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傳勇
開學伊始,筆者有幸在網上觀摩了“江蘇省中小學體育名師課堂”活動,在這次活動中,筆者特別關注了兩節水平四的球類教學課,一節是伍書春老師的《足球:直傳斜插二過一》,一節是宋衛華老師的《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這兩節課的教學給筆者的觸動較大,讓筆者對水平四球類技、戰術教學又有了新的理解,但同時就一些教學方法的運用和細節的處理,筆者認為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在此,筆者結合自己日常的球類教學實踐,談談對球類技戰術教學的認識。
一、創設實戰情景,在實戰情景中教授球類技術
要讓學生明白課堂學到的技術在比賽中什么情況下用,怎么用。在《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一課中的兩人一組的練習環節,執教教師利用一人通過直臂伸手調整手臂高度的辦法,來解決“降重心、換手運球與蹬跨結合”的教學難點,想法較好,但學生從根本上沒有理解為什么要“降低重心”,為什么要“蹬跨結合”。降低重心是為了便于重心轉換、前移,蹬跨結合是為了便于加速超越防守隊員,如果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創設體前變向運球突破的實戰情景,讓學生明白技術動作的實戰效果,有利于學生對動作技術的理解,進而就會提高技術學習的效果。
二、在技、戰術教學中,滲透比賽規則
在技、戰術教學中,特別是糾錯環節中,可將比賽規則滲透其中。在觀摩《足球:直傳斜插二過一》一課中,執教教師反復強調傳跑的時機,可是不管他怎么強調,學生卻都像沒有聽到一樣,依然是“我行我素”。如果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把越位的規則告訴學生,傳球晚了或跑動早了,隊友或自己就會越位,學生就會在練習中為了不越位而有意識地選擇傳跑的時機,教學效果就可能會有大不同。筆者曾經在籃球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教學中,將走步違例規則運用到技術糾錯環節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建議在球類技、戰術的教學中,可根據技術的需要,利用比賽規則來糾正學生的技、戰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