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紅
【摘要】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針對陽谷縣陶城鋪引黃閘前泵站建設灌溉工程的工藝流程進行分析,并分析工程項目施工及建成之后形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希望可以在日后相關工作人員參與灌溉工程項目建設工作的時候,起到一定借鑒性作用,最終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陽谷縣陶城鋪灌區引黃閘前;灌溉工程;工藝流程;環境影響;分析
1、問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筆者將工程項目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分析陽谷縣陶城鋪灌區引黃閘前泵站建設灌溉工程工藝流程及環境污染問題,以便于可以在日后灌溉工程項目建設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起到一定借鑒性作用,最終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2、陽谷縣陶城鋪引黃閘前泵站建設灌溉工程工藝流程概述
陽谷縣陶城鋪引黃閘前泵站是水利工程預建設施工項目,因近幾年來黃河引水量下降,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為充分發揮黃河有限資源的綜合作用,所以擬建閘前泵站,閘前泵站的建設與運行,會較大程度彌補引黃閘低水位的過水能力,解決黃河低水位下引黃閘有不引不出來的實際難題,保證了供水需求。項目工程建設環節當中包含的是施工導截流、土方工程以及鋼混混凝土工程等內容。
2.1施工導截流。將工程項目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工程項目在泵站下游位置臨時鋪設臨時性輸水渠道以及施工圍堰。截流工程施工程序分析,在施工現場當中開展勘查工作,而后開展圍堰放線工作。在圍堰填筑工作完成之后,土方需要分層回填之后在壓實。圍堰臨水側護坡之上鋪設土工膜并堆放一定數量的編織袋,以便于可以將挖掘出來的土方裝進編織袋當中,不引發任何形式的環境污染問題。使用潛水泵將圍堰當中的積水清楚掉,并將渠道底部的淤泥清除,以便于可以讓后續各項施工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2主體工程項目施工。主體工程項目主要使用的是機械施工模式,人工施工模式起到輔助性作用。本工程項目土方開掘量是17.624萬m2(自然方)、土方回填數量是6.598m3,剩余下來的土方外調之后再應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澆筑量是9199.8m3,砌石數量是4014m3。土石方工程,陶城鋪引典灌區渠首引黃閘閘門前清淤工程土方開挖、臨時性輸水渠道土方開挖以及圍堰上方回填等環節中的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都需要開展土石方工作。土石方工程施工可以劃分為兩期開展,一期工程將引黃閘之前的清淤工程開挖以及臨時性輸水渠道土方開挖工作完成,二期工程環節中將泵站土方開和臨時性輸水渠道填平以及圍堰拆除工作完成。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項目施工環節當中,應當切實的遵循我國現行規章制度當中提出的要求。混凝土材料選擇工作,水泥選擇的是普通的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應用到的是商品級混凝土;在有一定抗凍和抗滲要求的位置上應當有預留一項的混凝土塊開展實驗工作,和水接觸位置上混凝土抗凍標號是F150,抗滲標號是W6.混凝土澆筑之前的預期性準備工作,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以及工程項目實際需求作為依據,編制出來適應性比較強的施工方案,對水電以及各種原材料供應工作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證;對天氣季節變化問題形成較為深入的認識,以免在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流程中,出現預料之外的天氣因素,對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混凝土澆筑工作,在澆筑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混凝土的均勻性及密實性應當得到實時監控;混凝土后期養護工作。在本工程項目當中應用草袋覆蓋灑水養護模式,或者保溫棚養護模式,以便于可以讓混凝土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維持水泥水化作用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溫濕度條件。機電安裝工程,水泵、閘門以及啟閉機安裝工作,應當在混凝土達到既定設計強度后在開展。在機電設備安裝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當讓水電安裝工程施工規范得到落實,以便于可以對機電安裝工程質量做出一定保證。
3、工程項目施工期間造成的環境影響問題
工程項目施工環節當中肯定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在土方挖掘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會對施工現場制備造成一定難以逆轉的影響,也會讓施工現場當中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層遭受到破壞,對土體結構的穩定性以及抗侵蝕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其他各項施工活動對植被造成的影響是可逆的,雖然這種影響是可逆的,但是使用的防治性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引發水土流失問題。在施工相關工作完成之后,應當針對棄土以及石料等進行整理,并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作為依據,開展恢復耕種以及植樹等工作,以便于可以對施工現場當中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控制。
3.1機械設備尾氣。在工程項目施工環節,施工機械設備以及運輸車輛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數量燃油廢氣,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日常生活當中產生的液化石油氣廢氣,廢氣的排放強度比較小。因為施工現場當中施工機械設備以及運輸車輛按施工區域操作或停放,雖然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因為廢氣的產生量比較小,在施工完成之后也會消失,因此不會對大氣環境造成過于嚴重的影響。
3.2揚塵。一般情況下會在土方開挖、建筑材料裝卸以及堆放的過程中形成揚塵問題,在車輛運輸的過程中會形成粉塵散落問題,并在道路上形成二次養成問題,揚塵當中的主要污染物質是TSP,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對當地空氣質量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在揚塵問題的影響下,會讓空氣當中懸浮性顆粒物質的含量大幅度提升,也會讓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周邊的植物和建筑物蒙上一層塵土,因此會對周邊環境的整潔性造成一定影響;在陰雨天氣當中在雨水沖刷以及車輛碾壓等問題的影響下,會讓施工現場泥濘程度大幅度提升,不利于各項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揚塵問題的應對措施,施工現場每天都應當定時灑水,以免產生揚塵問題,如果風力較大應當提升灑水量以及灑水次數。施工現場運輸道路上應當及時開展沖洗及清掃工作,以便于可以讓運輸車輛行駛過程中形成的揚塵問題得到有效地控制。
參考文獻:
[1]郭琦. 現代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探究[J/OL]. 南方農業,2017,(11):1(2017-09-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909.1620.266.html.
[2]蔡強,紀文文,張旭東. 農田整治工程灌溉渠道施工工藝研究與實踐[J]. 水利建設與管理,2015,35(0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