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教育者都可成就優秀,只要不斷前行,而優秀教育者正以前行者的努力彰顯著教育的偉大力量。
鄧曉紅,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師,2016年被評為正高級教師——中小學教師中的最高職稱,而且曾獲譽無數,比如她曾榮獲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廣東省中小學名班主任等榮譽稱號。于世俗的眼光來看,諸多榮譽集于一身,可謂功成名就,可以好好享受了。現實中,確有不少教師在職稱、榮譽“到手”后裹足不前,養尊處優。但是,我們在采訪鄧曉紅的時候,她一方面飽含深情地講述她與視障孩子們的感人故事,另一方面充滿激情地暢想未來的打算:“我準備申請一個省級課題,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上做出自己的探索;我還打算考取國家心理咨詢師,給予視障孩子及其家長更專業的引導;我要更好地發揮名師工作室的作用,引領年輕教師成長;我喜歡做班主任,班主任我會一直做下去;我還希望讀個教育碩士……”是什么讓她載譽前行?“人生路上,找到‘動力源非常關鍵。”她說,“作為教師,我們既要幫助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找到向上的動力,也要為自己找到前行的動力。我想,我的動力源可以借用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立己達人。”
“立己達人”出自《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立己達人”極好地詮釋了“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其實,不止鄧曉紅,每一個優秀教育者都有一顆“立己達人”的“仁心”,每一個優秀教育者都有一種“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這是他們不斷前行、載譽前行的力量之源。
立己達人,源于使命的擔當。正如鄧曉紅所說:“在我心中,每個視障孩子都是一棵努力向上生長的樹,而我愿意用太陽般溫暖的情懷,春雨般深情的微笑,去滋養孩子們自強不息的生命,在平凡的工作中點亮學生的希望之光——這就是我的教育夢想和人生使命。”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3年來,她用激情、愛心和堅定的信念靜候每一朵花開,點燃了一個又一個視障孩子的夢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學生張洪被評為“全國自強不息好少年”;小可參加了蒙特梭利模擬聯合國2017年世界青少年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金色大廳發出了自信的聲音;喆禧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我的一本課外書”全國18強讀書少年的決賽舞臺;勇斌成長為騰訊公司的盲人IT工程師……
立己達人,源于價值的反思。正如韓進所說:“既然來了喀什,就要來得有價值,絕不能浪費時間,除了多教學生知識,還要多和老師們一起做科研,干有用的事兒。” 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三年來,她把自己珍貴的教學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當地的年輕教師,用空余時間幫助他們做課題、改論文;以她為隊長的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駐喀什師范學院(后升格為喀什大學)工作隊給該校帶來新動力,不僅成為教學科研的生力軍,還帶領著當地民族教師申報廣東科技廳專項對口項目獲批14項,國家自然科基金1項,省、自治區及校內課題10多項。
立己達人,源于傳承的力量。正如吳鐘秀所說:“我這一生,是黨培養了我,我要懂得感恩。關工委的‘五老從不計名利,他們能奉獻,我也能付出。我有30多年的教育經驗,有光不發熱是一種浪費。”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她的引領下,佛山市教育局關工委在“朝陽讀書”活動落實過程中總結出“讀書讀人讀社會”“閱讀—感悟—反思—踐行”兩項讀書原則,引導學生讀書做人,得到了師生一致好評; 2008年,她用兩年多的時間撰寫出版了《佛山市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授課參考教案》,填補了省內家長學校案例教材的空白;2012年,她帶著關工委團隊熱情投入到家長學校創建活動之中,助力佛山市成為首個“全國規范化家長學校實驗區”。
鄧曉紅、韓進、吳鐘秀……雖然年齡不同,崗位不同,但是他們都無愧于教師之名,無愧于教育之實。從他們身上,我們探尋到了優秀教育者前行的力量之源,我們感悟到了優秀教育者的榜樣力量。
正是有了“立己達人”式的“立德樹人”使命,所以,“教師”模范鄧曉紅有一顆時不我待的夢想之心,特教路上初心不改、載譽前行!
正是有了“立己達人”式的“立德樹人”使命,所以,“援疆”模范韓進54歲時接過援疆接力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正是有了“立己達人”式的“立德樹人”使命,所以,“五老”模范吳鐘秀退而不休,為了祖國的未來繼續發光發熱!
本欄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