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仲夏
【摘要】近年來,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高層、小高層建筑以及高地集中式住宅小區日益密集。面對高層建筑供水新需求,原有的供水壓力無法實現高層建筑供水,這就催生了城市二次供水。目前,二次供水方式已經成為我國城市供水的主要方式,為居民自來水的供應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城市二次供水的管理通常由小區物業等單位管理,比較分散,且缺乏相應的專業管理人員,導致部分二次供水末端水質被二次污染,威脅到居民的身體健康,因此建立完善的城市二次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和強化水質管理目前尤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城市二次供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改善城市二次供水安全。
【關鍵詞】城市二次供水系統;水質管理模式
一、城市二次供水水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二次供水主體眾多,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近幾年,高層建筑聳立云集,城市供水管網無法實現一次性高層供水,其中存在的水壓問題以及能源浪費問題只有通過二次供水服務才能夠有效解決。城市二次供水服務通常由小區物業管理,呈現出供水主體分散且管理不到位的缺點。物業管理公司通常缺乏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專業人員,由小區維修人員兼管二次供水,由于小區維修人員缺乏二次供水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因此,在日常操作和維護中也就忽視了行業標準,不僅不能夠按照規定對水池水箱進行清洗消毒,其服務也不到位。
(二)二次供水設施陳舊,導致水質較差。
很多建筑的二次供水設施已經非常陳舊,材料老化,材料質量不達標,甚至存在嚴重破損,有的還存在設計施工不合理的情況,特別是老舊建筑。再加之城市二次供水系統水質管理不到位,這就導致居民末端的水質被二次污染嚴重,水質渾濁,微生物以及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均超標,嚴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
(三)二次供水成本不透明,社會矛盾突出。
目前由于對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很多高層建筑特別是老舊小區,其二次供水的相關設施設備,諸如水池、管網等存在一定的供水漏損,導致計量出現誤差,使總表和戶表之間存在輸差水損,當然二次供水設施越老舊,其相應的小區水損就越大;其次城市二次供水設計不合理以及設備老舊還會造成二次供水電耗過大,這就導致由物業公司管理的二次供水所形成的供水成本全部分攤到居民身上,水損和電耗與其他物業管理成本混在一起,使居民對這種不公開、不透明的信息無從獲知,卻承擔著二次供水問題所造成的多與水損和電耗,造成社會矛盾。
(四)政府監管不到位。
雖然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政府要對二次供水的水質和服務進行監管,但是由于目前監管手段有限,監管力量薄弱,導致在日常監管中常常顯得顧此失彼,即使在監管中發現問題,也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城市二次供水由物業管理,這種分散的狀態加大了監管難度,即使在監管過程中發現二次供水服務不合格的情況,對所負責管理服務的物業管理公司也一時難以更換,這就急需一定的有效手段進行制度化管理。
二、解決城市二次供水問題的策略分析
(一)修改完善新形勢下的供水法律法規。
根據目前城市二次供水的實際情況修改與完善相應的二次供水相關條款,適當增加新形勢下二次供水的新規定。對二次供水設施建設以及維護管理給出明確規定,并落實管護責任制以及明確資金來源渠道等,使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
(二)明確行政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制度。
明確行政監管部門,對城市二次供水的管護單位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統籌規劃,使二次供水的管理和維護服務能夠得到健康運行。同時要加強對二次供水的設計審查、選材控制、竣工驗收和清洗消毒等的全面考核和評估。
(三)建立健全的二次供水日常管理制度。
1.實施管理權移交,統一管理。改變傳統的設施分割管理模式,可采取與產權人訂立合同的方式對二次供水設施實施有償托管,以用戶水表為分界點,將二次供水設施移交給專門的二次供水管理單位統一管理,其管理內容包括設施日常運轉、養護、維修、更換等。
2.培養專業化的二次供水管理人員。二次供水管護單位要加強對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設施運行維護崗位人員要求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熟悉二次供水設施、設備的技術性能和運行要求。新員工要先進行培訓并且專業合格后才能上崗。同時員工要持健康證上崗。
3.對供水管道與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更換破損嚴重以及老舊不合格的管道和設施,從而避免二次污染以及水資源的損耗。制定設備運行的操作規程,包括操作要求、操作程序、故障處理、安全生產和日常保養維護要求等。
4.規范水質監測。配備相應的設施與人員進行日常水質檢測并記錄存檔,同時定期委托有資質的水質檢測機構進行水質檢測,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二次供水設施每次清洗消毒或改造維護完畢,需將水樣送二次供水水質檢測機構檢驗。水樣檢測報告需限期向用戶公示。
(四)優化改造二次供水設施。
1.分開設置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合用儲水設施。將生活飲用水和消防儲水設施分開獨立設置:(1)合用水池(箱)較陳舊,則新建生活飲用水池(箱),原合用水池(箱)作消防用;(2)合用水池(箱)條件較好且容積有富余的,可建分隔墻將生活飲用水和消防用水分離,分隔墻不共用;(3)合用水池(箱)條件較好并將承擔更多用戶的,可另建消防用水池(箱),原合用水池(箱)作生活用。不具備將生活飲用水和消防用水儲水設施分離條件的,應采取二次凈化等措施保證供水水質。
2.改造儲水設施配套管道。進水管應設水位控制閥。溢流管設存水彎,用水封防止外界污物進入。泄水管不直接連通排水井,應設置隔離井。水池(箱)設兩個以上通氣管,并在管口處加設網罩等設施,既能防止蟲、鼠、塵埃進入,又能使空氣流通。
3.采用衛生級防腐內襯處理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設施。以防銹漆或瀝青為內表涂層的金屬水箱,可對其進行加襯食品級玻璃鋼板或噴涂衛生級防腐涂料的處理。混凝土材質水池(箱)可噴刷衛生級防腐涂料、加襯食品級玻璃鋼板、貼瓷磚等。內壁腐蝕影響水質的管段,可通過水泥砂漿內襯、環氧樹脂內襯、內襯管道等方法改善管道內襯。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高層建筑的日益崛起,城市二次供水系統水質的管理亟待完善和健全。目前,我國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混亂且供水末端水質差,借鑒典型城市優秀的二次供水問題解決方案,從問題源頭著手,建立完善的城市二次供水系統水質管理體系,從而為城市居民提供標準規范的自來水,使城市二次供水水質得到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孫堅偉,呂婭瓊,周云,等.上海市二次供水水質現狀調查研究[J].給水排水,2009,35(8):9-12.
[2]張國輝,孫守智,魯秀霞.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改革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06,22(10):5-8.
[3]張祥中,黃振華,陳水俤.二次供水水質變化原因探討[J].凈水技術,2003,22(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