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茜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英語作為最常用的溝通交流工具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大學英語是語言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對學生的素質水平提高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的成長,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文學滲透,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文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相關背景知識進行理解。本文中,筆者分析了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滲透文學教育的問題,然后論述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意義,最后在前文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措施,從而促成了大學英語教學與文學教育的有機融合,希望對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大學英語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英語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英語教學體系也日趨完善。然而,縱觀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使得教學難以有效進行,更阻礙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影響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對英語中涉及到的有關于文學方面的知識,學生了解的少之又少,缺少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大學英語中的很多內容教學要想順利開展,確實會存在很大的難度。
一、全球經濟一體化視角下大學英語專業文學教育的困境
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文學方面知識的滲透雖然有所涉及,但是滲透文學教育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加以改進。
(一)滲透文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不可否認的是,相當一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會在英語知識的講解時先向學生介紹一些關于文學方面的內容,但是依然還有一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師進行教學時,幾乎不涉及到文學知識的滲透,或者滲透也只是完成任務式的滲透,沒有將工作做到位,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文學教育仍有待加強。
(二)滲透文學教育的效果不太可觀
其實,這是現階段絕大多數大學英語教師在滲透文學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能力通常都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高度,對于英語文學的知識內容有著比較獨到的見解,在向學生講解文學知識的時候,學生因為英語水平的限制,對于文學知識的內化能力不足,導致教學的效果不太高。
(三)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問題
當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便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特別是很多剛進大學校園的學生,將大學階段看成是一個放松、體驗生活的階段,面對學習時幾乎提不起興趣。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學習態度的不端正,使得滲透文學教育變得可有可無,對學生難以起到非常顯效的滲透效果。
二、全球經濟一體化視角下大學英語專業文學教育的意義
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文學教育的滲透,對教學、對學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認清其中的積極意義,用于為教學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適當的文學作品賞析,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地道的語言學習材料,還能夠為學生創設出逼真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如同身臨其境般,進而鞏固所學的詞匯、短語以及寫作技巧、篇章結構等基礎知識。
(二)有利于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
整體而言,大學生對西方國家文化的了解局限于電影文化、體育文化等領域,對文學領域的文化幾乎處于空白。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文學滲透教育,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西方優秀的文學作品,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
(三)有利于彌補英語教材的缺陷
其實,不能夠說大學英語教材不全面,大學英語教材確實涵蓋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切知識點,但是出于對學生今后發展的考慮,僅僅有教材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將文學教育滲透于大學英語教學中,是對大學英語教材的補充,彌補了其缺陷。
三、全球經濟一體化視角下大學英語專業文學教育的策略
通過前文的論述,我們了解到了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文學的滲透教育還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考慮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意義,大學英語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有效的手段來解決其中的問題,使得英語教學滲透文學教育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
(一)選擇合適的文學材料
大學英語教學中所使用的文學材料首先應當難易得當,語言規范,既不要艱深難懂,也不要過于簡單,一定要盡可能地適合教材實際和學生特點。其次,選擇的文學材料應當具備較強的趣味性和代表性,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代表性指可能會有更多學生熟悉它。例如,在學習“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的《木蘭花·擬古決詞》引入其中,并將該首詞翻譯成英文,這樣在講解相關知識的時候,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時有獲取到了文學知識,在今后類似的寫作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到寫作當中。
(二)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
大學英語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英語知識,又要讓學生學會應用英語技能。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重心向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靠近,做到語言教學和語言應用的有機結合。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滲透文學教育,是一個很好地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契機,教師應當在注重對文學知識講解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到其中的一些語言應用技巧。在實際的教學開展時,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盡可能地靈活多變,可以將文學材料作為課堂講解的補充,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關于文學方面的課外作業,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了解的英語文學知識。通過靈活多變的方式進行無文學滲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英語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
(三)創設濃厚的文學氛圍
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濃厚的氛圍對學生的英語知識的學習具有巨大的幫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語知識的學習當中。大學英語中的文學滲透同樣不例外,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濃厚的文學氛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其自覺地融入到一種特定的文化氛圍中去,主動地進行語言的學習。例如,在講解關于“Choose to be alone on purpose”有關知識內容時,文章講解的是關于獨處的內容。在進行這篇文章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將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引入進入,畢竟《老人與海》中生動地刻畫了老人的孤獨,并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老人與海》的電影短視頻,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去感受“選擇獨處”的真諦。
四、結語
總而言之,英語是大學階段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學生對該學科知識的學習質量的高低,直接會對其今后的發展造成影響。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文學滲透教育,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背景進行了解,并進行適當的延伸,讓學生收獲更多教材之外的英語知識,充實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方便學生他日利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者單位為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