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杰
摘 要:伴隨著體育人口和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馬拉松賽事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參與馬拉松賽事的選手越來越多。選手因各種原因無法參賽的現(xiàn)象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轉讓和倒賣名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馬拉松賽允許退賽已是不可避免的,退賽雖然會加大主辦方的工作量,帶來一定的資源浪費,但卻有利于規(guī)范賽事的報名,提高賽事的吸引力,保障了獲得再分配名額選手的權益。
關鍵詞:馬拉松賽 退賽 背景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185-03
Abstra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population and sports industry, the marathon has also come a long way, with more and more runn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marathon.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s contestants can't phenomenon also gradually revealed, transfer and sell quota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the marathon allowed out of the race is inevitable, although withdrawal will increase the workload of the organizers, bring certain resource waste, but it is helpful to standardize registration for the event, improve the appeal,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quota for redistribution player.
Key Words: Marathon; Out of the race; Background; Influence
1 允許馬拉松退賽的背景
馬拉松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42.195公里。分為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及四分馬拉松三種。馬拉松賽的比賽場地是開放的,往往是從城市道路選取,多會經過一些名勝古跡和景點,對選手來說,既能參加比賽又能欣賞沿途的風景。馬拉松賽對選手還有很強的包容性,對參賽者的要求并不高,不像其他體育項目,只有實力同等的選手才能同場競技,業(yè)余愛好者幾乎不能與專業(yè)運動員較量,種種原因使馬拉松對大眾形成了獨特的吸引力。伴隨著體育人口和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馬拉松賽事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參與馬拉松賽事的選手越來越多。2015年,中國田徑協(xié)會對馬拉松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變革,取消了賽事的審批。同年,在取消賽事審批和全民跑步的大背景下,馬拉松賽飛速發(fā)展,注冊賽事數(shù)量由51場增加到134場,2016年達到328場,是2014年的6倍之多。《21世紀經濟報道》中提到,2017年7月13日九部委為了刺激體育消費,發(fā)文支持馬拉松,我國2016馬拉松人口已有260萬,并提出目標:到2017年底,馬拉松參賽人數(shù)超過500萬,帶動各類消費200億。
2 選手退賽的原因分析
馬拉松賽是同場競技人數(shù)最多的一項運動,賽前、賽中、賽后的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允許選手退賽的,也必將給舉辦方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和更加繁瑣工作,但是伴隨著馬拉松賽的發(fā)展,選手因各種原因無法參賽的現(xiàn)象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轉讓和倒賣名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馬拉松賽允許退賽已是不可避免的。通過這幾年對廣州馬拉松退賽選手的調查發(fā)現(xiàn),總結退賽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身體原因
身體和工作原因是參賽選手退賽的主要因素。馬拉松賽既要求參賽選手有堅強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同時又要有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是順利完成馬拉松賽的重要保障,因馬拉松賽時間長,運動量大,對選手的身體狀況要求較高,當參賽選手身體在賽前受傷或者出現(xiàn)不適,認為自己不能完賽或者堅持參加會給自身帶來潛在的危險時,就會考慮退賽。
2.2 臨時工作安排沖突
