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婧嫻++李相陽
摘要: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如今,新媒體不僅僅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存在于大學生的生活中,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影響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研究新媒體工作對團學工作的作用和影響,是探索出新媒體環境下有效開展團學工作的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團學工作
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如今,新媒體不僅僅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存在于大學生的生活中,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影響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研究新媒體工作對團學工作的作用和影響,是探索出新媒體環境下有效開展團學工作的路徑和方法。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新媒體技術也在不斷豐富和創新著高校學生工作的方式和手段,為高校學生工作注入更多正能量,主要表現為:促進高校學生學習和思維方式多元化,促進高校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多樣化,促進學生工作信息傳播的多維度化,促進學生工作自主化。與此同時,現今高校的學生工作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新媒體信息發布的自由性為高校學生工作增添了難度,新媒體時空的虛擬性為高校學生工作增添了難度,新媒體網絡信息的多樣性為高校學生工作增添了難度,然而我們還是看到了新媒體工作對團學工作的許多積極影響。因此,探索新媒體環境下有效開展團學工作的路徑和方法研究顯得十分必要。
文化活動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而網絡文化活動的傳播速度的快捷性、高效性對團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機遇。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搭建網絡文化活動平臺,多利用網絡媒體這一載體。通過創建我校團委微信公眾賬號平臺,開展一些能吸引學生眼球的,具有現代特點的校園網絡文化活動,積極拓展新媒體教育空間,搭建與學生交流的新平臺,利用新媒體貼近學生思想動態,關懷學生的心靈世界,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
當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挑戰:第一,新媒體信息的發布具有隨意性,這樣就給學生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新媒體技術具有分布廣的特點,高校信息處于一種“時間、空間、資訊無屏障”的狀態,信息的傳播與發布幾乎無限制,十分自由。因此,具有難控制性和不確定性。第二,由于新媒體環境的虛擬性導致了大學生生活空間的虛擬性。在使用新媒體技術過程中,學生會處于兩種世界,一種是現實世界另一種則是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學生的語言和行為等都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和規范。因此,新媒體環境的虛擬性為大學生思想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第三,新媒體網絡信息內容具有復雜多元性,新媒體的輿論表達一般具有匿名化、自由化、交互化和非中心化等特點,因網絡信息發布的自由性而難免使部分網絡信息內容帶有負面色彩,許多表達呈現情緒化、片面化、反諷化甚至負面化、極端化、泛道德化,從而給學生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因此為高校學生工作增添了難度。隨著新媒體在高校團學工作中的影響力不斷加強,微信平臺作為團學工作的一個窗口,應該抓住當前新媒體在學生中影響力廣且深入的機遇,積極拓展新媒體教育空間,搭建與學生交流的新平臺。利用新媒體貼近學生思想動態,關懷學生的心靈世界。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
在校團委微信平臺宣傳推送的不斷更新下,微信平臺關注量在不斷上升,新媒體在我校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率不斷提高。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我們了解到,有79%的學生每天都會關注團委微信平臺內容更新、10%的學生不是經常關注;有65%的學生會進入微信平臺大致查看內容,有12%的學生會認真閱讀微信平臺更新內容;有72%的學生會只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13%的學生會關注微信平臺中更新的時事政治;有82%的學生只會轉載自己感興趣或者同學們都感興趣的文章;38%的學生會通過微信平臺的內容獲取正能量;有45%的學生會通過微信平臺了解學校學生活動情況;68%的學生比較關注原創的和校園生活關系較大的內容。
通過此部分的調研發現,學生對于新媒體有廣泛的興趣,但是他們具體是否會受到新媒體發布內容的影響大部分取決于推送的具體內容、形式等,學生會根據其具體的興趣愛好,來關注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進行閱讀或者轉載。這一點提醒我們,在新媒體、在高校團學工作的應用過程中,首先要注意以能夠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對公眾號感興趣為先,如果學生對這個公眾號的內容長期處于不感興趣或者可有可無的狀態,學生會逐漸取消對公眾號的閱讀和關注,長此以往,新媒體在團學工作中將沒有正面的影響作用。其次,學生通過新媒體對于國家大事、時事政治的關注較少,這也是提醒我們如何能夠用學生喜愛的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枯燥乏味的文字讓學生忽略關注。再有,通過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比較喜歡關注原創的文字或者圖片;調查中,近一半學生喜歡通過平臺關注學校學生活動情況,這項結果表明學生還是對于大學生活和出自學生生活體驗的文字較為感興趣,這也指導我們,如何將正確的價值觀念、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等正面內容,與學生活動、學生原創微信內容結合起來,以此為窗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校團學工作的開展。該項目的研究探索了新媒體工作在高校開展團學工作中的路徑和方法,為今后新媒體工作在高校團學工作中的有效促進提供了依據,同時能夠掌握了解學生在新媒體方面的真正需求,進而以新媒體為窗口,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新媒體為高校團學工作提供了許多機遇,也面臨了許多挑戰。因此為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難度。作為高校團學工作者,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盡量避免新媒體為學生帶來的不利因素,充分發揮新媒體環境的優勢,深入大學生的發展實際,創新團學工作管理策略,構建適應新媒體時代特點的團學工作管理應對機制,將正面作用最大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