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發
[摘要] 目的 研究胰島素、阿侖膦酸鈉治療老年糖尿病骨病患者骨密度及骨轉換指標的變化。方法 選取該院于2015年6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阿侖膦酸鈉聯合磺脲類藥物治療,觀察組給予阿侖膦酸鈉聯合胰島素治療,觀察同一部位在治療前后的骨密度,對比兩組骨密度及股轉換指標。結果 觀察組骨密度強化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胰島素、阿侖膦酸鈉治療老年糖尿病骨病患者骨密度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胰島素;阿侖磷酸鈉;老年糖尿病;骨密度;骨轉化指標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a)-0083-02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sulin and alendronate sodium in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osteopathy. Methods 80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osteopathy treated from June 2015 to February 2017 in thi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mbined therapy of alendronate sodium and sulfonylurea dru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mbined therapy of alendronate sodium and insulin.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of the same position for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tensified bone mineral density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herapy of insulin and alendronate sodium has an obvious effect in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osteopath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sulin; Alendronate sodium; Diabetes mellitus;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turnover markers
2型糖尿病是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常伴發骨密度減低癥狀[1]。部分糖尿病患者會被診斷為骨質疏松,占30%左右,導致患者出現周身骨痛、病理性骨折等慢性并發癥,不僅給糖尿病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害,也給患者心理帶來深重負擔。該組研究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阿侖膦酸鈉聯合胰島素治療治療老年糖尿病骨病,對患者骨密度和骨轉換指標進行動態觀察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每組40例,患者均患者糖尿病并伴發骨質疏松,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52.9±13.2)歲;觀察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34~70歲,平均年齡(54.1±15.2)歲;該組研究排除由其他原因導致的骨質疏松患者;排除6個月內服用增強骨密度藥物患者,排除長期臥床患者;排除肝腎功能異常者,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侖膦酸鈉聯合磺脲類降糖藥藥物治療,阿侖膦酸鈉片(國藥準字J20130085),1次/周,70 mg/次,以水送服,服藥后30 min內患者不能臥床與進食,應用格列齊特緩釋片(國藥準字H20044694)1次/d,以水服送;觀察組給予阿侖膦酸鈉聯合胰島素治療,阿侖膦酸鈉的服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應用瑞格列奈片(國藥準字H20130023),常規初始計量為0.5 mg,3次/d,餐前15 min口服給藥,根據患者的實際血糖值可適當調整藥物使用劑量,最大單次服用劑量為4 mg。觀察患者同一部位在治療前后的骨密度,對比兩組骨密度及股轉換指標。
1.3 統計方法
該組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描述,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基本情況endprint
兩組患者的基本基本情況在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二組靜脈空腹血糖、血鈣、體重指數度均有所提升,糖化血糖蛋白降低,兩組患者的靜脈空腹血糖、糖化血糖蛋白、骨質密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鈣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表2所示。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骨密度
治療前觀察組的骨密度值(0.702±0.095)g/cm2,對照組的骨密度為(0.693±0.102)g/cm2,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骨密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416,P>0.05);兩組患者經過20周的治療后,對照組的骨密度(0.713±0.102)g/cm2,觀察組的骨密度為(1.005±0.214)g/cm2,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均有所提升,觀察組患者骨密度增長明觀察組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623 2,P<0.05)。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代謝性全身性骨骼系統的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組織微結構破壞以及骨量低,致使骨強度大幅度降低,增大骨骼脆性,患者容易出現骨折現象[2]。臨床上將骨質疏松引發的原因分成兩類,原發性骨質疏松是由老年性和絕經后因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導致的骨質疏松癥[3];繼發性骨質疏松是由內分泌紊亂等病癥所引發的骨質疏松癥,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患者嚴重缺乏胰島素,導致機體內脂肪、糖含量、蛋白質出現代謝紊亂以及體內元素的代謝障礙,所引發的骨量減少[4]。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征為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量減少、骨質脆性增大,患者易發生骨折。糖尿病患者出現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為患者的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種族、遺傳、影響狀況等多種因素,同時骨膠原中的糖基化的終端產物也會在高血糖作用下濃度增大,膠原物理特性的改變、骨細胞表型表達的移植、骨吸收的增大等原因都會降低骨強度,從而引發骨質疏松癥。
該組實驗開始前患者均已停止采用原有的治療方案,經過1周洗脫期后,對患者的骨密度、糖化血糖蛋白、靜脈空腹血糖及血鈣進行測定。對照組給予阿侖膦酸鈉聯合磺脲類藥物治療,患者在清晨用120 mL溫水口服10 mg阿侖膦酸鈉,服藥后以活動立位或者坐位進行輕微活動,30 min后方可進食,同時給予患者600 mg/d的鈣爾奇D進行骨病治療[5-7],同時早餐前給予患者磺脲類藥物亞莫利進行血糖控制;觀察組給予阿侖膦酸鈉聯合胰島素治療,阿侖膦酸鈉的服藥方法和計量與對照組相同,三餐前給予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超短效的胰島素諾和銳,患者睡前也要采取皮下注射長效胰島素達到血糖控制。兩組血糖控制所用的藥物需要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體重指數、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從而確定患者用藥劑量[6]。
該組研究結果為實驗組采用胰島素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老年糖尿病骨病患者后,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效果顯著,明顯高于對照組。在該組研究結果中實驗組采用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體重指數增高,而骨密度與患者的血糖指數存在著正比關系,即體重指數越低患者骨質疏松的發生越容易;血糖的有效控制可以使患者的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提升骨質密度。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骨病患者通過血糖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癥狀,因此,通過胰島素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老年糖尿病骨病患者的骨質疏松癥狀改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菁榮,馬丹軍.阿倫膦酸鈉對老年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轉換指標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4(16):76-78.
[2] 趙春芝,婁方勇.胰島素、阿侖膦酸鈉治療新診斷老年糖尿病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骨轉換指標的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4):392-395,438.
[3] 何儉,張祥捷,廖麗萍,等.老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骨密度的關系及相關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4-596.
[4] 王芳,任漢強,沈曉波,等.胰島素聯合阿侖膦酸鈉對老年糖尿病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血清BAP、TRAP-5b、BGP水平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3):1387-1389,1393.
[5] 梁潔,宋文琦.MCP-1、血清鐵與老年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0):111-112.
[6] 田勇,李華,孫倩,等.老年糖尿病并骨質疏松血IGF-1、骨鈣素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9):15-17.
[7] 闞全娥,魯平,魯豫,等.超聲心動圖 Tei 指數評價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胎兒心臟功能的價值[J].山東醫藥,2017,57(1):7-10.
[8] 李春擎,田潔,鮑天萍,等.妊娠期糖尿病胎兒心功能應用超聲心動圖的評價效果[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9):899-900.
(收稿日期:2017-03-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