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德容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因素,是讀寫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因此,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為了在識字教學中確立以學生學習為主,開發潛能,實現發現、發展和創造的目標。教學中,我初步進行了“小學低年級知足快樂識字”的教學嘗試,以達到快樂自主識字。其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變教會生字為學會生字,由會學生字向自主識字發展。常見的做法有:
一、創設識字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處于優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知識大都從興趣出發。因而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掛圖、表演、實物、卡片及多媒體等靈活有效的形式創設識字情境,有效地促進兒童感知漢字的組合結構,記憶漢字的書寫方法,理解字與字之間的意義關系,形象直觀地促進識字教學工作,養成兒童自覺識字的習慣并形成識字能力。如教學:
金秋時節景色宜人
層林盡染疊翠流金
這是一篇識字材料的一個小節,配有精美的插圖。這是情境識字,又是集中識字。教學中,我針對漢字材料的特點,開發了這樣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識字情境:課件演示秋天的美景,讓學生觀察說出畫面中的景物,在這樣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讀詞語,認識生字,再讓學生聯系圖畫和生活實際,談談對詞語的感悟理解。在此過程中,課件中設計的卡通人物形象不時豎起大拇指,表揚小朋友們在識字過程中的出色表現。小朋友們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識字,了解了字詞的意思,同時也嘗到了識字的樂趣。
二、激發情趣
情趣是自主快樂識字的根源。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勞。教學時,我們教師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情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邊玩邊學。
1.、編口訣、編兒歌、編順口溜
。在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中,編口訣、編兒歌、編順口溜能幫助孩子輕松地掌握一些難記的生字。如:學習“金”字時,我用以前學過的編順口溜的方法,一人本姓金,口袋里裝著兩顆糖。在學習“愛”時,一位學生把它拆成三部分,并配上兒歌:爪字頭,禿寶蓋,小朋友,多可愛。
2.、編故事巧記生字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構字規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段小故事。如學習“呆”時,我講述了一個小故事:一個人張著大嘴巴(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呆。在我的循循善誘下,在隨后的教學中,不時有“一個人靠在樹旁,原來他休息了”等精彩的發言。
3.、猜字謎記字形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給出謎面,讓學生嘗試寫出字形,也可以和學生一道編謎語。學習初,是老師自己講,如學習“坐”時,我說謎面:兩人在土上,學生很快猜出是“坐”。時間長了,學生會自己發現,自己編謎語了。如學習“困”時,一學生高興地站起來說:“我有一個字謎要大家猜,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在中央?!痹捯魟偮?,同學們齊聲說是“困”。如此簡單而又有趣的活動,調動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4.、編排游戲
。卡羅琳說: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它們最愿意接受的。游戲不僅增強識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萌發創新的沖動。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單調的認、記過程設計成打靶讀、扮故事中的人物讀等兒童熟知并喜歡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識字活動一邊玩一邊學。在鞏固識字時,采用競爭性游戲,如開火車,看誰讀得又對又響亮,使學生們爭先恐后。而小組搶讀字卡這一形式,又是學生在強烈表現欲和上進心的驅使下全身心投入,最后的表揚又是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和滿足。還有聽音取卡片等識字活動,都是教師有意識地在游戲中教,而學生則無意識地在游戲中學。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設計活動的意識、自信自強的主人意識,在多姿多彩的識字課堂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聯系生活
生活是學生課外識字的源頭活水。漢語是母語,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以生活為課堂,走開放識字之路,是一條輕松之路,有效之路。家庭生活,識字的溫床;校園生活,識字的樂園;社會生活,識字的天地。入學初,我讓學生在黑板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再帶著同學讀一讀,這樣調動了每位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總是積極認真地讀自己的名字和別人的名字,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很多字。綜合實踐課,我帶領孩子們在校園里認識廣告牌,孩子們特別高興,把認識的牌名讀出來與大家分享認識漢字的快樂。平時,還可以讓孩子們收集包裝盒等,讓他們相互教讀。這些活動,充分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讓他們和字詞反復見面,充分體會到識字用處大,識了字快樂多,進而提高識字的積極性、自覺性。有了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途徑和方法,學生等于插上了翅膀,在識字的王國里展翅翱翔。
自主快樂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積累,達到共同提高識字的效率,為以后的自主閱讀、自主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