臨時的工作安排與賽事沖突也是參賽選手退賽的主要因素。馬拉松因參賽人數(shù)較多,為了安排好賽事工作,報名和比賽時間間隔較長,以廣州馬拉松為例,每年6月30日開始報名,9月18日截止,12月10日比賽,其時間跨度近5個多月,選手報名之后,單位因工作需要臨時進行工作調整,參賽選手的時間安排就有可能出現(xiàn)變動,就可能與比賽時間沖突,或者到外地出差無法趕回,即使能趕回也因成本較高,從而放棄比賽。
2.3 天氣原因
體育運動的一大魅力在于敢于挑戰(zhàn)、永不放棄、敢于拼搏,馬拉松運動更是將選手挑戰(zhàn)自我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42.195公里,不管在什么時候對選手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賽事舉辦方也會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安排賽事,盡管賽事主辦方極力的避免不良天氣,但有時還是避免不了,如高溫、大雨、霧霾等天氣,長時間、大運動量,再加上雪上加霜的天氣,這無疑給報名選手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一些選手就不得不考慮退賽。
2.4 路線設計
馬拉松全長42.195公里,賽道設計是馬拉松的一大特色,賽道沿線的名勝古跡、優(yōu)美風光,對選手來說無疑是具有不小的吸引力,馬拉松比賽期間是相對枯燥的,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無疑是對選手狀態(tài)的一種調節(jié),既能參加比賽,又能欣賞沿線的風景,這是馬拉松賽帶給選手的一種福利 ,舉辦方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當?shù)厝宋淖匀画h(huán)境,也將會對選手退賽有一定的影響。由于馬拉松賽賽道較長,賽道的選擇,也是讓舉辦方頭疼的一件事,如果賽道坡度過多,坡度過陡,這無疑會影響運動員的運動成績,但若一馬平川則有無法對高水平運動形成挑戰(zhàn),如何使賽道既有挑戰(zhàn),又不會過多影響運動成績,這是組委會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運動員參加馬拉松,是對自身的挑戰(zhàn),而這個挑戰(zhàn)是否成功,除了完成比賽,就是要從成績中反映,若道路難度過大,也會使選手望而卻步,放棄比賽資格。
除了以上幾點因素外,選手馬拉松退賽的原因有很多,如一些選手當初報名時只是抱住試試的心態(tài),卻被抽中,比賽時又不想去;因為工作或其他事情耽擱,忘記參加比賽等等,這些原因雖不多見卻也存在。
3 馬拉松賽的退賽方式實例
3.1 不退費,參賽名額延期至下一年,需再交費參賽(如:芝加哥馬拉松)
人性化的芝加哥馬拉松,不僅僅在報名抽簽上讓你倍感寬慰,還有它始終如一的報名延期政策:可以將參賽名額延期至下一年!舉例來說,如果你于2017年抽中芝加哥馬拉松,卻無法前往,而向大會提出名額延期至2018年。作為世界知名的馬拉松賽事,芝加哥此舉也是六大中絕無僅有的。今年芝加哥馬拉松中國參賽人數(shù)過千。這一舉措,無論是對本土選手還是海外選手,都可以說是一大幸事,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寶貴的參賽名額。當然,芝加哥馬拉松的延期并不是免費的午餐,申請選手除了無法退回今年的參賽費用(捐作慈善),還需要補交一份明年比賽的參賽費用,同時今年的名額將不再保留。好處自然也是顯而易見,那就是第二年的參賽名額一定可以獲得,無需再進行抽簽。
3.2 全額退費,不保留名額(如:上海馬拉松)
2017年上海馬拉松賽選手退賽之后一經申請不可撤銷,且不得再通過其他任何途徑獲取本次賽事名額,退出的名額將用于第三輪抽簽,而這也保障了退出選手的名額以更合理更規(guī)范的形式得以利用。賽事主辦方會將選手的報名費全部退還。進行再抽簽這其實相當于一次官方支持下的名額有序轉讓行為,同時避免了選手間自發(fā)轉讓的特定性,從而合理地規(guī)避了名額轉讓中的灰色部分,倒賣名額的行為也就隨之破滅。相比于一些賽事需要郵件申請退賽需要人工操作,容易產生延遲、遺漏以及工作量大而言,上馬的退費流程相對簡易可操作,需要填寫的信息也較少,先通過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搜集,再統(tǒng)一整理操作,而這樣的設置更有助于批量化退賽工作。
3.3 不同時間段退費比例不同(如:西安絲路國際馬拉松賽)
2017西安絲路國際馬拉松賽于10月28日鳴槍開跑。作為西安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其籌備情況廣受諸多田徑愛好者的關注。賽事組委會介紹,已獲得參賽名額的選手如因個人原因無法參加比賽可在官網(wǎng)辦理退出手續(xù),有選手退出時,由候補順序靠前的選手替補。9月30日(含)之前提交退出申請者退還80%報名費;10月15日(含)之前提交退出申請者退還50%報名費,報名費將于提交退出申請后一周內退回選手報名時支付的賬戶;10月16日之后不可退出。10月16日后未候補成功的選手,組委會將在一周內安排全額退款,相應款項退回選手報名時的實際扣款賬戶。
3.4 參賽名額延期至下一年,不需再交費參賽(如:衡水馬拉松)
需要的延期選手向主辦方郵件申請,同時主辦方將以參賽包是否領取對選手進行事實參賽行為考察,也就是說,即便提交退賽申請,你的號碼布參賽包依然可能會有,你依然可能領物并繼續(xù)參賽。相比芝加哥馬拉松收取兩次報名費,衡水馬拉松主辦方對于延期名額只收取一次報名費。這個需要后期進一步核實以及登記,可想而知,這個工作量以及流程的繁瑣程度著實不小。
3.5 不退費,參賽名額延期至下一年,需即時交下一年的參賽費,若第三年再退賽,將被禁賽(如:廈門馬拉松)
廈門馬拉松賽模仿了芝加哥馬拉松賽的名額保留方法,中簽之后無法參賽者將有且只有一次機會順延名額至下一年,當年名額不做保留,不退報名費,同時需繳納下一年馬拉松報名費;而和芝加哥馬拉松稍有不同的是,廈門馬拉松還對順延名額之后仍未參賽的選手設立了一條懲罰措施,那就是將無緣第三年的廈門馬拉松。也就是說如果連續(xù)放組委會兩次鴿子,那么將無法出現(xiàn)在接下來一年的廈門馬拉松選手名單中。
