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堅
摘 要:體育正作為教育的必備鏈珠串起了教育事業的軌跡,而為增進體育教學落實的有效性,以實現不斷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戰略舉措,“陽光體育”的教學理念已經迅速普及了全國各校的教學中,并逐漸深化著教育思想。本文意在闡述在當前教育形勢下推進體育教育的改革措施,分析總結改革路途中的影響因素,探索優化體育教育改革的有效捷徑。
關鍵詞:陽光體育 初中體育教育 改革 探索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006-02
隨著社會發展,教育事業的質量要求日益高升,而為了從根本上實現增強國民體質的目的,我國推進了從教育階段抓起的陽光體育理念,即加強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成長中學生的今后發展奠定優質的體質基礎,這種陽光體育的教育理念一經提出,便如火如荼的在教育界進行了重大改革,且腳步不斷加快,但在新型教育理念初步實施改革的腳步中,必定需要在實踐中總結出經驗,從而探索出更有效的改革措施。
1 陽光體育理念在初中體育教育的現行狀態
早在2007年,我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就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了全面實施推進。即,在我國各院校尤其是初中院校落地,深入開展全國億萬學生的陽光體育理念運動。這里陽光體育的理念具體實施和措施體現在: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夠進行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以廣泛全面的增強學生體質,改善全民身體素質。所以,當前“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核心理念在第一步,已經深入全國各大院校的教育思想中,且在初中中考時,將體育分值列入中考項目內,這些教育模式的改變,就是陽光體育理念深入教育的影響力驗證。但僅僅是第一步的理念植入還是遠遠不夠的,具體到將理念落地,收獲更具物理性的成果卻并非一蹴而成,需要理性、客觀的分析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才能讓“陽光體育理念”真正的在“教”中“育”起來。
2 陽光體育理念在初中體育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2.1 理念雖然植入 但意識不夠強烈
當前中學生的陽光體育教育雖有落實,但未達到全面徹底的改新換貌,仍有相當一部分院校因學生文化課程的安排致使陽光體育教育更傾向于形式。例如未能全面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教育,其次關于體育教學的氛圍也不夠濃厚,基于這兩點先行因素,導致中學生本身對于陽光體育教育的理念僅僅停留在表面了解,但并不深入理解的狀態,也就會造成不能健康的進行以興趣引導教學,這種相輔相承的“教、學”關系未能得到良好的平衡。
2.2 初中體育教育缺乏系統性
對于初中體育教育,因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原有的傳統理念,追求成績提升,分數說話的目的將體育教育略顯尷尬。陽光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初中學生體質,繼而作用于未來的民眾本身,民強則國強的“修身基礎”,然而當這一理念植入到初中校園后,與傳統理念的相適應,落實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即不少院校圍繞著體育考試得分項目而展開體育教育,如何提高成績,晉升名次成了體育教育的目的,而忽略了陽光體育理念下的體育教育,僅僅停留在淺顯和機械性的進行教育,忽略了初中體育的體育素質、行為修養的培養,缺乏系統性的身、心機能的體育教學機制。
2.3 初中體育的教學模式不夠豐富
隨著科技時代的不斷飛越,初中體育的教學模式需要自我思考,當前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向前邁進,而是停留在原始的模式原地打轉。例如:目前更多還是:走出課堂適當運動,甚至是關起門來傳授理念,也可能是自由愛好器械運動等,這些教學方式在當今時代來看有點固步自封了,由于教學模式的不夠創新,導致教學結果也不會有顯著成就,停留在片面教學的現象還是沒有得到改善。
2.4 初中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不夠雄厚
目前我國當下存在的初中學生,存在一定比例是由隔輩老人撫養長大,或者雖然在父母身邊,但由于時間精力無法投入到現代教學的理念深挖中。所以,很多學生對于體育的概念還停留在鍛煉身體、走路跑步的階段。而初中學校早期的體育教學缺乏評價機制的現象,以及學生的體制通過體育課程沒有得到立竿見影的實效,致使很多學校、甚至是家長不夠重視體育課程,因此,體育教學逐漸萎靡,有一些學校尤其是我國偏遠地區,體育老師甚至是身兼數職,體育教學停留在了走過場,因此,體育教育嚴重缺乏雄厚的、經驗豐富的、方法多樣的師資力量。
