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 動
著力打造天然氣銷售、運營和終端三大板塊
□ 生 動
天然氣業務將打造為中國石化戰略型、成長型、效益型工程,成為支撐中國石化改革發展的新的效益增長點。

JUPITER木星號抵達青島LNG接收站。楊劍 攝
8月19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17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做了主題演講,指出:加快推動天然氣發展,是我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的戰略舉措和現實選擇,需打通天然氣利用“最后一公里”。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中國石化“鄂爾多斯—安平—滄州”輸氣管道工程項目。
與此同時,2017年,天然氣市場告別過去兩年的低迷狀態,1~8月國內天然氣消費量1533億立方米,增幅16.3%,重現兩位數增長。同期,中國石化銷售天然氣210.6億立方米,同比增加55億立方米,增幅35.4%,超出全國平均增幅19個百分點。中國石化天然氣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12.5%上升至13.7%。
所有這些都為天然氣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天然氣市場開發與營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天然氣業務將成為中國石化重要的效益增長點。
完善儲運設施一直是中國石化打通天然氣產運銷“脈絡”的抓手。近年來,依托川氣東送、榆林至濟南輸氣干線,山東、廣西LNG接收站,文96儲氣庫、金壇儲氣庫一期工程,國家大流量標定站武漢分站,以及山東、江蘇等13個省級及區域管網的建成投產,中國石化天然氣儲運設施體系已初步形成,天然氣由產地銷售向跨區銷售轉變。
川氣東送管道西起普光氣田,東至上海,途經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6省2直轄市,全長2233公里,輸氣能力120億立方米/年。
榆林—濟南輸氣管道西起陜西榆林,東至山東濟南齊河,途經陜西、山西、河南、山東4省,全長1000公里,輸氣能力30億立方米/年。
山東LNG接收站和廣西LNG接收站分別位于山東青島和廣西北海,一期工程建設規模均為年接轉LNG300萬噸。
文96儲氣庫屬于榆濟管道配套工程,位于河南省濮陽市文留鎮文96氣藏,項目有效工作氣量2.95億立方米/年。
金壇儲氣庫屬于川氣東送管道配套工程,位于江蘇省常州金壇市境內,項目設計總庫容為11.79億立方米、工作氣量7.23億立方米。目前已建成工作氣量0.6億立方米。
今年上半年,除了川氣東送增壓工程、山東LNG新增BOG壓縮機工程等一批市場急需、見效明顯的脫瓶頸項目實現預期目標,天津LNG接收站工程、文23儲氣庫先導工程增注系統、金壇儲氣庫、鄂安滄輸氣管道等一系列完善網絡、開拓市場的重點項目也正在加快推進。同時,川氣東送管道增壓二期、溫州LNG接收站等長遠布局、謀劃市場的戰略通道項目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接下來,伴隨著天津LNG接收站及其配套管道的建成投產,中國石化將開辟河北、天津市場通道,實現華北地區三大氣源點資源互補、市場協同發展的格局。文23儲氣庫先導工程增注系統已基本具備注氣條件,可實現與文96儲氣庫同時注氣,有利于華北地區靈活的生產調度和資源調配。川氣東送管道部分輸氣站場擴建及增壓一期工程潛江站、武漢站的陸續建成投產,可提高中國石化天然氣遠端市場輸送能力。廣西LNG配套管道已基本建成,管道氣將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延伸。
依托主干管道和與省級、區域管網的合資合作,中國石化加快構建三級市場銷售格局。
“以川氣東送市場銷售為例。一級市場銷售通過川氣東送管道直銷到各省級合資公司及直供用戶,上半年銷氣量68.01億立方米,二級市場銷售主要依托沿線6家省級合資公司銷售中國石化天然氣,上半年輸銷氣量35.65億立方米。三級市場銷售通過在江西試點合資成立江西省投資燃氣有限公司,努力開發下游燃氣和直供用戶。”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靈活施策是中國石化近年來天然氣業務突飛猛進的“良方”。中國石化強調發揮銷售系統的“雷達”功能,探測商情,預測行情,分類施策。
