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月月
摘要:理論聯系實際在馬克思主義當中是最主要的原則之一,對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當我們面對中職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時候,需要對外部教學環境以及自身教學特點進行簡單了解,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達到高效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探討
在所有的中職教學當中,機械制圖需要比較嚴謹的手法進行制作,圖形的形式需要根據機械尺寸大小以及工作結構進行判定,這是一門相對比較強的理論性學科。在很多環節當中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在教師學習過程中,應該注重到理論教學的實際運用,用考試的成績來衡量這門功課的具體情況,這會讓更多的學生產生一種厭倦的心理,沒有任何辦法達到制圖的效果。學生會因此在學習上只能學,不能實踐,這就是所謂的紙上談兵。有很多內容只強調了實踐的過程,沒有認證學習掌握制圖的方法,更沒有了解整個操作環節,而是忽略了機械制圖的重要環節,對制圖的方法掌握較少,制圖思想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嚴謹的制度思維。這些種種問題都會產生理實一體化不能夠完全實現,會導致實踐部分和理論部分出現脫節,這些均不是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的初衷和目的。為了能夠快速實現理論和實踐最終的結合,我們需要做到把理論和實踐內容相互結合在一起,最后達到不忘記理論知識的講解目的,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其中實質性內容,同時需要重視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環節中的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理論部分的深層次講授
在機械制圖教學課堂中,當教師將教學項目展開教學之后,要及時通過演示操作和相關內容的梳理,做好課堂的總結,然后再引出這節課堂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制圖概念和理論。當學生掌握好了這個環節的知識之后,再從概念和制圖原理的本身出發,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論證,讓學生看懂這部分理論知識對于實踐有什么指導作用,這門理論知識在整個機械制圖的知識體系中的作用。這種理論知識的講解方法,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知識,又能系統全面的讓學生看到整個機械制圖知識構架。當然,這還需要教師能夠有較高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跟得上教學的步伐。實踐中,有的中職教師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不深不透,按照教材上的內容和制作的PPT,機械式的進行講解。機械制圖的理論部分看似不難,實際上是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簡而言之,機械制圖教學課堂的理論部分教學應當遵循著課前引領提出問題,課中討論分析問題,回顧知識架構再解決問題,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表及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能跳過住何一個環節,才是符合中職學生對機械制圖這門學科認知規律的,才能有助于學生順利消化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理論部分知識。
2重視示范性實驗中的互動
在中職機械制圖的實踐中,我們更應該注重的環節,環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典范。很多種植機械制圖的軟件比較多一些,平面設計軟件一般主要采用CAD,這類軟件需要多加練習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應用。因此,很多教師和學生對課堂中的示范性實驗產生了很大的誤解,這些誤解會導致學生學習方向產生錯誤。他們認為示范性試驗相對簡單,是需要按照課本步驟進行學習,應該按部完成,基本上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在整個實踐工作當中,有很多中職教師都有自己的固定操作,很少去觀察學生的操作步驟,這樣一來也忽視了學生能夠在自己規范下掌握工作要領,單純的認為只要學生按照書上做了,實驗就能成功,如果實驗沒有得到成功,應該根據課本的內容多做幾次;也可以從新演示一遍,學生的操作比較急于求成。在整個實踐過程中,這種照本宣科式的示范性實驗,很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即便能掌握也是囫圇吞棗式的,大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會做太多的思考,時間久了,很多學生都會對機械制圖產生錯誤的看法,甚至對機械制度失去了原有的興趣。筆者認為,需要加強示范性實驗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快速提高實踐環節教學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是教學民主的體現,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最主要途徑之一。很多教師內容缺乏互動,會讓課堂變得越來越枯燥,越來越無趣,讓教師失去了教學激情,學生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保證在教師示范環節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提出問題,讓更多的學生對此感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一邊示范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問題,也要鼓勵和提倡學生在示范中向老師發問,只要是圍繞整個機械制圖的教學實驗的問題,都是允許的。在不斷的思考過程中,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并能把這些為什么的問題一一找到答案,只有解開了“心結”學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這門學科的精髓。因此,中職教師在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中,還需要做好大量的課前工作,隨時準備好應對學生的各種提問。中職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精髓在于讓理論教學和實踐部分相互交融,互為一體。這需要廣大中職教師在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要注重充實自己的實踐能力,積極參加實踐培訓。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相互融合的學習習慣,理論之后及時實踐,實踐的同時要多多反思,才能達到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最佳境界。
參考文獻:
[1]馬海健.機械制圖課程教玫探究[J].教書育人(學術理論),2011(02).
[2]張小強.對于職中《機械制圖》教學的幾點認識[J].現代企業教育,2006(07).
[3]張金鳳,袁壽其,曹武陵.機械端面密封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流體機械,20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