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法、錄像觀察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對2008年技巧世界錦標賽、2010年技巧世界錦標賽的女子三人聯合套路動作編排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并訪問了有關專家。對女子三人聯合套路動作的編排做了簡單分析,也為后期發展趨勢提供了有效理論。
關鍵詞:女三 聯合套路 動作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253-02
技巧運動是一項結合了舞蹈、形體和音樂,表現人類力量和柔韌,且利用空間等相關能力,具有很強觀賞價值的競技體育項目,是各類藝術相融的結合體。“難”與“美”是該項目本身最顯著的特點,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觀賞性。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關于技巧女子三人聯合套路動作的研究。
1.2 方法
文獻法、錄像觀察法、專家訪談法、統計法。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技巧女子三人聯合套路配合動作
技巧比賽動作套路的結構分為三類,它們是平衡動作套路、動力性動作套路和聯合動作套路。
2.1.1 平衡動作的分析
平衡套路的特點是表現出力量、平衡、柔韌和靈巧性。女子集體項目的羅漢造型有以下兩類:
(1)普通的靜態式羅漢造型,一個靜態造型需要維持3s。
(2)每組羅漢靜態造型中需要含有2~3個3s的造型。
女子集體項目靜態羅漢架按難度值可以分為下列六類形式:
(1)兩個下面人。
(2)一個下面人,兩個上面人。
(3)一個下面人在不同的位置。
(4)中間人位于下面人的肩膀上。
(5)中間人位于下面人的腳上。
(6)中間人位于下面人的手上或下面人在手上。
①“中、下”面人靜態羅漢的造型。
根據對世界技巧錦標賽技巧女子三人聯合套路前五名的比較、分析,其都是選用了“下”面人托“中”間人仰平衡羅漢架。此類架子的優點在于重心點低、具備多個支撐點,同時在做動作的時候中、下面人與上面人一起動作變換,爭取最大的過渡值和難度分值。對于這樣的動作設計其特點就是變化多端、觀感好、藝術性強、平穩性高、難度分值大,因此這類動作已成為歐洲國家共有的“規定動作”。
②“上”面人平衡動作類型。
在動作配合過程中,“上”面人的平衡動作在“中、下”面人的羅漢架子上完成,是由靜止動作的相互轉換,最后用一個3s的靜止固定動作為結束。如果“上”面人倒立難度大,則羅漢架子的整體難度也更大。但是由于“下”托“中”仰平衡羅漢架本身難度值就大,在完成時較有一定難度,因此大多數“上”面人選擇完成雙臂倒立,它們是背水平、肘水平以及雙臂肩環倒立,此類倒立都以雙臂為主,能更好地控制平衡。
從技巧世界錦標賽的技巧女子三人聯合套路“上”面人平衡動作統計,研究可以看出,基本上大部分隊伍的上面人都是選用完成雙臂倒立系列,最多的就是雙臂直倒立、雙臂肩環倒立、雙臂背水平倒立。其中多數國家因為在選用了“下”面人托“中”間人仰平衡羅漢架,這類架子本就具有很大的難度,對于上面人的倒立要求就降低了,雙臂倒立的最大優點就是穩定性高、難度小、完成既輕松又美觀。
2.1.2 動力性動作分析
動力性動作是指騰空動作與運動員之間快速的接觸和協助或接住動作。動力性動作其分為4類。
(1)同伴之間的接住動作,從同伴間騰空動作。
(2)從地面到同伴的接住動作,從地面騰空到同伴的動作。
(3)動力性動作,從地面經同伴并快速拋起騰空最后落到地面的動作。
(4)下法,從同伴之間順勢短暫接觸拋起到地面的動作。
動力性中動作間連續拋接一定是快速連續地去完成,在完成動作的時候從一個動作到另一個動作的連接時必須要沒有停頓或沒有附加準備。
①“中、下”面人拋接方法。
動力性的拋接方法有雙人半蹲拋、雙人轎拋、雙人托拋、雙人甩拋。
在《2009—2012年國際技巧比賽規則》中聯合套路編排的難度值為230,同時要求雙人項目、集體項目的平衡動作的難度均不可超過一倍動力性動作的難度值,反之,動力性動作的難度也不能超過一倍平衡動作的難度。因此從表1、表2可看出在各隊均使用了甩拋、雙拋,能夠最大限制的運用。在聯合套路的編排中,規定時間只允許2小時30分鐘,如果在靜力性上平衡動作選用的難度過大,既會使時間不夠用,也會導致與動力性的難度值失衡,有些吃力不討好,而選用以上三種雙拋不論做什么動作都能達到相應的難度價值。
從歷屆的世界技巧錦標賽對中、下面人的拋接方法展開分析可以看出,相對來說轎拋和雙拋法較為廣用,因為轎拋、雙拋的出手點相對比較高,可以完成空翻站轎、下法或者是接仰、接腹;而甩拋的出手點相對較低,不太好完成下法動作,只能夠完成接仰或接腹等動作,并且在完成此動作時也要根據上面人的體型大小,還有力量以及配合能力,甩拋也屬于花式拋法,完成的動作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在動力性動作分析中提到快速連續動作的完成,在完成動作的時候必須要沒有停頓或沒有附加準備的從一個動作到另一個動作的連接。因為在完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快速動作時會有連接加分,并且能夠使動作具有流暢感,從而體現動作更具藝術感;但在完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快速動作時,如果出現了停頓裁判就會給予扣分,嚴重則不計算難度值。
②“上”面人空翻動作類型。
歷屆世界技巧女子三人聯合套路技巧女子三人聯合套路比賽,各隊“上”面人使用的空翻動作類型見表1、表2。在不同的方向上縱軸多數以團身、屈體、直體為主,橫軸翻轉有360度、720度、1080度以及1440度。但表2中“上”面人的空翻動作幾乎是選用縱軸的空翻動作,如團身、直體、屈體,又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了兩周、三周等多周空翻;在“上”面人的縱軸空翻動作上也僅有俄羅斯隊出現了三周半,相對實力有著天壤之別。
從上述結果看出各隊伍的上面人在選用空翻類型的時候多偏向于縱軸的發展,應該多向橫軸上發展難度。
3 結語
對于靜力性“中、下”面人的靜態羅漢造型,大部分選擇了“下”面人托“中”間人仰平衡羅漢架的形式,這類動作設計特點是花樣種類多、美觀、完成輕松、藝術性強、穩定性高、難度分值大?!吧稀泵嫒舜蟛糠诌x擇雙臂直倒立、雙臂肩環倒立、雙臂背水平倒立。這種倒立的最大優點是穩定性好,難度小,結果好。在動態和跟隨的人群中,大部分將會被留下成對,雙擲和雙車,以下的大部分方法和以下的腹部運動將會完成。在“上”面上,身體的縱軸,屈肌和身體是主體。
對于靜力性上“中、下”面人方面必須要提高個人能力,針對重心低、多支撐點動作類的羅漢造型要多發展,能夠更加賦有多樣性和藝術感。對于動力性難度動作方向,需要多以高難拋接動作接多次連拋小巧動作或雙拋單接、單拋雙接的動作為主流。
參考文獻
[1] 馮凱.技巧女子三人難度與藝術探討通過對技巧運動發展的論述[J].安徽體育科技,2002(2):41-45.
[2] 郭權,虞重干,柴全義.中、美、俄、德、澳5國優勢項目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8):11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