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田依潔
摘 要 近年來新媒體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基于HTML5的全景技術普遍應用于房地產、旅游、商品展示、城市街景地圖等眾多領域。文章通過介紹氣象部門在全景產品領域的嘗試,淺析基于HTML5的全景技術在氣象宣傳科普工作領域中的初試效果,為全景技術在氣象宣傳科普工作中的應用及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推動氣象宣傳工作創新、多元發展。
關鍵詞 全景HTML5;氣象;宣傳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8-0012-02
隨著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移動終端設備不斷豐富,人們對互聯網的實境體驗、互動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原本單調的圖文、照片等二維形式的展示、介紹已趨于乏味,不能滿足人們對于實境體驗所帶來的豐富的視覺信息的龐大需要。通過全景技術通過制造三維場景,給人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以至于可以帶領人們進入虛擬的現實場景,能夠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終端體驗更具沖擊力的三維虛擬場景,更能吸引人們關注,從而形成網絡二次傳播,增強產品影響力。
1 全景技術的概念
全景(Panorama)技術是一種基于圖像繪制技術生成真實感圖形的虛擬現實技術,它的基本數據表示是由一組光學觀察組成的, 不需要明確的幾何表示就能提供令人信服的效果[1]。全景技術是目前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并逐步流行的一種視覺新技術,它給人們帶來全新的真實現場感和交互的
感受[2]。
全景技術所制作的產品不同于虛擬現實(VR)產品,不是通過計算機軟件制作的模擬圖像,而是一種通過相機拍攝、電腦技術制作的真實場景。全景產品通過相機將周圍空間拍攝成真實場景照片,進而使用專業軟件生成支持移動終端瀏覽的全景
產品。
全景技術本質上是基于圖像的虛擬現實技術,它具有三維效果,可以讓用戶在瀏覽全景產品時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傳統圖像都是二維圖像,不具有虛擬現實效果[3]。
2 全景技術的優勢
2.1 用戶實境體驗
全景技術的產品通過圖像采集、圖像拼接等簡單的后期制作,便可讓用戶實現720°的無縫隙視角(水平空間、垂直空間兩個維度上都實現360°),為用戶帶來三維立體的視覺感,宛如置身于真實情境里,去感受、體驗全景產品。
在百度公司的手機應用“百度地圖”中有各個城市、各個景點的3D虛擬旅游的“路線”。用戶可以在大多數城市中都能夠做到沿著條條馬路“行走”,并且能夠看到街邊的景色,就像是游客在街邊逛街一樣[4]。
2.2 多平臺無縫隙瀏覽
隨著HTML5的發展越來越邁向成熟,不只讓傳統網站上的互動Flash逐漸被HTML5的技術取代,甚至還將替代虛擬現實全景和虛擬現實技術依賴的QuickTime,這讓全景技術獲得了爆發式的發展
機會。
HTML5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一個無縫隙網絡。使用HTML5技術所開發的全景產品可以讓用戶通過各種移動終端,不需要下載任何第三方插件、軟件或App即可通過瀏覽器運行瀏覽。
2.3 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基于HTML5技術的全景產品的制作流程可簡單分為圖像采集、后期制作。
圖像采集作為全景產品的第一步,也是較為重要的一步,最終展現的產品都是在此基礎上經過圖像美化、功能添加等步驟實現的。圖像采集可使用專業全景相機(如理光theta s全景相機),通過專業全景相機內置的魚眼鏡頭及處理器,即可實現一次拍攝生成一張全景照片,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的方便程度。以理光theta s全景相機為例,其照片分辨率達到5 376×2 688、視頻分辨率達到1 920×1 080,成像質量能夠滿足一般用戶要求。
全景產品實現了通過虛擬實境帶領用戶對宣傳主題進行漫游體驗,這需要我們對一個場景進行多個標簽點的拍攝,并且在多個標簽點之間設置功能按鈕進行場景切換。這需要將已拍攝的全景照片進行編輯制作,添加熱點、細節圖片、文字介紹、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豐富用戶體驗。
本文選取用專業全景相機進行圖像采集的方式,具有購買價格低、操作簡單、后期處理簡易等特點。本文選取的后期制作軟件為720云平臺,易學易用。所以,在制作基于HTML5技術的全景產品時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3 全景技術嘗試應用于氣象宣傳工作
全景產品就是用相機360°拍攝一組照片,然后用專業軟件拼接成一個全景圖像,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全方位互動式觀看的真實場景還原展示方
式[5]。三維全景漫游讓用戶在多個全景圖像構建的全景空間中,通過不同的功能鏈接進行切換,達到瀏覽各個不同場景的目的。
全景產品可以通過鏡頭帶領公眾進入受到時間、距離等因素造成的不方便前往的場景中(或是由于特定地點公眾難以輕易進入的場景中)實境
體驗。
3.1 技術實施方案
氣象部門嘗試制作全景產品所使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過720云軟件,在拍攝的多個全景照片中添加多種功能鏈接的方式實現在全景空間中自主漫游、自主體驗。
