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林
摘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質疑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積極思考的體現,更是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萌芽。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鼓勵學生的大膽質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本文重點就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生;質疑能力;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是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敢于質疑、敢于提問,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逐步有目的、有方向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培養學生多思多問、善思善問的好習慣。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多問幾個“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對小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誘發學生質疑
質疑是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的前提條件,一旦學生對事情產生疑問,就會主動投入和進行探索,這樣學生才能有所發現和創造。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主動參與的意識,往往被束縛在數學教材及教師對知識的講解當中,影響學生的個性發揮和積極創造。對此,教師要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大膽質疑問難,引導學生逐步改變機械性接受知識的情況,變被動為主動探索,促進學生質疑能力提升,并為學生創造力和自身潛能發揮創造有利條件。
如在教學“3的倍數的特征”時,筆者利用游戲開場,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同學們,今天我們先做一個答題游戲,你們隨便寫出一個數,我就能立即知道它是不是3的倍數,如果不能,我知道余幾。”學生都爭著上黑板寫任意數,我判斷“能”與“不能”,有的學生有意為難老師竟然寫出一長串的數字,我卻能馬上給出答案,通過反復檢查,老師總是正確的。這時,學生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這些數有什么特征?老師為什么這么快就能算出來呢?”學生急于知道教師快速判斷的絕招,于是,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疑問在教師的引領下進入了新知的探求過程。
二、留足質疑時間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離不開數學思考的過程,現在,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一提問數學問題就要求學生回答,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學生的學習卻缺乏了數學思考。教學中,教師要巧用課堂等待,為學生留足質疑的時間,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開展深入的數學思考。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得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筆者給每一小組的學生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圓片、學生尺、棉線等學習材料,然后讓學生利用這一些學習材料進行探究性學習。在給學生呈現這一些學習材料以后,筆者并沒有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方法和步驟,而是先讓他們進行一分鐘的獨立思考,學生想了一會兒后,紛紛質疑:“應該用什么工具來測量這一些圓片的周長呢?”“測量出這一些圓片的周長以后又應該如何去尋找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這樣,學生的數學學習就有了思考的空間,教師就能夠有效地引導他們對圓的周長公式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探究。
三、找準質疑落點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載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挖掘出適合學生進行質疑的有效落點。
1.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把握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題往往是對一堂課主要內容的提煉與概括,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針對課題進行質疑,以此把握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在給學生出示這一課題以后提問:“看了這一節課的課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學生紛紛紛提問:“圓錐的體積應該怎么求?”“圓錐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圓錐的體積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些問題都是很有質量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數學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2.引導學生在知識易混處質疑,突出數學學習的重點
數學知識之間是存在密切聯系的,而小學生的思維卻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一些數學知識往往容易混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知識易混處進行質疑,以此突出數學學習的重點。如,教學“互質數”一課時,學生很容易把“互質數”與“質數”混淆起來,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質疑:“質數和互質數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區別在哪里?”此時,再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明確質數是指一個數,是從一個數約數的個數來定義的,而互質數研究的是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是基于兩個數的公約數來研究的。這樣,學生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對于這兩個概念就能夠深入理解,從而有效地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四、利用總結延伸
在數學課堂教學結束前,為了有效地彌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遺漏之處,同時激發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探討,教師應當合理利用總結延伸來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提升,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質疑問難。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時,引導學生圍繞課題對課堂中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以及自身存在疑惑的知識進行質疑問難,讓學生通過質疑來有效地解決自己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疑惑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聯系以前學習的相關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問難,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筆者在進行《分數的基本性質》相關知識教學時,預留了一些時間給學生進行質疑問難,一些學生對“為什么分數的分母不能為零”提出了質疑,一些學生對“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不為零的數時分數值不變”提出了質疑,通過課堂總結延伸能夠加深對數學概念和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提升。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見疑求異,要敢于疑課本之說,疑教師之解,疑權威之言,在提問中探幽索微,尋求真理,掌握知識,并在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1]梁佳.小學數學質疑能力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的內容[J].時代教育,2014(2):167-167.
[2]游佳麗.探討培養小學數學質疑能力的途徑[J].好家長,2016(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