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澤
摘 要:在信息技術水平飛速前進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作為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在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被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教育教學工作均通過計算機的運用來實現。因此,為了學生的更好發展,掌握一定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教學中需要采取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利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來逐步實現與中職生的交流與溝通,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互動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13
如今,計算機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尤其對教育行業而言,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以及社會實踐能力更需要重視對中職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為了加強中職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中職院校必須要注重在計算機教育教學方面的實力,要在不斷提高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實力的基礎上,逐漸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目前,大多數院校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灌輸而忽視學生實踐以及操作能力的培養。針對這個問題,需要對中職院校的教育方式進行相應的改革以保證對中職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引進互動式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中職生主動參與到實踐中來,在實踐操作中,不斷地培養中職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以便增強計算機的教學效果。
一、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一)對教學實踐性的忽視
中職院校的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往往會忽視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他們會在對計算機的教學講解中僅傳授一些有關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對中職生的實踐與操作訓練。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能力。計算機的操作實踐能力是當今社會對每一位學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對計算機辦公軟件的靈活運用可以直接影響到中職生以后的就業發展。所以,中職院校在計算機操作實踐教育方面的欠缺是一大弊端,嚴重阻礙了中職生的全面發展。
(二)中職生的實際水平不一致
由于之前受教育的環境和條件不同,影響到了中職生本身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與了解的程度。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需要結合中職生的現實情況來制訂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往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中職生的知識要求。教育者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把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聯系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來進行計算機的教學。教師要嚴格控制教學難度,較難的授課就會使得大部分的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打擊,阻礙了中職生對于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如果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傳授的知識點較為簡單就會影響中職生真實實力的提升,讓中職生在掌握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喪失一定的積極性,嚴重的還會導致中職生學習興趣的喪失。這就需要教師在傳授計算機知識時要充分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控制授課的難度。
(三)教師的教學素質需要提高
中職院校教師在教學素質方面的欠缺,也是影響中職院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水平的較為關鍵的因素之一。教師在計算機教學素質方面的水平不佳直接影響了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不僅不能夠充分發揮中職生學習計算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降低了學生對于計算機學習的熱情與激情,導致中職生的學習效率不高。計算機教學的教育者們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不能再一味地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及時地創新教學模式來實現中職生計算機教學的高效性。所以,教師需要提高自身在教學素質方面的實力來逐步提升中職生的計算機水平。
二、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對學生互動教學引導加強
中職院校學生在知識素質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學習實力方面也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在對學生的互動教學中提高學生對待學習的自信心。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地結合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及時地引導學生積極互動,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計算機學習的自信心。在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模式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在遇到一定的問題時教師需要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比如說,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要及時溝通。對于學習能力比較低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一定的幫助與鼓勵并給予適當的關懷,積極地鼓勵學生去主動掌握知識,主動去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對學生的互動教學的引導中逐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二)良好的教學情境的營造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采用新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而且還有利于豐富計算機教學的內涵。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實用性較強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地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計算機水平,并聯系中職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來具體地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在良好的教學情境的營造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并進而保證中職生可以沉浸其中。中職生在教學情境中跟隨著教師的思路去展開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與教師及時地溝通與交流,而且可以在比較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到計算機的相關知識。比如說,教師可以根據上課的內容來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按教師要求去探究答案,并在各小組中選擇一個代表來展示小組討論的最終結果。這樣的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而且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漸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教師需要在學生分組的過程中把計算機程度不同的學生均勻地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使得各小組之間可以由優等生來幫助差等生來理解與掌握相應的知識,在優秀生的帶動之下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主動性,逐漸地提升其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高效性。另外,對于良好的教學情境的營造還需要充分地結合現實,在實際生活中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先進的教學技術的引入
計算機作為一門新型的處在社會前沿的信息技術學科,被廣泛地運用到社會上的各個行業中,為各大行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信息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特別快,需要根據計算機自身的特征來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推進互動式教學的進程。因此,需要在對計算機的教學中采用先進的教學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發揮出教學中的互動性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比如說,教師在對計算機的互動式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來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在網絡上查找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的計算機技術的資料,來幫助學生及時地掌握先進的計算機知識,進而從不同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中職院校教師在進行計算機教育教學時就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進而為以后的計算機水平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廣泛重視。在中職院校中的計算機教學中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充分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中職院校采用互動式的新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不斷地結合實際來創新教育的教學思維,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并結合學生的具體狀況適當地調節自己的上課計劃,有針對性地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在互動式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師生互動的交流溝通中多方位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國.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習環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培訓,2017(2):195.
[2] 陳華蓉.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 (32):199.
[3] 何曉燕.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 (24):237-239.
[ 責任編輯 林 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