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霞
摘要:本文論述了初中語文備課的藝術。初中語文教師應讀透教材,整合教材內容,貫穿前后尋找思路,做出合適的教學設計,在備課上下足功夫,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備課藝術;整合教材;制定目標;設計流程
臺上四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的就是備課。備課是一種藝術,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學生情況與教學進度等情況來準備。現如今網上各種教學參考資料較多,這些資料是供教師備課時參考的。如果教師備課單純為了應付檢查,不假思索地生搬硬套,表面看來備課效率高,實質上流于形式,不能適用,更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一、有效備課是教師搞好小學語文教學的要務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初中語文教育,就是用語言文字在孩子潔白的心靈上繪制一幅幅圖畫的過程。從這個層面理解學生的人格養成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孩子的健全人格養成,有效備課的重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有效備課教師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備好自己:一是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人文素質,樹立“為人師表”的感召力和影響力,這對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二是要充分認識并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揚長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三是備課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而是要不斷總結探索,常備常新。在備課中,要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努力追求備課的廣度和深度,把課文內容深化理解后,有針對性地變成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心得。這樣有個性、有創造力的老師才能教出有個性、有創造力的學生。而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是我們有效備課的首要條件。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知識水平、心理狀態、人格素養都存在著差異。而有效的精髓就是整合統籌這些差異,讓學生共同提高的同時還要兼顧個性。這是很考驗我們語文教師備課水平的。我們都知道成長的過程是不可逆轉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世界,甚至是幾個家庭的世界。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有一處誤筆、敗筆,對一個或一些家庭來說就可能是一場災難。所以,對于我們語文教師而言,有效備課是重中之重,只有我們做好有效備課,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誤筆和敗筆。
二、有效備課是搞好語文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
大教育家孔子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是說,我們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樣才有獲得成功和勝利的可能,反之,則可能會遭到失敗。我們要上好語文課,就要“有備而來”,這是搞好語文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都知道,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課前認真做好“五備”,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備學具”。備課是教師教學的一項預先設計,有了這個預備過程,才能把課上好。
三、要認真搞好各課前嚴謹設計,重點要切實把好“三個關口”
(一)要把好教材關,吃透教材的“關口”
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眾多教育專家辛苦勞作的心血結晶,是經過精挑細選、反復提煉、認真實踐取得成果的結晶,更是我們上好課、備好課的指示燈。因此,在有效備課時,作為教師要鉆進教材、深挖教材、吃透教材,這是有效備課的前提和基礎。從有效備課中,挖掘出新的思想、觀念和創新觀點,真正在教學實踐中變成教學教材的駕馭者,駕輕就熟地駕馭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載體功能,在教學中使學生得到對課文的充分了解和理解,在認知和掌握知識上得到質的飛躍。
教材是實施課程的載體,但教材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發展和開放的。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以及學生接受水平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載體靈活有效地組織教學,拓展課堂教學空間,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要真正達成以上目標,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熟悉每篇課文在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明確教學要達成的三維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點、難點。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適當打亂教材順序,重組單元內容,將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綜合起來并相互照應,融合成新的主題,繼而進行相應的教學。此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刪減、補充教材內容。
(二)有效備課要把好學習目標這個“關口”
在教育教學中,確定學習目標是有效備課中的重要環節。學習目標的明確、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每個教學環節的有效性,學習目標的有效確立是有效備課的重要環節,也是實施有效教學的第一環節,更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其次,我們在備課過程中設定的學習目標要具有實踐性,不僅僅局限于本節的東西,還應與社會實踐和有社會意義的東西有機結合,充分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再次,我們確定的目標要有彈性,要顧及班級每個學生的差異,堅持“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恪守“因人制定、因材施教、因人而定”的底線,從而做到優生吃飽、差生吃好,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和奮斗目標。
(三)要把好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和完成的“關口”
把握好備課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每節課都應合理確定重點及分布情況,使其能夠前后兼容,相互照應,將課程要點裝進總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在有效備課環節里做到了針對我們所在學校的條例、教材的特點及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確定重點、難點。通過這一實踐,我認知到,教學目標的完成與否取決于重點、難點的完成狀況,重點、難點的完成就理應成了語文課教學的設計依據,圍繞重點、難點的完成設計備課的準備活動、學習活動和討論深化活動,才能使課堂實踐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由此可見,教師的有效備課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貴在真正的“有效”。更是教師理智與情感濾化后的結晶,也是一種質的根本轉換和超越??梢哉f,有效備課對教學實踐活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為此,教師必須在備課方面扎扎實實地精心鉆研,深刻領悟,才能有效地備好每節課,使備課這一環節發揮真正實效。
參考文獻 :
[1]張俊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集體備課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5(25).
[2]毛慧梅.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語文備課思考[J].學周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