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祺 楊周萍
(1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2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5)
中垾錨鏈產業集群發展的SWOT分析及戰略規劃
趙 祺 楊周萍
(1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2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5)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產業集群現象廣泛存在,在產業集群基礎上形成的集群經濟早已是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重要形式。用SWOT分析對安徽省巢湖市中垾錨鏈產業集群內部的優勢及劣勢、外部的機遇與威脅進行詳細分析,并結合分析結果,從企業與政府的角度出發,提出有利于促進中垾錨鏈產業集群從初具規模向發展成熟階段過渡的戰略規劃、資源分配方式和政策安排。
錨鏈;產業集群;SWOT分析;戰略規劃
近些年,在產業集聚效應的影響下,安徽省中垾鎮錨鏈產業集群得到了飛速發展,截止2016年12月,中垾錨鏈工業園區內擁有各類錨鏈企業42家,從業人員達8000人,其中1000萬產值規模以上企業23家,有20家企業通過IS09001系列體系認證,擁有省著名商標2個,省名牌產品4個。2014年曾獲得省鄉企局頒發的“安徽省鄉鎮企業示范區”稱號。據統計,2016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 29.1億元,同比增長11.75%;完成招商引資 9.35億元,同比增長20.49%;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49億元,同比增長22.18%。其中安徽省工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巢湖群力船用錨鏈有限公司、巢湖市新輝機械有限公司三家企業2016年上繳工商稅收突破1000萬元,通用、中信、強沖、賽威、長江、恒達、長城等七家企業突破500萬元,成為該產業集群經濟發展的排頭兵[1]。錨鏈產業集群的發展,加速了城鎮化進程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帶動了交通運愉業和餐飲服務業發展,拉長了產業鏈,促進了優質農產品轉化增值。

圖1 中垾錨鏈生產總值增長圖
1.2.1 萌芽階段:中垾錨鏈產業集群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以手工作坊形式生產。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了個別業主建廠現象,至90年代末期,企業發展到近10家,錨鏈產業集群初具雛形。
1.2.2 快速成長階段:2000年后,中垾錨鏈產業掀起了發展新高潮,企業紛紛采用新技術,購買閃光焊機,新上高強度鏈條生產線,錨鏈自動化生產線,企業產品科技水平有所提高,市場份額逐年擴大。2002年,中垾錨鏈行業協會成立,協會加大了對成員單位的監管,維護了中垾錨鏈市場的秩序,協會還大力引導企業間相互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規模競爭優勢。協會的成立,使各成員單位間聯系更為緊密,為中垾錨鏈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至2010年,錨鏈企業發展到25家,錨鏈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1.2.3 由快速成長向成熟邁進階段:2010年后,企業紛紛新上環保除塵設備生產線、航標浮筒生產線等項目,使產業集群的產品結構進一步豐富,技術含量進一步提高,產品已由民用小鏈條發展到錨鏈、航標、除塵、輸送四大系列三百多個品種數千種不同規格,企業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并有部分產品出口東南亞。近年來,各錨鏈企業與合肥水泥設計院、航海協會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加大產品開發。
中垾鎮是隸屬巢湖市的小鎮,經濟整體水平不高,人口密度為493人/km2,總人口約為3.3萬人,基層勞動力人數充足,人均工資低,使得勞動力的總體成本與江蘇、青島等地同類企業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中垾錨鏈集群內最初的銷售團隊主要是一批企業的開創者,在企業成立初期,這些企業家既是企業的所有者領導者,同時也兼任企業產品的銷售,甚至是原料的采購,在現有錨鏈企業高層領導者中50%以上曾經做過銷售員。豐富的銷售經歷使這些領導人對市場環境更加熟悉,他們在營銷策略制定上會更容易擺脫因循守舊的傳統觀念,從實際情況出發,同其他錨鏈企業合作。
中垾鎮錨鏈工業園區的建立吸引了眾多錨鏈企業。園區內包含了安徽省工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巢湖群力船用錨鏈有限公司、巢湖市新輝機械有限公司,這些企業不斷擴大經營范圍,從單純生產錨鏈到航標浮筒、礦山建材等產品同步發展,產業配套不斷完善,上下游產品不斷開發,規模經濟效應已初顯。
中垾錨鏈集群內全部是民營企業,各獨立企業規模小,沒有較為嚴格的制度規范,體制、機制靈活,經過多年的經營已經初具管理便捷、決策迅速、用人靈活等獨特的機制。這些對激勵企業員工創新極為有利。
經歷過成熟期發展,中垾錨鏈工業園區內的基礎配套設施已經有了巨大進步,但是與國際和國內江蘇、青島等先進的錨鏈產業鏈相比,相距甚遠,甚至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變化及企業自身快速發展的要求??梢钥吹?,大型錨鏈機組僅有一臺船用公司7#機組,一臺9#以上機組都沒有,同時,內河用錨鏈及航標產品多,海洋用產品少。產業鏈亟待延伸擴展。
集群內企業大多規模較小、資金不足、創新研發能力差、高端人才少,使得企業產品差異化不明顯,市場的競爭強度加大,難以創立獨具特色的自主品牌,彼此陷入惡性競爭,削弱了產業集群的整體實力和再發展的能力。
