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云
摘 要:5P”原理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團隊理論的內容,是指團隊合理利用每個成員各自擁有的知識、技能、信息與其他資源,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利用“5P”原理來指導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既是加強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也是完善高校教學運行模式的重要方式。“5P”原理在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團隊個人特點與團隊任務相結合,個人計劃與團隊規劃相融合,個人前景與團隊未來相融合,團隊定位與每個團隊成員相關。
關鍵詞:高等教育 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 教學團隊 5P原理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189-02
建設一流大學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發展趨勢,對一流大學判定的標準仍存在多種分歧,但不管采用何種標準,但至少有一個標準是得到社會公認的,那就是一流大學必須有一流的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團隊。教學團隊建設是高校教學基本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的教學團隊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二級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完全體現體育學的學科交叉性和研究內容不斷深化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新課程的不斷出現正是這種發展趨勢的直接體現。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決定性因素。
“5P”原理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理論,是指團隊合理利用每個成員各自擁有的知識、技能、信息與其他資源,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1]其構成要素為5P即個人(Person)、遠景(Perspective)、位置(Place)、專業(Profession) 、計劃(plan)。利用“5P”原理來指導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既是加強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也是完善高校教學運行模式的重要方式。
1 “5P”原理釋義
“5P”原理最早是日本SONY公司在公司員工管理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管理經驗,具體說來“5P”就是個人、遠景、位置、專業、計劃幾個詞語英文首字母的總稱。
個人是指對自身的了解,俗話說“知己知彼”是決勝前提,了解自己是決策的基礎,了解團隊成員每個人的個性特征、優缺點,并如何有效充分利用好他們的優勢,揚長避短最為關鍵。
遠景是指團隊行動應該讓單位成員能看到團隊努力的希望,讓團隊成員始終相信所有付出都是值得和有回報的,個人的努力價值能與團隊目標一樣得到實現,也應為成員在實現目標過程中不斷創造條件和空間,營造一個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位置是指團隊成員必須了解自己在團隊中的地位,樹立明確的角色意識,承擔應有的義務和責任,地位包括自己職務、職責、能力水平、技能專長。
專業是指人各有所長,完成一項任務需要不同專長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實現的專業性系統工程,能否發揮系統的最大功效關鍵是看能否整合好專業人員的特長,讓最合適的人干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計劃是指團隊和團隊成員必須為實現整體目標有針對性地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包括整體規劃和個人計劃[1]。
2 “5P”原理在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中的應用
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是體育專業教學中承擔基礎理論課的教師隊伍,團隊成員組成較為復雜,學歷層次整體較高,學緣結構多樣化,學術背景迥異,運用“5P”原理管理好這種類型的團隊就是要做到以下幾個完美結合,實現團隊管理最優化。
2.1 團隊個人特點與團隊任務相結合
高校教學團隊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和開創性的工作,直接影響高校專業教學水平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其建設成果也將成為高校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的整體實力從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該學校體育專業師資水平,因此成員的引進和鑒別直接影響團隊實力,要求各高校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個人的特點,全面考察其學術背景、學術經歷、學緣結構、科研水平、工作經歷和個人愛好。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課程多而且課程體系更新快,要求團隊成員能適應多門課程的教學,因此對團隊成員的專業理論基礎牢固程度和自我學習和創新能力有較高要求,團隊成員既要能在課程體系中發揮自己的特點又能兼顧整體任務,基本上能完成3-5門理論課程的授課任務。
再加上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特別強調團隊合作,教改和課題研究需要發揮集體優勢,所以對成員的團隊精神要求較高,成員之間的協作往往還伴隨著成員之間的妥協和部分利益的放棄,集中精力完成團隊任務并實現大的目標。要實現團隊任務,發揮好每個成員的特點,團隊帶頭人的個人權威和人格魅力起著關鍵作用,因此選好一個團隊領袖至關重要,這個領頭人一般是由高學歷高職稱有豐富科研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
2.2 個人計劃與團隊規劃相融合
計劃是團隊發展和個人行動的重要依據,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應該有經常性的短期活動計劃和遠景規劃,這是決定團隊成就和個人發展前景的前提條件。團隊遠景規劃應該和學科定位和專業發展保持一致,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的遠景規劃應體現科學性、系統性和前瞻性,根據團隊自身實際充分論證規劃的可行性,做到目標明確行動具體分工合理步驟明晰。團隊個人計劃應在團隊規劃的統攝下制訂,個人計劃包括教學科研計劃、學習進修計劃、職稱晉升計劃,計劃的階段性和銜接應與團隊目標相吻合,個人計劃應聽從團隊和帶頭人的安排,成為推動整體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2]。
2.3 個人前景與團隊未來相融合
在一個成熟的教學團隊里,個人的單打獨斗固然能產生一定影響,但創造出大的成果,因此個人的發展前景應與團隊的未來期待高度融合。體育人文社會學教學團隊在專業隊伍建設中一般有標桿作用,設計好一個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管理制度和形成良性競爭激勵機制非常重要,為團隊成員創造一個溫暖而不失緊迫感的工作環境,讓每個成員感覺到集體力量和競爭壓力的存在,愿意為團隊付出,付出能得到肯定和回報。當團隊成員看到的都是希望,而且覺得自己已經成為整個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體育人文專業教學團隊一定會成為一個前途光明成果卓越的一個團隊[3]。
3 結語
教學團隊建設是高校提高教學水平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是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師資保證。“5P”管理原則的貫徹有助于體育人文專業教學團隊的形成和可持續性發展,團隊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離不開團隊的整體布局謀劃,更少不了所有成員的積極參與,只有在學校和學院的統籌規劃和科學引導下,共同發揮團隊精神,齊心協力,才能實現團隊整體目標和個人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全超.論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沿革革——從3P到5P[J].人力資源管理,2013(8):35.
[2] 王濤,孫偉,王紅梅.基于科學發展觀的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8,29(2):59-61.
[3] 夏宋明,李妍蓉.新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的5P模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9,9(5):66-68.
[4] 劉寶存.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高[J].中國高等教育,2007(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