圍繞季節、區域、用戶實施差異化銷售,充分把握好區域市場的季節峰谷差,利用好儲氣設施的調節職能,為上游產能的平穩釋放創造條件。在市場控制力強的地區,以“保效益、促銷量”為主;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地區,以“搶市場、爭銷量”為主;在管網未覆蓋的地區,采取“點供”“聯合直供”“代輸直供”等策略,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根據客戶的用量、價格承受能力和用氣平穩程度,分類管理,建立量價聯動等機制,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提高銷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石化還為用氣企業量身制定了“一企一策”,強調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為企業創造價值。客戶的黏性、滿意度和忠誠度逐步提高,優質客戶群體不斷擴大。
“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將抓住國家推行管網開發、公平準入的機遇,重點開拓華北、長江經濟帶、東南沿海三大市場區域。
華北區域冬季調峰壓力突出、資源供應充足、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石化在該地區布局有兩座接收站、榆濟管道、鄂安滄管道、中原儲氣庫群、5家合資省網公司,10多家煉化及銷售企業,具有資源、調峰、市場優勢。
長江經濟帶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也是全國最重要的高密度經濟走廊,能源需求規模大。中國石化在該區域內布局有川氣東送、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青島—南京輸氣管道、溫州LNG、金壇、黃場儲氣庫,6家省級合資管網公司,20多家煉化及銷售企業;同時具有普光、元壩、涪陵、東海等天然氣資源,具有較強的資源供應能力、良好的市場基礎和一定的調峰能力。
珠三角及周邊區域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天然氣發電和工業用氣比例高。中國石化在該區域內布局有廣西LNG、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兩家省級合資管網公司,近10家煉化及銷售企業。
在此基礎上,中國石化還將順應國家管網改革趨勢,利用全國天然氣管網系統,布局全國銷售市場。
天然氣銷售體制改革既是響應國家油氣體制改革大趨勢,也是實現中國石化天然氣持續大發展戰略目標的必要途徑。前不久,中國石化成立“長城燃氣”,踏入終端燃氣“戰局”的消息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十三五”時期,中國石化天然氣銷售面臨著很大挑戰。天然氣市場供應量遠超過市場需求量的態勢并沒有根本改變,市場競爭形勢加劇,機構、人員、業務管理尤其是終端業務發展滯后,嚴重影響了中國石化天然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銷售體制的優化調整加快解決。
改革著力打造銷售、運營和終端三大板塊。天然氣分公司將優化川氣東送、華北、華南三個區域天然氣銷售中心,構建“天然氣分公司—區域天然氣銷售中心—省銷售部”的管理模式,實現中國石化天然氣銷售業務的專業化管理。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籌建天然氣管道、LNG接收站、儲氣庫等儲運設施及運行管理,形成由“長輸管道—省級管網、LNG接收站、儲氣庫”組成的天然氣接收、輸送、儲存設施系統化管理格局。

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分公司武漢輸氣站的員工對運行裝置進行安全巡檢。胡慶明 攝
目前,川氣東送天然氣銷售中心、華北天然氣銷售中心、華南天然氣銷售中心三大區域天然氣銷售中心已正式成立,各項業務逐漸展開。
業界普遍關注的“長城燃氣”正在抓緊籌備,擬于近期成立。長城燃氣是中國石化終端燃氣項目的投資平臺,對終端燃氣項目進行統一管理,負責投資決策、項目實施及運營管理。
天然氣分公司還專門成立了股權管理部,負責推進天然氣管道、LNG接收站、儲氣庫和終端燃氣項目等優質資產的資本運作工作,從管資產變為管資本,盤活現有資產,引入外部資金,推進混合所有制,保障重點工程項目的開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開展合資合作項目,與在市場、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有優勢的合作伙伴組建合資公司,加大天然氣產業鏈向下延伸的力度和規模。
隨著一系列銷售體制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實,新的體制機制將會釋放更大的市場活力。天然氣業務將成為中國石化戰略型、成長型、效益型工程,成為支撐中國石化改革發展的新的效益增長點。
(作者單位:天然氣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