受到中垾鎮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錨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跟不上,在技術創新資源及創新體制機制上都遠遠落后其他產業群,致使錨鏈產業整體技術創新水平不高、產業鏈狹窄、市場空間小,影響錨鏈產業結構升級。錨鏈高端產品系泊鏈等附加值較高的產品稀缺。
由于中垾鎮資金能力不足,規劃建設中的錨鏈及礦山機械工業園區水、電、路、通訊、餐飲、醫療等基礎配套設施仍不能滿足集群規模的擴大,基礎設施的滯后制約著現有錨鏈產業的發展。
中垾錨鏈企業大多為本土民營企業,企業所有者文化水平不高,私人經營的非規范化制度化現象普遍,多數領導人僅靠經驗管理,缺乏科學性,對引進高端人才重視不足,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企業再發展。此外,區域經濟實力弱,整個巢湖地區高校少,難以就近吸引高技術素質人才的重要原因。多數鄉鎮工業企業受地域、資金等限制,很難尋找到大量人才去實現由地方性企業向全國性知名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不僅如此,有些企業還發生人才大量流失的現象。
從整體上看, 我國錨鏈行業需求仍然很旺盛。近兩年中國造船產量從510萬噸一下子上升到1055萬噸,這刺激了配套產品錨鏈的生產需求。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對內河、海洋運輸設備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錨鏈作為支持船舶航行的輔助工具,市場前景廣闊[2]。
國家大力鼓勵和扶持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為此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安徽省政府響應中央號召制定了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措施,中垾錨鏈屬安徽省九大振興產業鼓勵和扶持發展的對象,發展的政策環境優越。巢湖市政府積極引導錨鏈企業重點向海洋錨鏈、航標浮筒、電子及汽車零配件、裝備制造業等方向發展。同時,行業內法規制度建設漸趨完善,集群管理尤其是錨鏈工業園區內管理不斷專業化和正規化。
在安徽省戰略重新布局之后,巢湖市作為合肥市行政區劃的一部分,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合肥經濟圈”建設的加快及合肥老城區改造引起的產業轉移的加速[3],中垾鎮錨鏈產業依托既有的區位及產業優勢,將承接合肥等地的產業、資本、技術的轉移。此外,中垾鎮區內有淮南鐵路、S105省道、濱湖旅游觀光大道,交通便捷。區里巢湖市和合肥市都很近,此外隨著巢湖半島的建設,受到城市的經濟輻射,具有靠城、靠路、靠湖三大獨特區位優勢。
中垾錨鏈產業集群的行業內現有競爭對手主要就是國內其他錨鏈集群,這些錨鏈集群或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如江蘇的亞星、新世紀等錨鏈企業;或是在資源豐富的城市,如河北巨力等。這些錨鏈集群相對成熟,優勢更加明顯。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中國這一龐大的市場需求將吸引更多的國外成功錨鏈集群和跨國錨鏈公司前來瓜分,它們不僅僅是出口更具優勢的產品,甚至會將生產轉移到中國,這些企業大都掌握先進技術,產品質量優異,經營理念新穎,這會給中垾錨鏈集群帶來更大的挑戰。
討價還價能力包括兩個方面。錨鏈企業主要威脅是來自供應商。企業在原材料的采購上存在巨大隱患,采購渠道窄,錨鏈工業園區內各企業在原材料采購上沒有形成協同效應,無形中抬高了供應商在交易中的地位,使錨鏈企業面臨討價還價劣勢。
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大量的產品生產不符合市場要求,近年開始大力實施供給側改革,優化工業生產結構,工業生產環環相扣,作為其中之一的錨鏈生產也將面臨企業結構調整的威脅,中垾錨鏈集群內企業規模實力本身較小,會受到一定沖擊。

表1 中垾錨鏈產業集群的SWOT分析表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垾錨鏈產業集群在發展中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而如何有效整合內部資源與能力,綜合外部機會與威脅,是當下面臨的重要難題,也是制定未來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以下給出中垾錨鏈產業集群發展的四種戰略制定角度。
此時企業既有內部優勢又有外部機會,可以實現增長性戰略,把握好良好條件,盡可能提升集群的整體競爭優勢。
隨著集群規模的擴大,外部需求的增加,企業可以通過引進技術實現產品生產的創新,建立專利申請機制,向國際標準看齊,加大與合肥水泥設計院、航海協會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僅生產低端市場暢銷的產品,還可以生產高精尖端錨鏈,向高端的跨國市場邁進。如:可用特種錨鏈、耐熱鋼鋼鏈、高強度錨鏈、鑄鋼錨鏈等高精尖錨鏈產品取代普通錨鏈。
當今,國家經濟發展日益現代化信息化,中垾錨鏈產業群應該利用國家實施優惠政策的契機,加大步伐改善傳統的私營生產工藝,實現高度機械化的生產。在管理體系上,向國內外知名企業學習,實現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如引進ERP管理系統,建立包括采購、制造、銷售、財務和庫存在內的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
錨鏈產業群內企業彼此在營銷上的合作,使得這些企業形成區域優勢,企業可以利用地緣聯系形成競爭合力,共同建立銷售渠道,實現共同管理共同享用。競合關系是現代企業生存之道,企業間既有為各自利益而相互斗爭的必要,也需要為獲得更大的利潤而達成合作。集群內企業間合理規劃銷售渠道,可以幫助各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節約資源,避免沖突和惡性競爭[4]。
企業要善于利用外部一切機會來化解內部的劣勢,先求得穩定,再尋求突破口。具體有以下戰略:
中垾錨鏈產業集群內企業過于單一,產品種類不足,很難應對市場瞬息萬變的風險,企業應該大力引進技術,在經營好單一產品的同時,也應該開拓新的生產鏈,積極完善集群內產業鏈結構。
