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元
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轉變教育督導理念,探索有效履行教育督導職能的新機制和新方式。而“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的誕生,為教育督導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教育督導需要創新督導工作模式,推行診斷式、服務型督導。
診斷式督導的內涵
診斷式督導是以學校問題診斷為起點,以問題歸因為重點,以形成問題解決對策、促進問題解決為目的的問題導向式教育督導活動。其核心理念是“對癥下藥”,即關注學校的發展目標和潛力,注重總結辦學經驗,尋求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和對策,幫助學校發現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和教育價值,推動學校沿著既定目標不斷向前發展。診斷式督導具有開放、民主、個性化的鮮明特征。它強調督導原則的指導性和服務性;強調督導者與被督導者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強調問題診斷的精準性和深刻性;強調問題解決過程的民主、協商、對話互動和共同建構(共識)。
診斷式督導的基本流程
診斷式督導包括督前、現場督導和督后三個階段。
督前(即“診察”階段),督前準備、學校自評自診、督學分析診斷與問題歸因是督前的核心環節。督導對象的確定不是由督導室一方指定,而是與學校溝通后確定;診斷對象的確定既取決于督導室,也取決于學校的需求和意愿。督導人員由專職督學、責任督學和專家構成,專家的專業結構要和學校的督導需求相匹配。由于督導需求確認環節需要雙方充分交流、磨合,信息采集的時間有時會很長,督導專家需要較長時間投入,這對督導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F場督導(即“判斷”階段),時間一般不少于2天。在督導過程中,多采用對話式、訪談式等手段獲取信息,簡化書面材料的準備。重視督導人員與學校面對面的對話和交流,重視與校長就學校發展核心、關鍵問題達成共識。督后(即“診治”階段),診斷式督導結果主要用于指導學校改進工作;為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決策,使其為學校的改進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跟進和支持。
診斷式督導的朝陽實踐
在對五所試點學校(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學校、四所貴陽分校)進行診斷式督導時,我們關注的是對問題真實性的把握以及督導者與被督導者的關系。
1.找準“癥”——注重真問題的論證
以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學校為例,學校提出的問題是“青年教師隊伍打造”。為了保證問題是制約學校發展的真問題,解決后真的能夠幫助學校突破其發展瓶頸,區教育督導室在督導前細化問題指標,從教師授課能力、班主任育人水平、教師培訓三方面,組織專家團隊,邀請相關專業領域的市區級教育專家、有豐富經驗的校長、學科教研人員和責任督學,對學校提出的問題共同進行論證。
我們采用資料收集法,了解學?,F階段的干部教師年齡結構、任職年限、調入時間、參與培訓情況等。采用實地觀察法,區教研員進行全學段、全學科的視導聽課,對教師的授課能力和水平進行摸底;區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員多次與學校教師開展專題沙龍研討,并深入班會課,了解班主任的育人能力和學科德育滲透情況。采用對比研究法,組織督導專家深入府學胡同小學本校實地觀摩課堂、開展班主任座談、進行干部訪談,了解學校教師的基本情況,找到學校的文化脈絡和傳承。
專家團隊經過認真的探討和交流,再次論證和凝練出制約學校發展的“真問題”,即府學“母校文化”如何更好地植根于朝陽,獲得教師的遵從和信奉,并在符合朝陽區學校特點的前提下,形成其“子校文化”。將此問題與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學校之前提煉的問題進行比對時,發現青年教師隊伍打造是此問題的突出外顯,問題真實存在。其主要原因為建校時間較短,“子校文化”還未完全建立;青年教師來源多元,對“母校文化”理解還存在表面化。
2.伸援手——注重雙方關系的建立
受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委托,朝陽區督導室對朝陽區在貴陽開辦的4所分校的合作辦學情況進行督導,了解并幫助解決制約學校發展的核心問題。貴陽分校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不盡相同,面臨的問題和瓶頸各異,因此,區督導室決定使用診斷式督導這種個性化督導方式,對癥下藥。
4所分校的開辦時間均不足2年,督導結果不宜帶有獎懲性判斷,要開展能促進學校發展的督導工作。同時,要幫助學校梳理存在的問題,確定改進方向。我們派出的督導人員均為具有多年教育教學經驗的專家和退休校長,業務能力強,非常重視對被督導方的指導,體現了“督導即服務”的理念。在診斷式督導開展過程中,督導人員努力與被督導學校建立民主、平等、協商的關系。充分的準備、認真的態度、嚴謹的實施、公正的評價,使此次診斷式督導評價結果得到了貴陽市教育局、貴陽分校的高度認可,雙方就督導結果達成共識。
診斷式督導促進學校內涵特色發展
一些辦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學校得到了充分的關注。如清華附中朝陽學校,之前僅為區內一所普通學校,現在已成為朝陽區知名學校,被評為教育部義務教育均衡督導先進單位,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了一些基礎較強的學校。
促進學校自主、特色發展。如黃岡中學、清華附小朝陽學校、北師大三帆中學朝陽學校充分利用“母校”優勢資源,將學校文化建設、教師團隊建設、課程建設等作為發展著力點,高起點打造朝陽“子學?!保壳熬寻l展為朝陽區優質資源學校。
青年教師隊伍培養得到空前重視。如首師大附屬實驗小學朝陽學校圍繞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要求,編寫教師發展指導綱要,教師自主選擇、申報,制定出專業成長規劃和評價標準;潤豐學校幫助教師實施自主評價,促進專業發展;華師一附中朝陽學校根據教師專業成長規劃,為每位教師建立了成長檔案袋,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增強學校的辦學活力,是促進學校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診斷式督導促使學校管理者和廣大教職工理性分析、自行確定制約學校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由“被動工作”變為“自主發展”,有助于學校、教師、學生自主發展觀念的轉變。
欄目編輯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