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詠梅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內容很長的課文,對于這類文章,學生讀起來比較吃力,老師講起來也感覺麻煩,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這向老師提出了長文短教的教學策略。“短教”并不是少教,更不是不教,是選取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恰當地訓練,其目的在于聚焦重點、凝聚力度、深入探究、提高實效。教學內容的取舍與教學點的選取是實現長文短教的兩部曲。
一、長文短教,重在取舍
在長文短教時,如何恰如其分地取舍至關重要。教師要善于摒棄那種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的做法,運用減法思維,將每篇文章中值得教又值得學的“精華”篩選出來,作為教學內容的中心,也就是說要發掘文本的核心價值、削枝強干,追求簡約而厚重的教學。
1.目標明確,大膽取舍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始和歸宿,是教學的方向和靈魂。長文短教重在明確目標,大膽取舍。教師依據學段目標、單元總體目標,制定各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一課一得”。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主題是人與動物,教學本組教材的總體目標是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感受動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感情,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在體現作者的表達方法時就要各有側重,進行合理的取舍。《老人與海鷗》是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具體。《跑進家來的松樹》是通過松鼠在“我”家幾件有趣的事表達對松鼠的喜愛之情的。《最后一頭戰象》是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描寫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懷。《金色的腳印》是人與狐貍間情感變化為線索的表達方法。
2.突破重難點,大膽取舍
教師克服面面俱到,對教學內容要突出重點,敢于取舍。對確定的重點教學內容,要從整體入手,精心設計教法,引導學生精讀細析,開拓思路。非重點內容則以讀代講,快節奏過去。
以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為例,課文在寫作表達上有如下特點:一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敘述;二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三是點面結合的細致描寫;四是人物的動作、神態的描寫精準生動。從課題《狼牙山五壯士》看,重點是寫人,通過敘事突出人物品質,顯然第四點“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占據著代表性地位,應該以此為語言訓練點。
3.結合學情,大膽取舍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已有的認知,對文本的理解絕不是零起點,教師要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要。只有教師對學生、學情的深入細致的把握,做文本的知音、做編者的知音,長文短教才能達到優質高效。
在教學《開國大典》一課,開國大典距今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對沒有經過戰爭苦難的小學生來說,要從語言文字去感知當時莊嚴熱烈的氣氛,體會人民激動,體會人民對毛主席熱愛之情是相當困難的。課堂中引導學生拓展到課外,了解舊中國屈辱的歷史,利用聲像資料創設情境,再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反復研讀,才能體會當時舉國上下,人們當家做主的那種自豪的感情。
二、長文短教,妙在選點
“長文”文本內容的豐富性和隱秘性決定長文教學價值的多重性。長文教學妙在是從沉長的教學內容中選出“教學點”、取出“這一瓢”。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它需要教師歷經深入研讀文本的過程。
1.抓題眼為切入點
文章的題目是全文的中心體現,尤其是題眼,學生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 從文章的題眼切入,可以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以此為主線展開語文能力的訓練和優美語言的感染。
教學《蟋蟀的住宅》我抓住題目中的“住宅”一詞展開教學,問“住宅”一詞多用來指什么?揭題來引起懸念,利用動物和人類的“住宅”的聯系及區別,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其次,從“住宅”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第三是從“住宅”入手,了解蟋蟀蟋蟀是怎樣建造住宅的。通過這個題眼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并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
2.抓中心句為突破點
大多數文章都有中心句,很多教師都喜歡抓住中心句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如果在課堂上以中心句為切入點,將這個句子的理解和課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機糅合在一起組織教學,就可化繁為簡,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條理地思考,直達教學目標
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我緊緊圍繞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這一中心句,抓住關鍵詞“愛國”、“杰出”,提出本節課探究的主要目標。在感悟“愛國”方面,通過抓重點詞句,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難之際的壯舉,體會他強烈的愛國熱情。詹天佑的“杰出”主要表現在“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個方面,學生通過邊讀課文邊畫示意圖,再結合課件中的三個小動畫來感悟詹天佑因地制宜,大膽實踐。
3.抓課后練習為訓練點
課后練習題是教材編委會根據學段目標和單元主題以及課文特點精心設計的,它包含一篇課文的知識要點、能力訓練點和教學重點難點,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落實基礎、提升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教師解讀教材、設計教學方案的有力抓手,更是教師確定語言訓練點的重要依據。教師借助課后練習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訓練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表達語言和陶冶情操。
如教學《釣魚的啟示》一課,課后練習題有4道題,我確定本課重要的訓練點:抓住心理描寫的詞語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
上述列舉的僅僅是“長文短教”的一些方法。各種教法是互相滲透的,不同課文可用不同的教法,一篇課文也可采用多種教法。教無定法,教師如能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靈活采用適當的教法,定能提高教學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