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花
一、引言
學校是由班級組成。班級作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小集體,但班級的管理工作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魏書生說:“管理是集體的骨架。”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會有頭有緒,集體才會像一臺健康的機器有序地運轉。而班級的管理主要靠的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努力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下面就談談班主任管理班級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二、了解班級的基本情況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級的前提
做好班級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特點。這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首先,一接手一個班級,班主任就應第一時間了解班級的基本情況,對全班總人數,男、女生人數,學生的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基本信息要了如指掌;其次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這就要求班主任一定要抱著一顆高度認真負責的責任心,經常走進學生的世界,了解和關心每一位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思想上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比如說學生一到校,班主任要勤出現在教室里;早讀課,自習課,也要去教室看看;學生上課時,班主任應多在教室外轉轉;課間操,跟隨學生到操場練練;活動課、午飯后,常到學生中間談談等。聽得多、看得多、了解得多,自然會掌握大量的實情和第一手資料,為制定出針對學生實際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三、制定互助和諧的班規是良好班風的依據和保障
班規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依據,是形成良好班風的保障,是保證學生學習、克服不良習慣、促其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每一位班主任,可根據班級的實際,結合學生的行為準則制定一系列民主互助、人性化的獎懲條例,來約束和規范學生的行為,倡導良好的習慣和操行,達到激勵和鞭策學生的目的,以此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風學風。 比如,現我擔任初三(1)班班主任,我們班的班規是“團結互助—亮出你的理想,抓住升學時機;拼出你的實力,共品成功喜悅。”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學習方面——小組合作學習制度
我班總人數40人,我把全班分為8個學習小組,5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競賽。在課堂上提倡各小組積極搶答老師的問題,課后提倡小組內要互助學習。
2.衛生方面——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變為衛生小組,每小組值日一周,進行衛生評比。評比的標準是學校的衛生檢查,每一輪評比結束后,表揚前兩名的小組,對最后一組,要問清楚原因,對個別不值日的同學要給以批評教育,并要求其他同學幫助這個同學改正錯誤。
3.紀律方面——違紀登記告知制度
制訂《學生違紀情況登記表》,貼在班內,凡是違紀丟分的學生要利用課間時間,到班主任面前說明丟分的情況,解釋丟分的原因。
4.考勤方面——出勤請假制度
制定《出勤登記表》,對學生的遲到、早退、事假、病假等出勤情況進行登記。無論事假、病假都要由家長親自給班主任電話或當面請假。發現學生未到學校,班主任一定要及時通知家長。
四、培養班級得力小助手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責任和義務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個好的班級領導核心。這個核心,就是班主任領導下的班委會。一開學就要深入調查,細心觀察,選定班干部的人選,以便加強培養、教育。既要大膽地放手讓他們開展工作,給予他們班干部的權力,又要根據實際對他們加強指導。特別是對班干部的要求更加嚴格,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如按時到校、穿校服等,團結同學、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做老師的得力助手。如我們班我是根據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把他們分成4組,每組10人,每組中成績、紀律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檔次的學生,讓他們4組輪流擔任班干部。如此循環輪換班干部的目的是讓班上每個學生都擁有了施展才華、展示自我的機會。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我說,“把機會給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創造契機,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職責。
五、強化班級管理,培養主人翁意識和責任心
班委會成立之后,盡快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同時給予定期的指導監督。班主任要讓學生管理學生,讓學生信任學生,這樣班級就不會差、不會亂。班集體是師生共同組成的集體,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體管理好。輪換班干部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這樣就避免學生感到受制于人,產生被人管的消極意識。如此一來每個學生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心。
六、尊重差生,善于鼓勵
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在態度上不歧視他們,把真誠的愛給予后進生、尋找出每位后進生學習毛病所在。努力做到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也不能過于簡單。以自己對他們的關心,叩響他們心靈的門。其次是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給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另外還多方面挖掘他們的長處,助他們樹立信心。
七、加強溝通,使學校與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
農村學校的很多家長多數忙于農活,忙于掙錢,往往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就什么也不管了。這就要求班主任加強與他們聯系,使他們認識到家長的責任,從而關心自己的孩子的表現。只有雙方加強溝通,增進理解,才能使學校與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建立起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認同一致,協作共事,努力減少一些互相抵觸的無謂的摩擦。
八、結論
通過上述淺析,不難看出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正確的教育方針,注意工作方法,做學生的朋友,快樂著學生的快樂,痛苦著學生的痛苦,就一定會潤物無聲,就會取得豐碩的成果,班主任工作也就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