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芳
摘 要:中國武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深遠的影響,所以可以在我國物質文化寶庫中屹立數千年,其中不可小覷太極文化的作用。太極推手是傳統項目之一,在現代社會鮮為人知,同時也具有民族傳統體育課程中的民族色彩,但僅僅作為輔助形式開展,單單進行太極套路招式教學有局限性,不利于全面接受傳統文化。尤其是在高校,大幅度推廣推手,不僅有提高學生體質水平的作用,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民族精神,了解武術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教學可以對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過研究認為,高校有優勢開展課程,還可以對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起促進作用。
關鍵詞:太極推手 課程開展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181-03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 研究的背景
終身體育的習慣在學生時期就應積極培養,各個學校中的教學不可或缺,健康的身體是學生服務社會的條件,是構成校園體育必不可少的。因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高校增大了對民族傳統課程的重視程度。但目前只有少數高校開展了太極推手課程,由于太極推手開展通常是太極的輔助教學形式,開展范圍不廣造成了推廣的不普遍導致多數學生不能認可,單獨開展較少。高校體育生已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武術基礎,發展傳統文化較容易接收,所以為高校全面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石。
1.2 研究的目的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究太極推手這門課程在高校開設的可行性。推動太極推手的普及,為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不竭動力。學生在校內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很好的傳承傳統文化。開設太極推手課程,為傳統文化發展提供后盾。
1.3 研究的意義
傳統體育項目不計其數,太極拳是組成傳統項目中的小部分。太極推手課程的開設,學生對傳統文化更了解。通過太極推手課程的設立,可以有效的傳承文化,學生有基本的自衛能力。
2 研究現狀綜述
太極推手也稱“打手”、“揉手”,是運用“掤、捋、擠、按、采、洌、肘、靠”八法通過兩人手臂相搭,相互纏繞,保持手臂粘連不脫,運用太極拳的技法、勁力、彼此制約,掌握平衡、剛柔相濟,致使對方動搖失去重心或倒地的對抗性效果,是集健身、技擊、娛樂為一體的頗具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傳統體育項目,太極推手也可以單人練習[1]。
我國傳統文化數量繁多,武術傳承數千年而不枯萎有其一定的優勢。太極拳在武術中有顯著的位置,太極推手通常是太極的輔助教學形式,太極推手因其適合國情,對場地要求不高且有較強的趣味性,符合體育教學內容[2]。因此太極推手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學生更全面、系統地認識到傳統體育,也能為在社會中普及提供條件。但不能因課程的設立而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對太極推手的定位更合理,應選用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專業教師,為傳統體育項目的良好發展做出真正貢獻[4]。
3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3.1 研究的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學生,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大二、三年級15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
3.2 研究的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以及在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圖書館查閱,觀看十幾部的相關文獻都是有關太極文化、太極推手等方面的著作,研究了一些關于太極推手方面的最近的資料,通過對前人作品的研究,豐富了自己對太極推手方面的了解,對本文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提供了理論的參考。
3.2.2 問卷調查法
在制作問卷之前通過查閱有關資料設計合適文本的調查問卷,在發放前查閱資料以及詢問了相關的專家,同時也查閱了相關資料設計了問卷和進行有效檢驗。
3.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高校太極推手開展的現狀,對山西大學專家和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武術專業教師進行訪問,收取反饋信息并聽取建議,請相關專家提出了對問卷設計的要求。
3.2.4 數理統計法
把所掌握到的有關太極推手數據按照種類所區分,并對數據進行有效的統計分析。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太極推手作為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必要性分析
4.1.1 商院體育系開展太極推手必要性的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后結果顯示,太極推手作為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被調查學生非常必要的有95人,占總數79.1%,有必要的20人,占總數的8.5%,不了解的5人,占總人數的4.1%,不太必要及沒必要的總共占8.3%。筆者在問卷調查中對太極推手具有健身功能、娛樂功能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是太極拳在實戰中的運用。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了是否可以達到學習和鍛煉的效果,同時也決定著整節課程的教學成功。79%以上的學生覺得這種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運動項目很有必要在高校里傳播,并且有興趣愿意嘗試太極推手練習。
4.1.2 體育系學生了解太極推手的程度調查
通過調查后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120名學生對太極推手了解程度,2名學生選擇了比較了解,占總數的1.7%;選擇了解的有3名,占總數的2.5%;選擇不了解的有85名,占總數的70.8%;選擇沒聽說過的有30名學生,占總數的25%。說明太極推手沒有被真正認識。非常了解的多數為武術專項學生,少數學生是在相關資料書籍中了解到的,僅有極個別學生主動向武術教師求學。
4.1.3 太極推手對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影響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后結果顯示,商院體育系學生對太極推手作為教學內容,有58.3%的學生感興趣,25%的學生選擇一般,2.5%的學生選擇較小,14.2%的學生選擇沒有興趣,沒有選擇太極推手對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沒有影響。
4.1.4 學習太極拳之后對太極推手課程的期望值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后結果顯示,95名學生選擇期望值很大,占總數的79.1%;15名學生選擇期望值一般,占總數的12.5%;10名學生選擇無所謂,占總數的8.4%;通過與選擇一般、無所謂學生的交流,發現有很多學生對太極推手很陌生,不愿意參與太極推手,這不單說明了解不夠深入,也充分表明普及程度不夠。
4.1.5 太極推手豐富課外體育活動的程度的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后結果顯示,90名學生選擇很大,占總數的75%;30名學生選擇了一般,占總數的25%。結果表明,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開展了武術課程后學生很有意愿繼續學習太極推手課程,學生也通過武術課程了解了很多知識。
4.2 開設太極推手為民族傳統課程的可行性
通過調查后發現,太極推手只需要在一塊平整的場地中就可以進行,對場地的要求不高,一節課大約有25人左右,喜歡武術的學生也相對應的有所增加,學生參與太極推手的意愿也愈發的增加。加入先進的教學方式,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與協作也是有利于課堂環境的重要保障。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1)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學生對太極推手的了解程度很低,對傳統項目認識不足,不利于傳統項目的持續發展。
(2)具有對抗、健身、娛樂、技擊于一身的體育項目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學生非常感興趣,愿意嘗試學習。
(3)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增加太極推手作為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4)太極推手作為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5.2 建議
5.2.1 太極推手課程應有簡易的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