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利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它的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由于數學的邏輯思維力很強,而小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很弱,因此很多小學生害怕學習數學,對數學不感興趣。利用情景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從利用游戲創設教學情景,利用生活來創設教學情景,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等方面來闡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景的。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景教學
我們知道,小學數學在義務教育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廣大老師十分關注的問題。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差,而數學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不少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的學習。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情景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一、正確認識情景教學法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征,他們的學習常常憑自己的興趣,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很短,聽課的時候,時常分散注意力。假如老師長期利用“壓”的辦法來要求學生學習數學,也許短期內有點效果,但時間長就不管用了,畢竟學習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內在的動力。這個動力來自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創設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形象生動的情景,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產生認知體驗,從而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習,學生自身產生求學的動力。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處于真實的快樂的氛圍里,思維會變得更加活躍,學習效果會更好。
二、小學數學自身的教學特點
新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素質,因此,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老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起主導作用。此外,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很欠缺,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老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采用生動形象的方法開展教學,并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情景教學能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生動形象化,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情景教學能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快樂的氛圍里,能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見,從小學數學的特點,從新課程教學的要求看,情景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創設數學教學情景的方法
(一)利用游戲創設教學情景。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原因,都喜歡做游戲。利用游戲來創設教學情景,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比如在學習時間的時候,可以在課前制作一個時鐘道具,然后讓一個學生站在道具內,用手臂表演時針與分針的運行,再讓其他同學猜他所表示的時間。這個游戲可以反復叫其他同學來做,大家再反復的讀時間,最終使大家掌握了時間。
在傳統的教學中,不少老師也會利用情景教學法,但教學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并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部分老師在教學之處,情景是創設了,但接下來就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給人的感覺是為了老師的講解而創設情景的,并不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而創設情景。
(二)利用生活來創設教學情景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是豐富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喜愛數學學習,應該將數學與他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學習數學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的理論性又比較高,假如數學教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那么,數學會變得枯燥無味,最終的結果是沒有孩子喜愛它,那么教學的效果會嚴重降低。其實,生活中充滿著數學知識,如果能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長方體與正方體教學的時候,可以請學生回家里找各種盒子,然后請學生數數這些盒子上,哪些是長方形?有幾個?哪些是正方形?有幾個?這對于學生進一步學習長方形的各個邊長以及周長、面積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來創設情景,來開展教學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掌握數學知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也開始現代化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步運用到平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給傳統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教學就利用黑板、粉筆,最多增加些模型與掛圖。這些都是靜態的,給學生的視覺效果不強。多媒體技術聲光電俱全,給學生的視覺、聽覺的沖擊很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很容易將正方形拉成長方形,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圓形變成圓柱也很容易,各種圖形的縮小、放大、旋轉等等的變化,都能輕而易舉的實現。通過圖片的動態變化,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效的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情景教學法越來越得到很多老師的重視,因為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偉宏.小數數學教學的情景教學法[J].考試周刊,2016(08)
[2]陳長軍.淺議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有效性[J].學園,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