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權
摘要: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類對新能源探索的速度加快。尤其是礦產資源在工業生產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無人機航拍技術的出現使得礦山測繪工作更加精細。測繪報告為礦山開采方案提供系統的理論依據,下面圍繞無人機航測展開討論,主要介紹其重要性、關鍵點,并結合具體的測繪案例闡述其實際運用。
關鍵詞:無人機航測;礦山測繪;運用
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是無人機航測的技術支撐,將各類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礦山的測繪。測繪工作是一項精細作業,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化水準,再加上精準的探測設備,就能完成對整個礦山的測繪。航測技術的使用使得煤礦開采效率大大提升,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目前對航測技術的研究還在不斷進行當中。
一、必要性概述
無人機在礦山開采中應用的必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降低測繪人員的工作難度,測繪人員的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徹底改善傳統測繪的弊端,測繪速度變快,測繪精度遠超傳統的人工測繪;人類無法涉足的區域,無人機可以輕松進入,并對勘測區域的全景進行拍攝;將地質、水文等信息通過通信系統向計算機控制終端實時傳輸。該項技術的使用是礦山開采行業的重大變革,航拍測繪的實現,提升測繪精度的同時將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礦山開采中使用該項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1]。
二、對該項技術關鍵點的探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煤礦資源在社會生產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供暖、工廠生產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炭,為保證煤礦開采的數量和質量,利用航拍技術輔助礦山測繪是很有必要的。在航測過程中的關鍵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前期資料搜集的全面程度逐漸提升。資料搜集的完整度直接關系到后期測繪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前期采集的內容主要包括周邊環境、該地區氣候等。資料越詳細測繪人員的后期工作就越順利;航測的目的是獲取完整、全面的礦山地形。為取得較好的拍攝效果,通常采用低空飛行的方式進行拍攝。技術人員只需通過遙控裝置就能完成航測過程,適應大氣污染嚴重、地勢結構復雜的山體拍攝,測繪人員的健康得到充分保證。
無人機還能對開采工作實時跟進,施工者通過顯示屏可以隨時查看開采進度,并對工作面進行采樣分析,根據檢測結果可對開采方案進行調整,保證礦山開采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實時探測減少施工過程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保證預定的煤礦開采量;若想更好地完成航測作業,需要嚴格按照航測的步驟進行各項工作。作業流程主要包括區域劃定、現場探測、數據匯總、后期處理等步驟,主要的流程分別是:劃定航拍區域、現場勘測、設定航線規劃、數據匯總、后期處理。
航測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在進行測繪工作時需要對無人機的運行原理、各個按鈕的控制動作進行詳細了解,才能在后期工作中熟練應用無人機輔助測繪。定位技術是航測的核心技術,利用該技術進行航測時需要以下部分共同完成工作:無人操作系統;高精度的傳感器;導航系統;數據接收和處理系統。目前無人機航測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測量精度提升,各項數據可以實時更新,將傳統數據傳輸的滯后性徹底改善[2]。此外無人機制造原材料已在市場上普及,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
三、三角測量
三角測量是航測時用到的主要技術,也是測繪中比較重要的環節.該項技術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利用遙感測圖設備,設置好需要測繪地點的坐標,并將焦距調整在最清晰的程度。將數據記錄儀打開,記錄航測過程中的動態數據;拍攝圖片的相機不具有精確的測量功能,因此得到的照片邊緣可能出現變形,此變形被稱為畸變差。影響校正采用的是VzLowCor校正儀。對圖像的邊緣進行修正,得到更將準確的拍攝圖片;無人機中的定位導向系統,在校正儀的輔助下,對原來的航線重新規劃。無人機在圖像校正和其它參數的幫助下,航線回到正確的軌道,主偏移量被校正。此過程被稱為構建高程文件,文件的數據越完善,無人機航線就越準確,最終得到的數據就更加精確;三角測繪將測量區域分割成很多三角地帶,無人機將每個三角區域的地形進行拍攝,最后需要將這些三角區域進行合并。接邊是合并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使用的是PAT-B平差軟件,將影像經過空三加密處理,打印出最終的工程文件圖。然后通過三維建模,將平面圖像轉化成立體圖形,通過對礦山立體模型的分析,測繪人員就能清晰地繪制出礦山地形[3]。
四、實際航測案例
(一)確定航線
某測繪地區的面積大致為九平方千米,該處地形是盆地,四周是群山環繞,但山體不高。測繪區域的地形中間高兩邊低,最高的山體約1200米左右,最低山體高度在900米。海拔差距不大,且此處的植被豐富,有少量的人類居住,距離交通干線的距離較近,總區域的長寬比例為1:1,是一塊較為規則的正方形區域。設計人員綜合考慮該地區各方面的因素,最終確定八條線路,航測時需要八臺無人機同時沿著規劃好的線路行進。航線的重疊度控制在60%以下,并在航線中設置重要的曝光點,每條航線的曝光點在15處左右。
(二)地面操作
地面上需要設計信息接收終端,并派遣外業人員尋找合適的地區,建立臨時測繪基地。在整個測繪區域以坐標系的方式全面掌控,在平面坐標的基礎上,加上空間向量,測繪區域在三維坐標的監控下,航測過程不會出現疏漏。然后利用定位系統和通信系統,實現對測繪點的精準定位,在通信系統的幫助下向接收終端實時反饋航測情況。
(三)分析結果
測繪過程使用的是目前最先進的三角測量技術,小區域測量完成后,利用PAT-B軟件對小單元進行邊緣校正和合并。精度校核之后,航測的誤差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通過結果分析可知:誤差精度在國家標準范圍內,平面誤差受環境的影響稍有降低,高程誤差較小,兩者配合有效提高測繪精度。無人機三角測量取得較好的效果,若拉近與地面的距離,可以提升平面精度。再加上空三加密技術,圖像的分辨率有較大提升。
五、結束語
礦山測繪的精準程度直接決定著后期開采工作的順利程度,可見測繪在礦產開采中的重要性。無人機航測的出現大大提升了礦山測繪的精度。本文通過對航測技術關鍵點的分析,再加上具體的測繪案例,將無人機航測進行詳細的介紹。目前航測技術在很多行業都有應用,航測技術也在不斷改進當中,在科技的推動下礦山測繪的精度會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黃保澤.無人機航測在礦山測繪中的實際應用[J].環球人文地理,2016,(12):64-64,65.
[2]邵金強.淺述無人機及其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1):125-126.
[3]薛阿亮.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應用與實踐[J].陜西煤炭,2013,(6):70-72.
(作者單位:內蒙古廣納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