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軍
【摘要】自十三五規劃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進程步伐也越來越快,這樣的發展情況也帶來了一些發展難題。隨著建筑廢棄物的逐漸增多,建筑垃圾的持續增長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問題。鑒于此,本研究對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進行研究,通過闡述廢棄物可利用材料的分析與基層施工流程,提出了施工準備、材料準備、混合料鋪筑、公路碾壓、公路養生等技術,不斷提升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的應用成果。旨在為了提高低碳經濟下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的質量獻力。
【關鍵詞】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
引言:
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向轉為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就是針對資源日漸枯竭的現象提出的,能夠讓資源在經濟發展中循環流動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建筑廢棄物的有效處理,能夠不斷提升循環經濟的發展能力,對我國處理其他資源廢棄物的工作提供標桿。因此,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成為現今較熱的話題,而如何對其應用,成為公路建筑企業應深思的問題。
1、廢棄物可利用材料的分析與基層施工流程
1.1 可利用材料的分析
建筑廢棄物在公路工程中需要根據廢棄物的粒徑進行公路不同部分的應用。例如,在公路工程中路基部分,碎石的粒徑要保持在25mm-37.5mm的范圍內,應用在路基的不同層面;基層部分的碎石粒徑要保持在20mm-37.5mm之間;瀝青碎石路面的碎石粒徑要求在5mm-20mm之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碎石粒徑要小于5mm。其中瀝青碎石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碎石還要滿足相應的物理和化學性能。
1.2 廢棄物基層施工流程
在施工中先要做兩手準備:一是,材料準備,首先通過對建筑廢物的破碎再生,對建筑廢物進行配合比的設計,將廢物進行混合攪拌。二是,施工的準備,通過對路基的檢查,進行施工的設計,最后將施工場地清理出來。在準備工作結束后,進行混合材料的鋪筑,通過對整形控制以及接縫處理等方法,將混合材料進行碾壓,最后對混合料進行養生,用于道路建設。
2、基層施工技術
2.1 施工準備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清除表層的浮土,將路面的坡度調整至3%,對坑槽空穴或者路基松軟的路面進行處理,利用壓路機碾壓,不斷提高其密實度,一般壓路機工作2-3次,控制承重層能夠達到路基設計要求即可。
2.2 材料準備工作
再生就是再次利用,將建筑廢棄物用自卸車運送到處理廠,通過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人工篩選鋼筋、廢木塊、塑料等不能夠用于廢物利用的廢棄物,將合格的廢棄物放進破碎機中破碎,形成粒徑為4-38mm的廢棄物再生材料。再通過分組,將廢棄物按照粒徑分為粗集料、中粗集料、細集料、細粒土。不同的集料能夠有自身不同的成分,最終用于廢物利用的不同工作中。在進行篩選完畢之后,就要進入配合比設計工作,這項工作就是利用集料之間不同的空隙、粒徑和各種特殊功能(如,吸水等)對公路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之后選用固化劑,將集料進行混合,固化劑是一種新型的水泥。更夠提升集料的抗折強度、抗壓能力。
2.3 混合料鋪筑
在集料進行裝車時,要注意在裝車的過程中,盡量避免混合料產生離析的情況。工人采用掛線鋪路的方式,首先要確定松鋪厚度(松鋪厚度=壓實厚度*系數1.2-1.35)。卸載之后也要注意離析問題,在鋪設中鋪設速度必須加快,從水拌到鋪設完畢的時間不能夠超過3個小時。在鋪設完畢后,工人利用鋁合金刮尺進行路面的刮平工作,保證路面的平整度。在整形期間,該路面禁止車輛的通行。一旦發現離析現象就要對施工工作進行返修。
2.4 公路碾壓
鋪設工作結束后,就要進行碾壓工作,用壓路機對路面進行2-3次碾壓,對出現坑洼處進行找平;對高突處進行刨除。之后再進行3-4次的碾壓,直到達到標準的密實度為止。一旦路面出現起皮、松散等現象要及時進行重新修整。
2.5 公路養生
養生就是指在每一段路面施工結束后,對路面進行養護,在養生期間,要保持路面的濕潤狀態,可以選擇用保鮮膜覆蓋在公路上,用灑水車進行噴灑,要注意不能夠噴灑路基。封閉交通,盡量不讓公路承壓,以免公路路基在養生期間受到傷害。
3 、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的應用成果
案例分析:該公路位于吉林省某處,全程約為3000米,該處公路選址周邊的交通修較大,是重貨車運輸的主要道路之一,因為長期的高負荷的壓力,導致路面受到嚴重的破損需要進行路面重修。其公路附近的環境,能夠允許最大的挖方高度為20米。在施工之前先對工程進行項目圖紙的設計,再根據圖紙進行施工。為了減少工程成本,降低鋪設公路附近的高邊坡的風險,利用骨架式的植草灌的養護方法,對周圍植被進行保護,避免因為工程破壞植被的現象出現。通過廢棄物集料的應用,工程人員先對路基進行檢查,發現原有路基并沒有過多的破損,用壓路機碾壓增加了路基的堅實程度。再利用混合集料進行鋪設,在鋪設完畢后保持了為期一周的養生時間。在投入使用的過程中,路面能夠滿足當地現有的交通狀況。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的提倡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節能型社會。及循環節能型社會就是能夠不斷的讓資源進行有效的循環利用。很多資源在初次使用后,不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能夠對這些廢氣資源進行再次利用,不斷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將廢棄物應用在公路上,就是循環經濟在交通領域上的一種創新方式,廢棄物的利用能夠合理有效的對廢棄物進行再生。不僅減少了工程成本的投資,還能減少廢棄物的堆放,實現綠色環保的理念要求,減少空氣中的粉塵污染。
結論:
公路建筑廢棄物基層施工技術的應用在增強處理建筑廢棄物的能力、提高公路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上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在此過程中,施工準備、材料準備、混合料鋪筑、公路碾壓、公路養生等技術,能夠提升廢棄物的升值空間,不斷增強廢棄物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曾智.高速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探析[J].四川水泥,2016(9):28-28.
[2]陳永嬋,何茂勝.關于公路橋梁瀝青路面基層工程施工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