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光
2010年北京九中成立新疆部,8月正式迎來第一批新疆學子。從那時起,我就承擔新疆部管理工作的大事小情。每年暑假,我們都要去新疆接送學生,護送新疆學生返疆返校,并利用送學生返疆的機會進行家訪,通過了解更多學生的家庭及成長情況,逐步優化內高班的生活環境,把學校打造成學生們心中的“第二故鄉”,讓他們減少孤獨感,克服想家的念頭,安心學習。7年間,我26次往返于新疆與北京,足跡踏遍了新疆大部分遠郊區縣和農牧區,也曾在火車上經歷過3天2夜、56個小時的單向行程。
印象最深的是家訪的第一家,我們去了喀什地區莎車縣的依馬木尼亞孜家。走入他家的時候,我們所有的老師都驚呆了——這個“家”,除了幾間土房之外,一無所有。依馬木尼亞孜從學校帶回來的行李還在屋子前面棚子下的木板上放著。聽說我們來了,他光著腳從麥田里跑回來,招待我們的是剛從街上買的幾個李子。依馬木尼亞孜的家里只有他和爸爸兩個人。由于家庭條件不好,他的媽媽離婚改嫁了。院中的鍋里是他們的早飯,揭開鍋蓋一看就是一點面條湯。他的爸爸不懂漢語,看到我們只是一味感動地掉淚,因為他家的孩子能夠到北京上學,對于家長來說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們在場所有的老師也都落淚了,大家自發地從口袋里拿出點錢來給孩子,作為依馬木尼亞孜返校的路費和零花錢,鼓勵他在家好好幫著家人干活,開學時按時返回學校。
第一年家訪中還有一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次我們去的是阿布都外力家。因為聽說有北京的老師到他們家來,全村的人都來到他家門口,排成長長的隊伍,和我們一一握手,我們參加家訪的所有老師都被這種淳樸善良和真誠感動了。
新疆路途遙遠,每去一次,我們都爭取走進更多家庭。第一年去新疆家訪,我們就走進了喀什地區40多位學生的家。舟車勞頓,馬不停蹄,確實辛苦,但是我們覺得很值得。因為我們不僅通過家訪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還傳播了國家的好政策,溝通了和新疆學生以及家庭成員的感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