從芝加哥、上海、廈門、衡水等馬拉松賽事的退賽要求來看,選手退賽主要涉及了退賽時間、報名費、是否能再次獲得參賽資格幾個方面,選手退賽之后涉及賽事主辦方的主要有名額的分配、選手信息的調整、材料的浪費。部分馬拉松賽會根據(jù)選手提出退賽申請的時間收取一定比列的費用,部分賽事不會退還此次比賽的報名費,但會為選手提供第二年的參賽名額。正常情況下選手申請退賽的時間越早,賽事主辦方的付出的勞動和材料的消耗越少,退賽名額的再利用就越高,越晚主辦方工作量越大,材料消耗越多,退賽名額的再利用就越低,這就要求選手要提前安排好工作和事情,盡量克服困難參賽。但不管怎樣,馬拉松允許退賽,對渴望參賽的廣大選手來說是有利的,對規(guī)范報名方式也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4 允許退賽對馬拉松賽事的影響
4.1 加大工作量和資源浪費
每場馬拉松賽的參與人數(shù)都是相當龐大的,允許退賽參賽選手退賽,這無疑是對舉辦方的一大挑戰(zhàn),一方面是馬拉松賽事規(guī)模龐大,一旦開退賽先河意味著龐大的工作量,而不是像越野賽,一個客服微信基本上就可以解決選手名額轉讓退賽事宜,并且通過收取一定的手續(xù)費來彌補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選手報名后,若退賽時間較晚賽事主辦方可能已經為參賽選手進行了賽事安排及材料消耗,一些經費緊張的賽事方甚至早已將選手交納的報名費盡數(shù)用完,已無經費用于退還選手的報名費。退賽無疑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加大舉辦方的工作量。
4.2 有利于名額更加合理規(guī)范的利用
隨著馬拉松賽的發(fā)展和馬迷隊伍的壯大,馬拉松賽的參賽名額一票難求,允許選手退賽很好解決了以往因選手特殊原因無法參賽造成的名額浪費問題,同時又保持總體的參賽人數(shù)。選手退賽之后產生的名額空缺將用于第三輪的抽簽,使退出選手的名額以更加規(guī)范更加合理的形式得到利用,這就相當于一次官方支持下的名額有序轉讓行為,同時又避免了選手之間自發(fā)轉讓的特定性,進而合理的規(guī)范了名額轉讓中的灰色部分,倒賣名額的行為也可得到遏制。
4.3 保障參賽者的合法權益
使參賽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護,馬拉松選手都有權力享受舉辦方提供的各項福利,這些福利既包括本次比賽舉辦方提供的各項服務,也包括以后這個系列的比賽的參與權利,允許退賽,空缺名額會得到再次分配,得到再次分配名額的選手其參賽身份和真實身份是一致,其參賽成績能夠有效保留,參加下一屆比賽時此次比賽的成績對參賽者能否再次獲得參賽資格有重要的影響,私下轉讓和倒賣的名額參賽者的參賽身份和真實身份往往不一致,成績是歸轉讓前的選手所有的,成績?yōu)橄乱淮螀①悗淼囊嫣帲鎸嵉膮①愓邊s是無法享有的。
4.4 提高賽事的吸引力,打造賽事品牌
吸引選手,馬拉松允許退賽這無疑是馬拉松的一大亮點,從馬拉松的退賽方式來看,允許退賽的馬拉松多數(shù)會退還參賽者全部或部分費用,即使像芝加哥馬拉松賽不退費用但卻為選手保留了下一屆的參賽名額,這些對參賽者來說能保留下屆參賽名額是最好的,無法保留退還全部或者部分費用也降低了經濟損失,這對參賽選手來說無疑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主辦方如果能結合多方面因素,使退賽的方式更加規(guī)范合理,讓大部分選手認可接受,這將會對打造馬拉松賽是品牌,提高賽事吸引力,擴大賽事規(guī)模產生重要的影響。
馬拉松允許退賽雖然會加大舉辦方的工作量和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費,但是卻能夠使賽事更加規(guī)范合理,防止參賽名額的倒賣行為;允許退賽有利于保障名額再分配之后得到參賽名額的選手的合法權益,使選手能夠更好的享有賽事提供的各項服務;允許退賽有利于體改賽事吸引力,打造賽事品牌。允許選手退賽整體上對馬拉松賽事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對馬拉松賽的發(fā)展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1] 周慧.九部委發(fā)文支持馬拉松:2017參賽人次翻倍,帶動消費200億[N].21世紀經濟報道,2017(002).
[2] 呂廣霞,李文明.我國發(fā)展城市馬拉松的策略思考[J].科技信息,2011(16):394.
[3] 丁一.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市場化運作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6):19-21.
[4] 陳爾潔.中國馬拉松賽事對城市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
[5] 石紅陽.我國馬拉松賽事開展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3.
[6] 郭兵.試論鄭汴國際馬拉松賽的高成長性及其經濟社會價值[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14-116.
[7] 陳峰.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對現(xiàn)代城市建設的影響效應[J].體育與科學,2011(4):60-65.
[8] 阮偉.體育賽事與城市發(fā)展關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9] http://sports.qq.com/a/20171009/097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