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楓
【摘要】目前,水資源嚴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中農業發展的瓶頸,如何尋找新的水源灌溉迫在眉睫。早在二十世紀底,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嘗試利用城市中水灌溉農業灌溉,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在美國和以色列,城市中水的60%用于農業灌溉。自二十世紀初以來,世界上許多學者開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雨水與城市中水相比,具有處理簡單、現場采集、養分組成、土壤固結和地下水污染等不可替代的優勢。目前,在雨水灌溉的國內主要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在這兩方面的干旱地區,但近年來,由于氣候的原因,在各地時有發生伏旱勞動的現象,如何更好地整合收集汛期降雨過量的雨水是救濟水災旱災災害灌溉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業;雨水;利用技術
1、發展高效農業雨水利用技術必要性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增加,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受農業用水狀況將長期存在,特別是農田水利建設滯后,已成為影響農業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的穩定發展的最大硬傷。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排水條件。農業用水粗放型,約2/3的灌區仍在泛濫,傳統的灌溉方式用水利用率不高,且廢水嚴重。此外,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水旱災害頻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需平衡的壓力日益加大。
2、農業雨水利用技術
2.1覆蓋保墑技術
灌溉水或雨水儲存,是否較長時間保持土壤水分是關鍵。目前,比較常用的和廣泛適用的覆蓋措施秸稈覆蓋和地膜覆蓋的礫石覆蓋措施,悠久的歷史,也繼續在西北的一些地區。1)秸稈覆蓋。秸稈覆蓋是指以農副產品或綠肥為地面覆蓋材料,一般使用麥秸和玉米秸稈。2)地膜覆蓋。地膜覆蓋主要用于棉花、蔬菜、玉米、花生、甜瓜等作物的栽培。近年來,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大棚蔬菜、瓜果作物的地膜覆蓋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砂礫石層。礫石覆蓋中國的半干旱地區的甘肅農民在相同的干旱和創建一個儲水,長期斗爭的土壤侵蝕土壤水分,抗旱性和穩定的特殊覆蓋生產,也被稱為砂。礫石覆蓋具有以下作用:改善土壤含水量,改善性能;低溫;水土保持,防止風蝕,減少鹽堿害;減少病蟲草害,提高作物產量。
2.2蓄水保墑耕作技術
節水耕作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深耕。其目的是增加雨水在土壤中的儲存量,清除雜草,掩埋肥料和秸稈,減少病蟲害。深耕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加快雨水入滲速度,減少地表徑流,增加蓄水量;二是打破犁體,形成深耕層,促進土壤熟化;第三,促進土壤和肥料的根系吸收,促進植物生長。2)土壤水分。水分的培養以減少土壤蒸發為主要目標。此外,耕作措施能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3)深松耕作。有深松耕作的方式有兩種:(1)全面進行深松完全松開土壤深松犁;后深松耕作層較均勻、松散;其次,局部深松是應用于干燥的松土和鑿子鏟分離從松土松土。
2.3培肥改土技術
農田土壤水分生產效率與土壤肥力高度密切相關。肥力高、施肥合理的土壤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即使上部土壤水分不足,根系仍能吸收深層土壤水分,滿足上部作物的需要。同時,在相同的耗水條件下,合理施肥提高了作物產量,提高了水分生產率。有以下幾種方法:(1)添加有機肥。施用有機肥能使單一分散的土壤固化成團粒結構,增加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儲存雨水或灌溉水的能力。2)發展綠肥牧場,實行草輪作。該技術不僅對土壤肥力有顯著影響,而且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牧結合、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義。3)合理施肥和配方施肥。適量施肥,過量施肥不合理。不同地區的土壤養分元素也不同。因此,肥料的種類和比例應有所不同。
2.4化學制劑節水保墑技術
雨水收集的數量非常有限。選擇化學藥劑,減少植物蒸騰和農田蒸發,是改善和控制環境水分狀況,提高雨水灌溉潛在生產力的有效途徑。主要化學藥劑如下:(1)黃腐酸。黃腐酸是一種新型的抗蒸騰劑。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可降低氣孔開度和蒸騰速率,增加葉綠素和光合作用,促進幼苗和幼苗生長。2)高吸水性樹脂。高吸水性樹脂是一種新型聚合物。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提高土壤有效含水量;2。抑制土壤蒸發;3。促進植物生長,提高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3)土壤表面升溫劑。土壤表面升溫劑是一種農用化學覆蓋物,水噴淋杯在土壤表面形成均勻的膜層。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抑制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土壤溫度。土壤表面溫升劑可用于田間噴灑,也可用于棉花、玉米等。甘薯幼苗還可與一些中性或堿性農藥和除草劑混合使用,以提高殺蟲、防病、除草效果。
2.5坡地集雨蓄墑保墑技術
坡耕地的主要問題是水土流失。為了減少徑流和徑流造成的侵蝕,梯田仍然是儲存水土和提高作物產量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為了人力和財力,斜坡改梯子需要時間。在坡度平緩的坡地上,如果采用蓄雨水農業技術進行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降雨入滲,減少徑流和水土流失。1)土壤保持雨水蓄水技術如下:1。等高壟水平溝耕作。2)梯田技術有幾種:(1)水平梯田;(2)梯田;(3)遞進式等高梯田。
2.6集水聚肥溝壟種植與覆膜集成技術
壟作集水覆膜肥溝一體化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1)土壤耕作技術。這種耕作方式,對土壤水分保持有顯著的影響,也能促進壟土的熟化過程,從而達到集水、培肥、復效、促進作物產量的目的。2)壟溝種植覆膜技術。春玉米種植壟溝覆膜技術在土壤墑情和降雨技術措施中的應用。是地膜覆蓋、土壤防潮層和大氣交換通道的保護作用,使地膜僅覆蓋部分水循環,有效地抑制了土壤蒸發。
3、結論
在新的發展時期,農業對水的需求量巨大,水資源有限。人們在雨水利用方面必須尋求發展空間。農業雨水利用技術作為一個新的領域,可以很好地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文獻:
[1]王會肖,蔡燕,王海龍,等.再生水農業利用現狀及其研究進展[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6,7(4):98-100.
[2]師榮光,王德榮,趙玉杰,等.城市再生水用于農田灌溉的水質控制指標[J].中國給水排水,2016,22(18):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