這些功能鏈接包括:路徑鏈接,可以是箭頭或者腳印等多種形式,用來引導用戶進行不同場景間的切換;熱點鏈接,又可分為文字介紹、細節照片、視頻、網頁、H5產品等內容鏈接,用戶通過點擊不同功能的熱點鏈接可觀看多種形式的內容介紹;區域地圖,用戶點擊地圖按鈕,即可在區域地圖中查詢全景產品所有標簽點位置,也可看到當前標簽點位置及當前視角方向。軟件還可添加重力感應按鈕,用戶打開該功能即可利用智能手機的陀螺儀將全景照片與設備位置鎖定,讓觀看者轉動智能手機方向即改變全景視角,更加身臨其境。
采用這種漫游技術的優點是瀏覽者可以單擊或者雙擊三維全景中的地面來實現場景切換,大大簡化了漫游的操作,同時該方法一般在場景中采集盡可能多的視點,所以瀏覽者想去哪里,只要點擊該處的地面就可以實現,能夠瀏覽到該場景中的任意細節,增強了漫游的真實感與沉浸感[6]。目前氣象部門將全景產品嘗試應用于氣象科技裝備展示、線上科技展覽等方面。endprint
3.2 揭秘氣象科技裝備
為更好地宣傳氣象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科技裝備,讓公眾體驗、認識、了解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科學原理、作業方式及科技水平,氣象部門首次嘗試使用全景產品的形式配合宣傳。
人工影響天氣的主要工作方式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增雨火箭、防雹高炮等,由于作業設備較大、設備存放地點偏遠且無法在同一地點接受公眾參觀,設備作業時更是無法參觀,故而選用全景產品詳細展示。
首先使用專業全景相機拍攝一系列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場景,從指揮室到飛機停機坪再到火箭及高炮發射基地;之后使用攝像設備拍攝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流程,使用相機拍攝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細節圖片;最后使用720云平臺軟件制作全景產品。在指揮室,公眾可以參觀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了解工作流程;在飛機停機坪公眾可以通過飛機內外共計12個標簽點逐一參觀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飛機(新舟60),這其中包括航拍視頻、機載設備細節圖文介紹、飛機作業原理圖等內容;在火箭及高炮發射基地,公眾可以近距離參觀作業設備(全自動人影火箭發射架、人影防雹高炮等),并且可以通過作者現場拍攝的視頻,恍如在現場全程參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流程。
通過全景產品帶領公眾直觀認識、了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方式及科學原理。
3.3 打造線上科技館
5月21日—27日,以“科技強國 氣象萬千”為主題的首屆氣象科技活動周期間,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氣象科技成果展。在氣象科技成果展中,一系列氣象科技“重器”悉數亮相。受到地理距離限制,無法同時滿足全國各地的氣象科技愛好者前去參觀。氣象部門此時通過提前制作全景產品,從而實現線上線下同期對外開放展示氣象科技成果。
在氣象科技成果展全景產品中,除包含一系列標簽點全景照片、文字介紹、細節圖片、互動展項視頻等、主題宣傳片等內容外,還首次創新使用VR體驗功能(用戶需要使用VR體驗設備),用戶可通過點擊產品中氣象科普互動體驗展區的互動熱點,即可進入VR互動視頻。VR互動視頻嵌入全景產品,極大豐富了產品體驗形式、完善了產品使用功能。
氣象部門在全景產品的拍攝、制作、編輯水平得到了長足進步,能夠自主完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功能完善的,面相對象廣泛的全景產品制作。
4 總結與展望
文章主要通過梳理全景產品開發、制作氣象宣傳產品的過程,分析總結全景產品在氣象宣傳工作中發揮的良好效果,從理論與實踐上證明了三維虛擬實景開發采用全景產品技術和720云軟件聯合使用能夠實現圖像更加真實、互動性體驗性更強的虛擬效果展示功能,為氣象宣傳工作在創新工作方式的同時,提供了更為簡潔便于實現的方法參考。
全景產品在氣象宣傳工作中的運用算是首次,產品在開發制作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技術難點。由于缺乏成功案例的經驗參考,全景產品在內容策劃、標簽點設置、熱點位置設計、用戶行為習慣引導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引導用戶參觀瀏覽的過程中缺乏重點、一些熱點位置設計不夠明顯、缺乏全景地圖的設置等,在以后的全景產品制作過程中逐一完善相關不足。
隨著對全景產品技術研究的深入,全景產品將逐漸應用于氣象部門形象宣傳,帶領公眾現場體驗天氣預報制作過程、氣象會商等工作流程,揭開氣象預報的神秘面紗。
參考文獻
[1]楊寶民,朱一寧.分布式虛擬現實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50.
[2]黃心淵.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1-50.
[3]馬明,梅帆.全景攝像在虛擬現實系統中的應用[J].計算機系統應用,1999(4):138-141.
[4]喻璽.3D全景旅游技術在我國的現狀評述[J].電子世界,2015(15):173-176.
[5]周輝,程陳,等.基于HTML5的全景圖展示[J].微型機與應用,2012,31(20):77-79.
[6]潘晨.基于三維全景漫游技術的網絡展覽系統建設[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2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