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 我們的高三英語課堂一味的重視高考成績從而失去了它原本應該有的豐富多彩與歡聲笑語,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了高考的要點、考點以及難點卻沒抓住學生的視線以及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激情;重視了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心靈感受等,這將必然影響到高考復習的質(zhì)量與效率。如何嘗試別樣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活”起來,讓課堂“動”起來,既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髓,又達到高考復習的目的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主旋律。
[關鍵詞] 高三復習 策略 活動 評價
提起高三的英語教學,我們大多數(shù)教師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教學內(nèi)容的枯燥乏味;教學過程的機械呆板;教學方法的單一老套以及教學氛圍的毫無生機等等;當走進高三的英語課堂,我們也會經(jīng)常遇到如此尷尬的畫面:教師充滿激情、口若懸河,學生則昏昏欲睡、云里霧里;教師手忙腳亂,知識點一個接一個,學生則走馬觀花、目不暇接;教師想方設法讓學生“活”起來,讓課堂“動”起來,而學生卻無動于衷。這時,我們教師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呢?然而,在聽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高三專題復習課后,我對高三復習課的教學有所觸動和領悟: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教師是否尋找到了開啟高考復習課堂大門的金鑰匙—— --- 別樣的教學策略。
以下是我記錄的一堂高三英語復習課,將其展示,愿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與剖析。
教學材料:題型復習系列專題(五)--- 短文改錯(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短文并查找改正錯誤的能力,在提高解題效率的同時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
教學設計: 課堂設計將以“目標+內(nèi)容+活動”為主線開展進行,即圍繞短文改錯和寫作的原始題材,通過設計系列活動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開發(fā)和深加工,使其復習效果最大化,并充分展示高三英語復習課的多姿風采,真正達到高考復習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展示:
步驟一 作業(yè)展示,取長補短(6分鐘)
對上節(jié)課課后布置的作業(yè):學生互改書面表達進行反饋總結(jié)。
展示部分學生批改的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例文,其中包括:
1、 書面整潔示范例文;
2、 語篇完美優(yōu)秀例文;
3、 批改認真負責優(yōu)秀例文;
4、 學生典型錯誤集中例文;
5、 評分客觀準確例文;
6、 評分嚴重失誤例文等。
評析:在整個作業(yè)展示過程中,學生既興奮又緊張,希望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或批改的作品能夠讓其他同學欣賞,同時又擔心自己不佳的作品呈現(xiàn)在屏幕,所以,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課堂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學生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領悟到了教師精彩的點評,明白例文的優(yōu)劣之別,使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效果較好。
步驟二 競賽找茬,案例分析(8分鐘)
讓學生比賽,快速閱讀短文,找出并改正錯誤類(注意:提醒學生參照上節(jié)課強調(diào)的解題步驟):
1、 快速通讀全文,“讀”出錯誤。
2、 以句為單位,“挑”出錯誤。
3、 細讀全文,“悟”出錯誤。
評析:學生的狀態(tài)一下就受到比賽的刺激,更重要是想展示自我,希望自己能夠快速地找到錯誤,故大部分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活動中,按照老師所傳授的三部曲快速地完成老師設計的任務,獲得一種成就感。
步驟三 短語提煉,拓展成句(8分鐘)
教師讓學生在短文中挖掘一些經(jīng)典短語,并分成4人一組開展句型設計。要求:
1、 句子必須是原創(chuàng)的;
2、 句子必須是通俗易懂的;
3、 盡量使用復合結(jié)構(gòu),使句子優(yōu)美。
結(jié)果教師挑選了部分優(yōu)美的句子呈現(xiàn)在投影儀上,學生習作如下:
be willing to do sth. 樂意做某事
1) Most of us are willing to share our happiness and sorrow with our friends instead of our parents.
2) Im willing to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3)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are willing to devote all they have to making their children live a happy life.
4) He is quite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 ask him to.
It is dull to … 很乏味做某事
5) It is dull to chat with those who have nothing in common with you.
6) It is dull listening to a lecture when the speaker can not make himself understood.
7) It is dull watching this talk show. The things they day dont make much sense.
stay up 熬夜
8) It is really a hard time when we have to stay up preparing for the com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9) He drank a cup of coffee to help him stay up for the football game.
10) Staying up late has a bad effect on young people.
