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超
【摘要】農業經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而農田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設施之一,近些年的發展速度直線上升。不過,水利工程在建造的過程中極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基于此,本文針對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協調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農田水利;生態;影響;措施
前言:
農田水利工程對促進農業現代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保證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但水利工程的建設中,過于重視功用性忽視生態環境也是常出現的問題。因此,為了實現農田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對其產生的影響先行分析,進而研究合適的措施。
1、農田水利工程造成的生態問題
農田水利工程屬于建筑工程的范疇,難免會在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具體表現在土地、水文和動植物三個方面。一是工程建造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且施工之前需將土地清理,破壞了周邊的草地、農田等自然區域。二是水利工程在修建農田蓄水建筑時大多是直接在水源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水流速度和溫度等因素,且建設中產生的大量垃圾和廢水污染了水資源,嚴重損壞了水文環境的平衡。三是工程對水文和土地的不良影響,間接使區域范圍內的動物和植物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改變,破壞了生態鏈的完整。
2、生態環境和農田水利工程的協同措施
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決定了發展速度和規模的增長,但對生態環境形成的不良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當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更需要保證兩者的協調。通過上文對農田水利工程造成的生態問題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的幾點措施。
2.1優化工程布局設計,符合地區農業特征
以往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大部分是以經濟效益和農業生產便捷作為布局設計的關鍵因素,占用了大面積的土地面積和生態資源。為了改變這一問題,首要的一點就是合理設計工程布局。在這一過程中,先要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案解決原有的生態問題,再綜合考慮農業效益和生態效益,注重未來的長期發展,依照水利工程的建設標準每五年左右疏通和治理一次,每十年綜合治理局部重大問題,并對配套的構件及時檢查和更新。同時,農田水利工程在不同的地域范圍內,因氣候、土質的差異,對工程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水利工程需要依據實際地區制定工程的施工地址、設計布局等工作,保證生態環境和工程的協調。如某地的地勢整體呈現出北高南低的態勢,雨量適中、光照充足,但易發生澇災,在設計水利工程時,需要合理布局,將排洪渠道作為重點的設計內容,設計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排洪渠道設計
2.2改善灌溉系統,善用自然水源
農田水利工程中灌溉系統是最重要的部分,關系到農田作物的水量是否得到滿足。傳統的灌溉系統不僅在作業效率上有問題,水資源浪費現象也極其嚴重,對水文環境造成了消極影響。對此,工程建設要引進先進的灌溉系統,最大限度地在保障作物水份充足的條件下節約水資源。首先,根據當地的生態條件和農田資源建設蓄水池、水泵站以及灌溉水渠等提供水源的設施,并對自然降水等資源合理的收集和利用。接著,各地區要在原有的水利灌溉系統如水庫上合理修整、加固和清理,在一級灌溉系統上增加更細化的水渠建設,擴大灌溉農田的面積。再有,做好水域和河道的管理工作,合理增加機井設備,及時清理河道淤積的沙泥,保證排水系統工作。最后,采用先進、節約的灌溉技術如滴灌,減少因大面積澆灌造成的水源浪費的問題出現。另外,農田的周圍大多會有規模大小不一的河流等自然水源,是生態環境構成的重要一環。未免工程在建設中破壞這一平衡狀態,需要對過度開采的湖泊、河流等水源地退耕,保證水資源能夠自我修復,繼而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
2.3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監督力度
除了改變農田水利工程中的布局和灌溉外,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促進生態環境與之協調發展的方法。其一,建立生態制約補償機制。生態型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協調的內容很多,施工要求和投入相較于以往的方式也有提高,這就要求相關的農業管理部門要為水利工程建設準備專項的資金,用以補貼建筑單位和農戶。并且,對破壞生態環境的個人或單位按照危害方治理的原則對其處以一定額度的罰款。其二,完善生態農業的宣傳制度,注重引導人們了解生態環保理念,實現生態和水利工程的雙重效益。其三,健全監督管理體制。農業管理部門應根據相應的條例,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一旦發現肆意排放污水等污染物的種植戶要追究責任嚴格處理。此外,相關的農戶、企業和管理人員須轉變自身的生態環境觀念,將生態和工程的協調作為工作的重點,自覺保護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產生了諸如占用農田、森林和草地的面積等影響,嚴重地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為了解決消極影響,推進兩者的協調,可以采用優化布局、改善灌溉系統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三個措施,更好地推進農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敏,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社區實踐及其困境——基于產權社會學的視角[J].農業經濟問題,2015,36(04):78-86+112.
[2]管新建,齊雪艷,郭瑞麗.干旱區農田水利工程生態經濟評價的能值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27(0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