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大學自主學習模式研究
王明明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大學網絡自主學習是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教學的重要產物,與傳統大學教學模式相較而言,網絡自主學習理論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提高探究性學習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大學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為此,需就此進行深入探究。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學習概念,其次構建基于網絡課程平臺自主學習模式,然后對該平臺實踐進行闡述。
自主學習;網絡課程;模式構建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逐漸深入日常生活與工作。高校作為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需要將信息技術引入高校教育工作中,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彌補傳統培訓中的不足之處,應對當前高校人才培養需求建立適應性的培訓模式[1]。很多高校擴招速度較快,學生數量不斷增長,教學壓力日益增大。對此,可應用多種技術建立基于網絡平臺的自主學習模式,優化教學質量。
自主學習理念的產生是建立在主義認知心理學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基礎上,將自主學習作為自己的責任。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需先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詳細內容以及進度,選擇適宜的方法,對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并評價學習成果,使學生成為更加獨立、自主以及有效的學習者,這也是當前教育界達成的一致共識。新的教學模式需充分應用網絡技術,提供具有溝通渠道以及豐富學習資源的環境,依據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愛好選擇適宜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構建知識,是高效、主動以及自控學習模式[2]。
(一)理論基礎
基于網絡課程平臺建立的自主學習模式應用了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以及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該理論提出:輸入的內容能夠被學習者理解,可以理解的輸入應當高于當前學習者的學習水平,并且可反復出現。理想的輸入需要提升其趣味性,并提供相關的充足的輸入量。在網絡課程平臺下的大學教育應當與該輸入環境相靠近,而大學教育應當具備一定的自主性、情景性以社會性,學習者不再是單一接收外界刺激的接受者,也是具有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不僅為灌輸者,同時也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教學正是此種新型教學觀念的實現途徑。為此,如何在網絡上創建適宜的情境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便成為了研究重點。
(二)模式構建
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需具備教學者、學習者、網絡學習平臺、網絡教學資源、網絡交互五個要素,依據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影響機制,建立自主學習模型,如圖1所示。為人們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資源,學生可自取資源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學校也可通過該平臺及時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給家長,共同監督學生,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學者在對學習者進行直接指導的同時,也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以及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條件下應用適宜的教學手段以及方法輔助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應當建立差異化的學習體系,其中包括了課堂學習的重要知識點以及學習問題,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學習問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作為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提供的教學資源和同學進行相互交流,建立在人機交互模式上的學習模式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基于這種模式下的高效收集資源、引出問題、深入探究、找尋答案,通過自我思考、組間討論得出結論,并反思自評,豐富知識,鞏固練習,拓展遷移。

圖1 大學自主學習平臺
一方面,實現網絡化管理。在質量管理過程中采用pDCA循環模式,對教學質量進行完善,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在每學期開始之前,應當在平臺上明確課程學習內容,編制細化的教學計劃,依此建立網絡課程平臺,學生可自主查詢,在學期中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安排課余學生。同時教師可在網絡平臺上布置學習任務,并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學計劃的編制提供依據。另外一方面,需構建網絡化自主學習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專業事件教學網站以及論壇,通過QQ群、微信群共享網絡教學資源,通過信息互動的優勢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研究主題,師生合作實現研究目的,提升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鞏固教學成果[3]。需注意的是,需建立理論學習教學平臺、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平臺、項目實踐資源平臺以及在線輔助教學平臺,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大學生應積極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通過各類競賽活動等考核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鞏固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大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構建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大學生,使其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在教學網絡平臺以及自主學習模式創建過程中,需及時了解師生動態、教師的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完善課程教學的不足,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1]王靜瓊,張衛,朱祖德,等.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因素的中介效應模型[J].心理學報,2010,42(2):262-270.
[2]劉正喜,吳千惠.翻轉課堂視角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1):67-72.
[3]姜昕,趙修文.基于終身學習理念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12):129-131.
H
A
1006-0049-(2017)21-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