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啟發式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的熱門的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可以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究,更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因此,啟發式教學被引入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的課堂,但是在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時,存在些許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思想政治教學;問題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149-01 中國圖書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1 啟發式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1.1 啟發式教學的概念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教學的客觀規律不斷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成功地使學生的思維情緒和智力活動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地獨立地展開思維,融匯貫通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學會學習,提高思考力的教學方法[1]。
1.2 啟發式教學的意義
1.2.1 尊重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啟發式教學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根據思想政治課程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努力創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景和教學內容,讓學生采取各式各樣的學習手段,掌握各種相關的內容及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
1.2.2 創設教學情景,實現師生互動性。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啟發式教學是將教師和學生放在平等地位,教師通過自己根據教學內容而設計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建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自己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教學雙方都在采取行動,通過彼此間思想和學習方法的相互交流和借鑒,各自在其中有所收獲。
1.2.3 關注學生特點,喚起學習情緒。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開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樂觀,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感到驕傲[2]?!倍鴨l式教學,學生可以以教師安排的教學任務為依據,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特長,積極發揮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因此學生可以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發揮,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被肯定,從而喚起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
2 啟發式教學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對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的正確把握
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在思想政治課堂上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獨立思考,開發思維。但是在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在進行啟發的時候,沒有準確的把握受教育對象的實際能力,存在啟發過于淺顯或深奧,不能真正的啟發學生的思維。所以在思想政治課堂上,需要教師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思維發展程度以及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了解學生原有認知結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才能避免啟而不發,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求取新知識的愿望。
2.2 教育者對啟發式教學的實施能力欠缺
弗萊雷也曾經對教師的提問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提出能激起思考的問題;要能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提問。學生不僅僅會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對答案提出疑問[3]?!彼越逃咧挥芯哂凶銐虻哪芰?,才能保證啟發式教學的實施。因此在思想政治課堂上,要求教師合理的設計啟發式教學的過程、內容以及要達到的目標,避免出現表面化的、淺層次的沒有啟發意義的問題,才能完全地達到啟發式教學實際價值,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的動力。
2.3 對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尚未理解全面
教師和學生對思想政治教材內容的正確把握和理解,是保證啟發式教學得以成功實施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學中,一是教師方面,教師不能為學生提供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景的,以及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能力的新材料,或者全面的對學生進行啟發;二是學生方面,學生不能夠合理的與現實中的有效的素材相結合,達不到“發”的目的,或者學生的“發”是和教師“啟”相差萬別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想實施有效的啟發式教學,充分的理解教材內容,才能做到全面性、針對性,實現了師生之間完美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編訂.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熊梅.啟發式教學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白忠樣.政治理論課啟發式教學的模式與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