評析:在拓詞成句的過程中,學生分工合理、合作默契,有構(gòu)思句子結(jié)構(gòu)的、有查閱單詞的、有下筆成句的、還有檢查核對句子錯誤的,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步驟四 故事新說,短文改寫,(10分鐘)
1、將短文改錯的材料的中文版展示于屏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以句子接龍的形式進行。
2、教師將優(yōu)美的句子寫在黑板上,為下環(huán)節(jié)的改寫做好鋪墊。
評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任務加重,學生在用自己語言改寫句子難免出現(xiàn)錯誤,但經(jīng)過同學和老師的及時糾正,學生能有效地避免,并進一步掌握寫作的的基本句型訓練。
步驟五 下筆成文,多元評價(12分鐘)
1、在口頭敘述的基礎上,再加上以優(yōu)秀例句作為參考,學生開始練筆,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
2、隨機抽了三個學號的學生作文展評(教師和學生共同欣賞);然后讓學生同桌之間互評;再抽查10篇作文上交給教師進行總結(jié)反饋。
評析: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本堂課的一個升華部分,學生下筆輕松,洋洋灑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短文的改寫,在獲得寫作訓練提高的過程更獲得一種自信。
步驟六 總結(jié)并布置課外作業(yè):作文互評(1分鐘)
從以上展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堂看似普通的復習課卻有著它獨特的亮點,主要在于以下幾點。:
一是◆立足課堂,活用教材。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一切教學設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個體差異。
二是◆形式多樣,優(yōu)化設計。充分展示以“目標”為動力,以“內(nèi)容”核心,以“活動”為主線的情景課堂教學模式。在對于“活動”的設計過程中,強調(diào)知識的滲透以及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更應重視其趣味性、可操作性、交際性、科學性和可延續(xù)性。
◆三是突出學生的實踐體驗,注重民主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開放的活動空間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激情。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運用所學的語言。
四是◆關注學生情感,借助語言和表情來傳遞教學內(nèi)容中的情感;并向?qū)W生提供體驗學習成功的多種機會,讓學生有成就感,增加自信。
課堂教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能夠真正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髓與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情感,一切教學設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發(fā)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努力營造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快樂、感受進步,有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自信。
因此,要讓高三的英語課堂充分生機活力,讓學生能夠淡忘高考帶來的無形壓力并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激情、挖掘潛力,真正提高英語復習效率,達到教學目的,我們英語教師不妨嘗試以下幾種別樣的策略。:
1.策略一 情境引興,形成良好情緒。
心理學認為,積極情緒是學生對學習形成積極態(tài)度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是驅(qū)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情境教學是愉悅英語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形成積極情緒的重要形式。教師要把握住鍥機,讓學生的期待和需要獲得滿足,心情愉悅,形成積極情緒。學生在最佳情緒狀態(tài)下,形成一種向著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標推進的“力”,進行主動積極的認知學習。
例如,在高三第一輪復習語法專題定語從句時,筆者本準備系統(tǒng)地對所學過的定語從句知識進行羅列,使學生熟悉并能熟練運用定語從句。可踏入課堂印入眼簾的一幕是:大部分學生午休剛睡醒的樣子,極不情愿地睜開那雙朦朧雙眼,居然還有一位同學睡得正香。突發(fā)奇想,何不借題發(fā)揮,通過猜謎的形式來檢閱學生對定語從句的掌握程度。既可以激發(fā)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又可以有效地達到教學的目的。于是我這樣開始了我的課堂:
T: Boys and girls, would you like to begin our class with a guessing game?
(學生一聽猜謎,立刻挺直身板,精神煥發(fā),饒有興趣地準備接招。)
T: Now listen to me carefully. There is a student who wears glasses. He is the one who has short hair and sits at the back of our classroom. And now she is sleeping sound.
Ss: Li Ping. Thats Li Ping.
話音未落,李平突然被全班同學的喊聲驚醒,一副茫然的表情,頓時引起哄堂大笑。這時學生已完全進入了狀態(tài),我們又繼續(xù)猜其他同學和其他物品。整堂課就在歡聲笑語中穿行。
2.策略二 活動致趣,展現(xiàn)自我能力。
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特別是我們高三的教師,要善于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tài)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積極探索、巧妙構(gòu)思,設計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盡可能讓每個學生能夠展現(xiàn)自己,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并幫助學生學會合作,正確認識自己,取長補短,激勵他們勇于在群體中展現(xiàn)自我能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但教師在設計活動的過程應重視。:
策略三 3.情感體驗,感受課堂魅力。
課堂是實行創(chuàng)新教學的主陣地。我們的英語教學更離不開課堂這片廣闊的天地。但是,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教師想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感受課堂帶給他們知識、快樂、自信、滿足,感受到英語語言的無窮魅力,我們就必須充分開發(fā)我們教師的智慧,設計“裝修”我們的課堂,讓它真正成為學生尋找樂趣的看臺,學生相互合作的平臺和師生情感交流的吧臺。
策略四 4.多元評價,激發(fā)學習動力 。
學生是各類評價活動積極參與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實施評價時應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出發(fā)點,應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和樹立信心。圍繞這個中心原則,教師在實施評價時必須建立多元化和多樣性體系。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式,設計不同層次的評價目標,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以利于他們充分展示自身的優(yōu)勢,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尤其是高三的學生,更渴望得到來自學生之間的認可和老師的表揚。積極合理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享受成功的喜悅,在愉悅的心情下激發(fā)出新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以下評價技巧和評價語言:
◆: 課堂設計要合理,評價要易于操作;
◆ 課堂活動的認知水平和完成任務的要求要適當,不可太高;
◆ 教師在參與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情感態(tài)度,注重鼓勵和引導;
◆ 教師的評價語言要豐富多彩,方式要多樣,可以用表情、手勢和眼神等代表教師的語言。
當學生表現(xiàn)較好時,教師可以表揚說:
Well done! You did a good job.
Your presentation is wonderful.
I think you deserve the highest praise.
而當學生活動不太順利或表現(xiàn)不夠理想時,我們教師可以安慰說::
Dont worry. Im sur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Thats better than I could do.
Theres nothing to feel discouraged about.
或者說學生缺乏勇氣參與活動時,我們可以鼓勵說:
Cheer up, boy!
We feel you should go ahead.
You have our whole-hearted support.
總之,作為高三的英語老師, 我們應該善于觀察教學內(nèi)容所賦予的特點,采取一定的策略,將課堂變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有歡呼、有笑聲、有辯論、有合作,讓學生有參與的欲望與激情,有激發(fā)學生潛在能力的元素,通過學生自身的精彩演繹來領悟語言的真諦,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真正做到讓學生“活”起來,讓課堂“動”起來,既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髓,又達到高考復習的目的。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英語課堂教學,也是我所認為的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劉道義:“英語新課程所引起的教材變革”, 《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
2、 繆庭:“高中英語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標準”,《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年第4期。
3、 盧家楣:“教學內(nèi)容的情感性處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4、孟春國:“英語課程改革中情感教學的實施”《中小學外語教育》 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