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平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農田水利建設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只有發展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體系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手段,才能 在出現自然災害時給農民提供幫助,將農業的生產損失降到最低,解決農業生產及農民生活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與穩定。本文分析了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現狀,并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現狀;措施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中水利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面一直竭盡全力。一直以來,通過修建各種利于農業發展的工程設施們不斷調整農業地區的水利環境,促進水質狀況的改善,為我國良性發展和農業生產的堅實穩定與高產豐收夯實了基礎。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命脈,關系著農業的生產與農村經濟的發展,農田水利工程的好壞,意義深遠,影響重大,與國家的發展基礎有直接關聯。
1、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性
農田水利是推動農業發展,提高和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設推進農村經濟結構協調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仍有許多農村的農田水利功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洪災、旱災的頻頻出現嚴重摧毀水利基礎設施,無法抵御自然災害。因此,要想提高農業綜合水平能力則必須加強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將農田水利的基本建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切入點和載體,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2、分析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現狀
2.1設計施工問題,水利工程設計復雜,對技術工藝有較高的要求。合理的設計,包含著招標設計、施工詳文、工程結構圖、工程量計算、成本費用等。綜合工程流程的分解,再探索出可操作的設計方案,最后在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論證,進入下一階段。但現實中,一些水利工程設計單位,專業人員不僅技術水平普遍較低,并且數量較少,為趕工期,會有設計程序遭到簡化、方案審查較松懈、無設計優化的現象,導致設計方案與工程實際需求不符。在進入施工階段時,到時施工詳圖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后進行不停地修改,耽誤時間。還有施工隊伍的技術能力層次不同、質量監督不嚴格、施工管理不健全等。對農田水利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2.2老化失修嚴重。我國大多數的農田水利工程修建于改革改革開發以前,特別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主要以農民投工投勞為主,由于當時資金與技術有限,工程完工時就有存在建設標準低、配套設施不全、質量差、技術設備較為落后等問題。只運行了幾十年的時間,大多數的工程都到了使用年限,應該進行更新、改造階段,工程老化失修,設備報廢,效益下降,主要表現在工程蓄水能力下降、渠道灌溉能力越來越低、泵站的排澇能力持續衰減,對我國水資源節約與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并威脅到農民的切身利益與國家糧食安全。
2.3政府投入不足。大多數地區,政府將經濟作為主要抓手,忽視水利建設,大量減少對農業基礎設施資金、人力等投入。尤其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缺失,造成多數農村原有的溝、渠、塘等由于無人看管而廢棄。
2.4管理運行缺乏長效機制。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造成部分已建設施被損壞,其應有效益難以得到發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所屬權大部分歸村集體,村集體的功能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后慢慢減弱,并由于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失,在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上,存在巨大的人力與資金缺口,在很多地方,管理流于形式,致使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出現有人建設,無人管理現象。
3、加強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措施探討
3.1完善設計施工機制,強化監督。監理施工準入機制,能夠嚴把設施施工只看,有效保證水利施工隊伍的技術能力。只有具備水利相關的技術、工藝、管理水平及專業人力,才能進入水利施工建設行業企業。工程建設開工后,質量監督員需要立即介入監督,對于施工的各個環節、流程實施檢測,形成直至記錄,并存檔備查。同時經相關權威部門通過科學方法對施工隊伍的機械設備、鋼材鋼筋、水泥輔料等材料,并統一的存檔備查其結果。要求各級設計施工單位對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在整個建設流程里要將質量意識進行全面貫穿,自方案設計、施工建設、驗收審查等重點方面著手,加強監督管理。
3.2強化基層水利管理建設。行修水利是保障民生的大事,需要引起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發動宣傳,提高群眾的整體意識,認識到農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進一步促進水利興國、水利興民的良好氛圍。強化基層水利管理建設,主要在于人才、設備、場地等方面,合理的分配技術人員,建設必要的辦公用地,水利設備配備齊全,不斷提升基層的服務農田水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并且,對小型農田水利產權制度改革進行深化,調動農民維護水利設施的積極性。
3.3加大投入資金,多渠道籌資。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因政府財力限制,只有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政府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激勵制度,通過利益誘導,吸引更多的群眾參加到農田水利工程建中,貫徹落實“誰投資、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廣泛鼓勵吸納社會資金建設水利,保障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儲蓄、快速、健康的發展。明確各級政府、企業、社會群體、廣大群眾的責任,確保投入資金全部用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逐漸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4、結束語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乎著民生國計,已慢慢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在增產增效,保障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需要通過機制的創新,在設計施工、強化管理、資金投入等方面不斷完善制度,不斷激發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新活力,為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進步,提供充分的基礎設施保障。
參考文獻:
[1]萬宏.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及解決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6).
[2]張紅旗.簡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與思考[J].農技服務,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