3 改善陽光體育教育中初中體育教育的具體方法
3.1 改制中考制度 倒逼陽光體育細節落定
陽光體育理念下的體育教育之所以在推進過程中阻礙重重,歸根究底是缺乏科學的、權威性的結果驗收。而在初中生的體育教育成果驗收中,中考則是最具權威的終極驗收環節。但是,驗收哪些?怎么驗收?是值得考究的問題。當前,我們將體育列為中考升學的一項必經環節,這種制度較先前,讓初中學校、家長乃至學生本人對于體育的重視都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制度的實踐時長和經驗,細節漏洞也隨之而來,如臨陣磨槍的現象就是最大問題。所以,如果將學生平時的體育表現和成績也納入中考是一項系統的、重大的中考機制改革,是取之理念深入的、一個需要細節落定的第二代步伐。
3.2 重視陽光體育理念下的課程合理設置
體育不僅僅是直接作用身體體質,而是科學的通過強化心理意識和素質,再增強到身體體質,即全方面的提升。在陽光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重塑初中體育教育,將體育文化教學課外體育教學兩相結合,既能掌握鍛煉身體的技能,又能傳承強化體質的精神才是根本。所以讓學生走出教室,最大限度地充分認識和感受到體育教學帶來的樂趣和提升。這就要求要促進體育課程的合理設置,全國各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發現學生的興趣,可以分組實現因材施教的制定出適合本校學生的課程。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興趣,又能夠結合本校的優勢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出陽光體育理念下的體育教育成果。
3.3 開展形式多樣 寓教于樂的體育運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課要走出傳統的長跑、短跑等項目的封地,可以創造條件增設休閑競技類的項目,比如輪滑、街舞、甚至是具備安全指數的攀巖等,再加以傳統項目:羽毛球、健美操、球類運動等,周期性的進行比賽,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設立興趣社團,而對于一些身體特殊條件限制不能夠強度運動的中學生來說,開展一些棋牌益智及慢走也是不錯的體育項目。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豐富多樣的體育課程,讓學生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寓教于樂的完成教學是最好的課教狀態。
3.4 重視體育師資力量的增加
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甚至可以外聘出眾的與現代發展接軌的體育教學力量,引導學生這個大主體進行有效果的體育課程教學。只有師資力量的合理、優質,才能夠積極的依據教學標準合理優化課程,進行教學。同時對于教學成果的驗收,不只要加入中考,甚至將體育老師的教學成果進行績效化,如,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項終身受益的集興趣與技能結合的體育項目,并且要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讓每一個初中生都能夠求質保量的通過體育達標的檢測。
4 結語
初中體育教育要在陽光體育理念下鏗鏘前行的方向明確,同時通過改善初中體育教學的方法和機制,也同樣深促陽光體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兩者相輔相承,并在此基礎上,全國各中校要改善體育課程的實施、評定、驗收的物理化方式,來加強和提高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和教學效果。使得陽光體育理念在全國中校被正確定的灌溉人文教育、體質教育的雙重結合。開啟小至個體、大至國家都能終身受益的陽光體育氛圍下的體育鍛煉之路。
參考文獻
[1] 盧春玲.談初中陽光體育教學的發展與完善[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5(3):117.
[2]鄭毅.初中體育教學中“陽光運動”理念的滲透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3):190.
[3] 姬成.素質教育奏新曲陽光體育潤心田[J].文理導航(上旬),2011(7):21.
[4]黃曉冬.讓我們的心靈在陽光下成長——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體育課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