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露
美術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小學美術教學情況來看,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教法陳舊落后,現代教學手段不能充分、有效運用,現行美術教材的審美因素和趣味性不能得到深度挖掘,致使兒童美術興趣得不到培養,使藝術教育的光環黯然失色。因此,重視藝術教育,探索美術興趣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興趣培養是美術教學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兒童美術興趣應該從一年級或學前階段就著手培養,這一階段的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以純潔的童心看世界,以天真幼稚的心靈期盼未來,受興趣、情緒和環境的影響,很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在繪畫造型、想象和思維能力方面,進入了第一個黃金季節,美術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加強美術教育“春播”。
首先我們應到兒童中間去透視兒童心理,了解兒童身心發育的實際水平,然后因材施教,向父母一樣對對待孩子,使其健康發展。學生喜歡畫什么,老師就正確指導什么,不斷培養他們的興趣,引向繪畫正道,這是兒童美術興趣教學研究中基本課題。
其次是從興趣培養開始,循序進行表現方法的引導,教師不能統的過死,應讓學生放開手腳,自由表現,不僅教學生學會,而且教學生如何有興趣地學,這是兒童美術興趣教學中發揮教師能動性的最有效途徑。
再次,一般來說,藝術興趣的熾熱感,在兒童中大大超過智育興趣。這說明繪畫是兒童認識周圍世界,表現自己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別的活動取代不了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培養學生持久的繪畫興趣,因為有興趣才能勤奮付出,有付出才能出成果。
二、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美術課也同其它課一樣,堂堂滲透著德育教育,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教學生怎樣做人,怎樣生存,使每個學生懂得沒有一技之長,在今后離開父母和老師的時候,難以面向社會,學生有了這方面的認識,興趣技能的培養,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課堂美術興趣的培養和表現方法指導方面,學生是課堂舞臺上的主角。美術教師,要從感情上投身到兒童世界之中去,盡量體察學生的思維軌跡,以童心童語來啟發指導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有意觀察,培養孩子們對美的感受力和發現力。如有的同學觀賞《小鳥的樂園》這個內容之后,在課堂作畫中,不自覺地喊出:“等著我,一起飛?!边@情不自禁的繪聲繪色的語言,說明了他正確地領會了老師所講的“要有呼應,畫成群飛鳥,有回頭的,有張嘴的,好像在說話……”小作者這種內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創作過程中由老師興趣引導所產生的內驅力。
現行美術教材中,手工制作之類的內容占了較大分量,這是對學生手、眼、腦功能的綜合培養和訓練。如剪紙和泥塑是傳統的民間工藝,挖掘蘊藏在民間的藝術寶庫,使其發揚光大。橡皮泥和泥塑制作等項目,教師只要因勢利導,學生便會不厭其煩地反復練習,不但能完成指定要求的作業,而且還能將平時看到的和自己喜歡的,如家畜家禽、茶具餐具……活靈活現地創作出來,出現教師意想不到的好作品,這是興趣的結果,也是傳統藝術魅力影響的結果。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對每一分作品要給與充分肯定。在指導過程中,教師的示范與學生實物觀察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展開聯想,大膽地創作,自由構建美的圖案。
三、加強課外美術興趣活動的組織和指導
大自然中的美,是真正的美、博大的美,這是兒童最感興趣的教材。為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習興趣,教師應經常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美、體驗美,尋找美的景,美的樂趣。如觀察四季的色彩變化,勾勒朝霞晚霞和日出日落的壯觀景色;春天雨季來臨的時候,帶領學生到河邊觀看水浪水波,以此體會水波紋的象形畫法,觀看花草樹木、山水林田、風雨云電,進而體會色彩、線條和層次的美。
組織學生制作動物標本,或進行觀察寫生,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好辦法。這種形式既能增強兒童對周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認識,受到美的熏陶,又能提高他們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和繪畫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無限的樂趣和愉悅的享受,引發兒童對生活的熱愛。
小畫面的剪貼收藏是小學生的又一大樂趣。組織學生在課外活動、家庭和社會活動中,剪集各種產品商標,美化的商品包裝等,像集郵一樣收集起來,以便欣賞和臨摹,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四、學校美術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美術教育也需要與家庭教育的結合,教師除了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繪畫特長之外,還可向家長推薦一些適合兒童看的優秀美術作品,指導家長購買一些豐富所采的圖片及光彩奪目、造型別致的玩具或工藝品,使學生看到周圍環境中多種多樣的美的事物,隨時隨地地認識其形、色、空間和姿態的美,擴大兒童視閾范圍,促進學生追求美的興趣和向往。特別是一些天真怪誕、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工藝美術作品,像不成比例的小泥塑、剪紙、布貼等,備受兒童喜愛,因為這些作品與兒童的知識經驗非常接近,看起來格外親切,學生容易觀摩和制作。在農村,有不少學生家長就是民間藝人,他們會穿編、紙扎、泥塑、面塑、剪紙刺繡等工藝,教師可以借鑒并將其引入課堂,還可以教育學生向家長學習,把家長的“匠心”傳承下來并弘揚出去。
五、利用校園文化陣地,增強兒童實踐能力
在課堂上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繪畫技能,校園文化、班級板報,是學生展示自己才能,表現自己思想和繪畫技法的“練兵基地”。在這里可以打破年級界限,分批分期地讓學生創作出刊,使學生不斷產生創作的欲望,讓其想象力進一步實現飛躍式發展。在實踐過程中,要誘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可讓他們互相觀摩,彼此借鑒,揚長避短,使學過的知識綜合應用。校園文化是不斷更新,不斷變化的,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和展示機會,美術教師應抓住契機,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美術興趣教育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其內部結構環環相扣,教學中我們應通盤考慮,全面優化。實踐證明,加強了藝術教育,培養了學生美術興趣,會加速推進學生美術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