企業可以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發展獨具特色的產品系列,拓展集群的規模,增加市場占有率,擴寬鋪貨渠道,增強集群影響力。努力創造具有特色的區域品牌和行業品牌。巢湖地區隸屬中部,最近的市場需求應該是服務于內河運輸或礦產開發,因此可重點開發內河運輸產品,主攻國內市場。
改變傳統的選人用人標準,政府協同企業為人才引進提供優惠政策,如:幫助解決住房問題、子女教育問題、提高福利待遇、給予參政機會等,使得人才被充分尊重,從而吸引人才。
隨著中垾錨鏈產業群規模的擴大,集群內舊的服務設施難以滿足新的需要,政府應該大力投資建設,對陳舊設施進行更新換代,加大承載力[5]。現在中垾錨鏈產業缺少技術交流氛圍和現代化通訊能力,而這些單憑個別企業來獨立完成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政府需要積極引導和支持。
ST戰略要求利用內部優勢資源整合來回避或者消除外部威脅,企業可以采用多元化戰略來分散風險。
一方面中垾錨鏈企業可以通過加強對內部的包括勞動力、生產、銷售宣傳等成本的控制,以實行成本領先戰略,從而提高企業的討價還價能力、阻礙潛在進入者能力,更好地應對競爭威脅和全行業利潤空間萎縮威脅。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經營,不僅生產錨鏈,也可以生產工礦器具、航海衍生工具等,借此有力應對市場風險。
利益沖突可能帶來競爭和資源爭奪,為了克服威脅,中垾錨鏈集群內企業應該放下爭議,抱團取暖,深化合作和交流,通過聯合形成規模優勢共同抵御潛在進入者的威脅。這樣既有利于資源的整合,也避免了重復生產、脫離市場,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WT戰略要求企業盡最大可能揚長避短,減少內部劣勢、降低外部威脅的影響。對于中垾錨鏈集群而言,具體可以有以下戰略:
在面臨內外的不利時,錨鏈企業可以集中在優勢領域實行專業化集中化經營,將優勢資源集中使用,經營其他企業忽視的市場,使企業避免與較強的競爭對手正面對抗。比如巢湖群力錨鏈有限公司主打浮標、航標,形成了公司的特色產品,使得該公司在眾多企業內脫穎而出。
為了避免在原料采購中遇到分歧,危急原料供應量的穩定性,中垾錨鏈企業可以選擇和少數幾個信譽良好的供貨商建立長期伙伴關系,通過契約聯合共同承擔損失、分享利潤。
通過對中垾錨鏈產業集群的SWOT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中垾錨鏈集群在面臨眾多威脅與挑戰時,首先,應該加強創新發展能力,定期組織企業團隊有計劃地參與學習交流活動,實現現代化管理。其次,成功的產品是企業贏得市場的基礎,因此企業還必須狠抓質量,掌握顧客的需求,生產高質量、符合顧客要求的產品,實現生產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結合。同時,企業間應該用競合的心態代替傳統的光競爭不合作的理念。
[1]方娟,洪云.巢湖市中垾鎮:幾把老錘捶打出“錨鏈之鄉”[N].合肥日報,2014-06-20,(5).
[2]朱俊成.國內錨鏈制造行業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1999,(4):39-40
[3]趙祺.高溝電纜產業集群發展的SWOT分析及戰略規劃[J].巢湖學院學報,2010,(4):31-34.
[4]趙浩興.產業集群背景下企業開展合作營銷的意義與優勢[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12):46-47.
[5]阮建青.產業集群動態演化規律與地方政府政策[J].管理世界,2014,(12):80-90.
[6]張治河.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4,(1):25-26.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THE ZHONGHAN TOWN
ZHAO Qi1YANG Zhou-ping2
(1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2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Dalian Liaoning 116025)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the phenomen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exists extensively.The cluster economy formed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Anchor industry clust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Zhonghan town,Chaohu City of Anhui Province was conducted.Based on the results,from the ang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strategic planning,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olicy arrangement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Zhonghan town anchor industry cluster from the initial shape to the mature phase.
anchor;industrial cluster;SWOT analysis;strategy
C93-05
A
1672-2868(2017)04-0005-05
2017-02-19
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K2016A0636)
趙祺(1982-),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責任編輯:楊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