化、技術高新化、服務專業化的發展趨勢。相繼設立管理站,配備了專業管理人員,實行了規范化管理,做到所有工程按灌溉輪次收費、按工程年限計提折舊費、定期維修檢查,保證了已建成節水灌溉工程正常發揮效益。
二、節水農業發展
通過對木壘縣農牧業生產現狀的分析,結合其它各業需水預測,并考慮近幾年水源工程以及其它水利工程的興建、完善,到2015年,全縣可利用水量由現狀的9369.24萬m3增加到10788萬m3,其中地表水5788萬m3,地下水5000萬m3,扣除其它各業用1294萬m3,可用于農業的水量為9494萬m3,占總供水量的 88%。全縣現有滴灌面積13.34萬畝,現有噴灌面積4.02萬畝,規劃年全縣灌溉總面積38萬畝,其中林帶7萬畝,規劃年常規灌可改滴灌面積38萬畝。
到2015年,全縣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8萬畝,使全縣100%的有效灌溉面積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9以上,基本解決水的跑、灑、滲、漏問題,初步建立符合我縣縣情、水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灌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三、發展節水農業的建議意見
1、加快節水工程建設最關鍵是領導要高度重視,必須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項目建設指揮部或領導小組。通過健全項目組織實施機構和各部門密切合作,加大新農村節水工程建設與管理力度。
2、為了實現節水灌溉的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深化改革、建立機制上做文章,為節水灌溉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加快建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機制,建立起政府投入引導、帶動受益農戶和其他經濟組織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全面實現小康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全面實行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將農民自己投資建設的渠道、機電井和小型噴灌機產權全部歸農民自己所有,從而調動群眾和社會各界多渠道、多元化投資興辦小型水利工程的積極性;三是鞏固和完善農民用水者協會組織,將支渠以下的斗農渠交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解決農村稅費改革和取消“兩工”后末級渠系管理主體不明確,維護費無著落的問題,初步形成國有水管單位專業化管理加農民用水者協會群眾性管理的管理模式,進一步鞏固供水到戶成果;四是積極推行灌區灌溉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末級水價。木壘縣農業用水水價長期偏低,造成灌溉工程老化失修,直接影響農業生產。過低的水價水平也不利于節約用水,造成農業用水的浪費。加快水價改革,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在各個灌區大力推行末級水價,建立起落實末級渠系維護和季節性配水員工資的長效機制;五是要以項目為載體,努力爭取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資金對節水工程建設的支持。建立健全資金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確保專款專用,專戶儲存;六是采取多種方式向社會籌集資金,鼓勵社會各界和單位、個人參與節水項目的投入和運營,對灌區渠系工程和田間工程,采取承包、拍賣、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灌區節水改造建設積極性;七是建立落實節水工程建設地方配套資金的長效機制,研究制定辦法,確保骨干工程地方配套資金的到位,穩定投入;八是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議”原則,調動廣大群眾對直接受益的小型節水灌溉工程進行投資投勞的積極性;九是整合項目資金,保證投資效果。目前,水利建設項目資金存在多頭管理,工程安排分散,質量標準和資金補助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影響了投資整體效益的發揮。采取將專項資金中用于水利建設的投資集中統一起來的辦法,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捆綁使用,實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政策補助,統一檢查評比,統一驗收兌現的“五統一”辦法,進行節水工程建設。
3、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服務意識
為了提高群眾節水灌溉意識、保證節水灌溉服務質量,一是要利用每年的繼續教育,對節水工程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其掌握相應的技術規范,科學管理節水灌溉工程;二是利用每年的科技之冬,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授課,向群眾宣傳國家的節水政策,講授節水灌溉工程原理和建設、維護等專業知識,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使農民群眾了解、掌握節水灌溉技術,并通過實踐真正體會到節水灌溉帶給他們的好處;三是適時召開節水現場會,組織群眾到節水灌溉工程現場進行觀摩,通過對比,提高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識和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