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凱蒂
《籃球作為一項全身性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培養團隊合作、勇敢拼搏等優良品質。目前我國的籃球水平發展還比較落后,有籃球專家提出“籃球運動要從孩子抓起”,因此,我園以籃球為載體進行了“快樂籃球課程”的研發與建設,進行了快樂籃球課程的探索與實踐,讓指尖舞蹈,讓生命躍動!下面我從以下六個篇章來介紹我園的快樂籃球課程實施情況。
一、環境創設篇——讓籃球舞動校園
環境體現課程,我園傾情打造個性化的籃球氛圍,將課程與環境融合,最大限度的發揮環境與課程的教育性、整合性?;@球場幼兒盡情馳騁。籃球架供孩子們隨意取放,籃球框實現了想當灌籃高手的愿望,廊道懸掛的籃球吊飾讓人置身于籃球世界。班級里大幅的籃球明星海報讓孩子們心生神往,教室的籃球專區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籃球之旅,從美國到中國,內容囊括了世界各國頂尖球隊、球星、球衣、隊徵及風俗人情;正是在耳濡目染中園內玩籃球、拍籃球、運球,蔚然成風。
二、日常活動篇——籃球融入生命
除了在環境的營造外,我們還保障時間,為卓越課程助力,將它融入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每日一次的籃球教學活動,每周一次師幼籃球技能培訓,每月一次的籃球教研,每學期的“籃球資源庫”更新,這些都正改變了師幼生命成長的歷程。
三、繽紛游戲篇——讓籃球漫舞指尖
前蘇聯教育家阿爾金認為: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維生素。小班孩子因為年齡小,活動之初更多的是讓他們在游戲中去感知、探索,發現球性、熟悉球感,進而對籃球產生興趣。小班幼兒喜歡情節單一且具有呼應性的籃球游戲。如:“我和球寶寶做朋友”、“我跟球兒來賽跑”、“袋鼠媽媽跳跳”。深受孩子們喜歡,游戲讓他們在玩中掌握了拍、滾、跑等最基本的技能,看著籃球在他們指尖翻飛,在空中飛翔,孩子們收獲了快樂,滿足和自信。
四、領域滲透篇——讓籃球流連課堂
1.語言領域,體驗與分享的交織
在娓娓道來的籃球故事中了解球能滾、會跳、會飛的屬性,故事的寓意讓他們懂得了與人分享,謙讓的良好品德,還激發他們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而籃球明星的成長故事讓孩子們理解了堅持、合作和團隊精神的重要。
2.健康領域,技能與生命的重合
球賦予了孩子無限想力,單是玩球,孩子們就想出了許多花樣,轉球、滾球,抱球跑、夾球跳、球上平衡,一項項別出心裁的玩法,讓孩子們沉浸其中,樂此不疲?;@球運動,它顯示著技能也昭示著活力,它將生命的光彩呈現得無比絢麗!
3.藝術領域,力量與樂感的交融
我們在籃球操中配以動感激昂的音樂,就形成了動力十足,活力四射的籃球韻律操,籃球躍動的節奏和韻律美妙結合,完美顯現了剛與柔的交融。我們將美術課堂拓展到室外——寫生籃球,既培養了孩子對運動的體驗和觀察,又拓展了美術教學的形式,既享受到體育之樂,又感受到藝術之美。
4.科學領域,實驗與智慧的碰撞
將籃球滲透到統計、測量、力度、角度、距離、方位等數學、科學領域,這些抽象的概念卻因為一只運動的籃球而變得形象、有趣。
五、課程構建篇——讓籃球躍動校園
玩,是孩子的天性,圍繞著一只籃球,國幼人不斷摸索、不斷完善,構建出了獨具特色的幼兒籃球課程。從小班到大班全面覆蓋,全程13個單元,56個課時,我們將整個課程分為玩球、拍球、運球等板塊,探索出一套體系較為完善、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勻速拍球、快速拍球、雙手交替拍球、側身拍球、轉身拍球、單膝跪地拍球、單手撐地拍球、雙人交換拍球、雙人拉手組合拍球、單人拍雙球、單人雙手交換拍雙球。內容上的細分,形式上的豐富,使這套課程變得易于操作。
六、家園共建篇——讓籃球凝聚親情
新教育需要新父母,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我們為了爭取家長的支持,獲得家長的理解,讓家園共育形成合力,在研發之初,我們發動孩子和家長在網上查詢NBA排行榜、著名球隊和籃球明星資料;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制作籃球小報;帶動家長協助收集籃球圖文資料、收看籃球賽況,有了前期的鋪墊,再加上籃球親子運動會、主題籃球活動的開放展示,家長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欣賞,更加支持。我們還通過主題活動“泥愛上球”“球爸球寶大比拼”“球爸玩轉課堂”等互動形式來豐富幼兒園的課程資源。家園合力推動了籃球課程的開展,讓孩子、家長、老師的生命在彼此的情感交流中得到幸福的成長。
籃球運動對兒童整體發展有著無限的價值,課堂因籃球而精彩,讓籃球在指尖漫舞,讓生命在校園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