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迪++韓靈雨
[摘 要] 文章總結了作者主導進行的傳統村落調研資料數據庫的建立與研究項目的主要過程,以及作者在其中總結的一些經驗。該項目目的在于為中國美院建筑學院多年來對于浙江省及周邊村落的調研成果創建一個包含存儲、分類及檢索等功能的電子數據庫,便于這些寶貴資料的整理、存儲、添加和查閱。其過程和方法可以為其他相關學科的數據庫建立提供一定的寶貴經驗。
[關鍵詞] 傳統村落;調研資料;數據庫;網頁構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90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9- 0213- 03
1 項目緣起
自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成立以來,在長達數年的“百村計劃”“千村千生”等活動中,各年級學生對以浙江省內鄉村為主的近百個傳統村落進行了詳略不一的調研,這些調研工作主要以走訪、測繪以及親身體驗各地的村落空間為主,并制作和整理了大量的測繪圖(包括手繪圖紙、CAD測繪圖文件和三維模型文件等)和調研文本。
除了已經打印的文本,大部分村落的調研資料主要以電子文件的形式存放于不同的電腦中,由于實體模型和紙質文本都非常不易保存,加之很多傳統村落正在逐漸消失,這些電子文件變得愈加珍貴;另一方面,這些資料是中國美院建筑學院師生進行建筑研究和創作的重要基礎,但由于長時間缺乏整理和儲存地分散,需要用到的時候很難查閱。
因此,我們希望找到一個新的方法來對這些資料進行更合理的分類存儲,首先想到的可行方法就是數據庫。數據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
2 數據庫建立和完善的主要步驟
項目團隊由兩名建筑專業學生、一名景觀專業的學生和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組成。根據這一情況,我們主要工作形式是:前期研究分工完成,中期及后期的數據庫建立和網頁設計則不斷地交互討論和協作完成。具體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步。
2.1 選取一些村落的調研資料進行分析、分類和整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把這些資料與其他村子的資料進行橫向對比,并進行一系列分析和討論。發現大多村子的調研資料基本遵循一定的模板和框架,少數村子由于調研時有特定目的和研究方向,其文本結構和資料構成會有一定差別。因此,在數據庫建立之前,很重要的工作在于找到一套合理、完整的資料標記和分類方法,以保證這些資料在錄入過程中能合理、完整地各就其位,并保證這個過程的高效和便捷,以此作為數據庫設計的基礎。以這些分類方式為基礎,我們同步地在MySQL等平臺上開始設計調研文本的基本數據模式,建立起一個單機版數據庫的基本構架。
2.2 數據庫的建立及網頁設計
這一階段工作分為兩部分同時進行。
第一部分是檢索網站的框架結構的建立和測試。網站的建立包括錄入系統和檢索系統兩大部分,分別以前期設計的資料錄入及檢索方案為主要結構進行建立。根據此前已經有的一些網站制作基礎知識和經驗,在設計過程中不斷進行測試和修改,以不斷優化網站的結構。該部分工作難點在于網站頁面布局,以及PHP、MySQL、Sphinx的三方面的配合。
第二部分是配套PHP網頁頁面的設計工作。由于之前缺乏網頁設計的經驗,成員自己學習網頁設計必要的基本知識,包括Adobe Dreamweaver等網頁設計軟件的學習,向相關專業的同學和專家進行請教,以及尋找一些優秀網站作為案例研究等。最終完成了一套頁面布局簡潔美觀,條理清晰、方便快捷的網站頁面設計。
2.3 資料錄入、下載測試、調整數據庫整體結構和網頁布局
為了獲得更多的改進建議,我們同步進行了小規模的試推廣工作:把網頁發布到臨時測試網站上,尋找一些相關專業的一些老師和學生,向他們講解了該項目的起因及完成情況,詳細介紹了數據庫的使用方法,讓他們試用網頁并記錄了一些改進意見。對這些意見進行篩選之后,我們挑出一些比較有意義,并且在這個階段能夠解決的,作為進一步優化網頁布局和數據庫結構的主要依據。
在測試中,我們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前期設計的構架存在許多結構上和分類上的繁復,這不僅使數據的庫編程變得極其冗長,從而產生了許多程序BUG,也導致錄入過程需要花很多時間進行資料歸類,不同格式的文件也時常出現傳輸過程中損壞的情況。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簡化了數據庫的結構,將所有預上傳文件統一成壓縮包的格式,以統一的簡單的文件名作為主要分類方式。如此一來,雖然錄入之前多了一些步驟,但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數據庫結構,使得程序BUG和文件損壞率下降了很多,并且大大降低的存儲資料所需要的空間,提高了上傳和下載文件的速度。
3 項目主要成果及后續的工作
經過多次的測試和優化,我們最終完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數據庫,以及一系列讓非計算機專業的師生也可以方便使用的數據庫配套網頁。這使我們有了新的工具來對這些寶貴資料進行更加合理的存儲和更加高效地利用。另一方面,在這個項目中探索到的一些學習研究方法,以及數據庫、網頁之間配合成形的基本思路,對我們來說也是十分寶貴的經驗。
這個研究項目已經基本完成,但實際上這個村落調研資料數據庫的使命才剛剛開始,因為這之后它將很可能會實際用于調研資料的整理。如是,數據庫及配套網頁將被修改和部署于具有較大存儲量的小型服務器,并且將由一定數量的人員進行資料的整理和錄入。由于資料數據量比較巨大,整個錄入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雖然研究項目中用于測試的資料已經有相當的數量,但對于所有的調研資料而言,這些樣本的數量還是比較有限的。所以在真正使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這個數據庫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當然,這將是我們今后一個長期的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文靜. 數據庫結構優化技術分析[J]. 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5(10).
[2]梁水蘭. 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3.
[3]岳艷明. “開平碉樓與村落”信息專題數據庫建設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13(4):49-51.
[4]于國華,鄒紅文. 數據庫結構的設計與實現[J]. 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38-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