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玉達
做好跨文化管理 服務國際化經營
□ 牛玉達
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國際化經營已經成為眾多國內企業尋找更多資源、尋求更大市場、拓展業務發展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由于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思維方式、法律制度、語言文字和溝通方式等中外文化的差異,如果管理不力,往往會導致文化沖突和風險,產生企業管理中的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如何更有效的實施跨文化管理,消除跨文化沖突,實現跨文化融合,從而成功運營“走出去”的企業,成為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做好的課題。
人員結構及文化背景多元化。跨文化企業人員結構一般分為母國員工、外派員工、本地員工和第三國員工。這些員工來自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語言使用、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等有很大差異。即使全新的跨文化的企業文化形成以后,這種企業文化內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著特征各異的各種民族文化模式。作為國際化經營企業的員工,要想與不同群體的人進行有效溝通,就必須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及存在的差異,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否則,就會引起溝通障礙,影響企業的發展。
經營環境復雜??缥幕髽I的經營環境與其他企業相比有很大差別。一般企業的經營環境比較單純,企業所屬成員不存在文化隔閡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也不存在政治、法律制度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比較容易建立企業文化,也容易在管理方式、決策和執行方面取得共識。相反,跨文化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就要復雜得多,除去社會制度等方面的顯著差異以外,企業成員在管理目標的期望、經營觀念、管理協調的原則方面,以及管理人員的管理風格均存在明顯的差異。
文化沖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既包括跨國企業在他國經營時與東道國(或跨國公司的子公司所在國)的文化觀念不同而產生的沖突,又包含在一個企業內部由于員工分屬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而產生的沖突??缥幕瘺_突主要由種族優越感、以自我為中心的管理、溝通方式和語言、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等因素所導致。
文化沖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來自于風俗習慣的,有來自于價值觀念的,有來自于行為舉止的,有來自于自然環境的等等。所有這些構成了跨國企業的經營不同于一國經營的巨大差異。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員工,形成一個共同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并維系它。尋找超越文化沖突的公司目標,這是跨國企業從事國際化經營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企業在實施海外業務發展的過程中,應詳細了解東道國的市場與文化情況,根據所在國家不同的文化特點,有針對性地調整自身的管理措施和策略。
轉變觀念。海外企業員工需要轉變固有觀念,打破習慣思維,克服某些“水土不服”的經驗主義,按照東道國模式去思考、決策和管理。

中原石油工程測井公司赴剛果(布)項目施工的技術人員在測井儀器車上練習用法語進行技術交流。 仝江 攝
尊重包容。企業要尊重東道國風俗習慣,包容東道國員工個人能力的不足,要樹立中立、客觀和多元化的文化觀,理解文化只有差異沒有優劣之分。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將有利于搭建雙方溝通平臺,促進交流,和諧共處。
以能服人。海外企業應選派有品德、有能力、有經驗的員工,不僅要以德服人,也要以較強的領導能力和豐富的專業知識、經驗讓東道國員工信服。
實行本土化管理。海外企業員工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管理人員的本土化。人才本土化能夠提高石油企業的國際化形象,能促進和加強國際合作,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加強跨文化融合。企業要為異籍員工相互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價值觀提供條件,消除偏見,營造相互信賴、真誠合作、多種文化和睦相處的企業環境。通過對公司經營決策的討論,幫助員工了解他人觀點形成的過程,真正做到集思廣益,達成員工之間的共識,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實施跨文化培訓??缥幕嘤柺歉愫每缥幕芾碜罨?、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幫助派駐海外的中方員工了解東道國的文化,迅速適應工作和生活環境,與當地員工建立良好的關系,化解文化沖突,保障有效溝通和工作的順利開展。而對當地員工進行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的培訓,可以讓他們了解企業的經營戰略、價值準則、管理風格和管理程序,從而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作者單位:國際石油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