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聰榮
摘 要: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一直以來,小學教育都沿用“教師講,學生學”的傳統方式,而新課程卻要求改變過去那種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狀,倡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應根據課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長,綜合應用、靈活運用多種方法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單調乏味的識字教學現狀。
關鍵詞: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后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幾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得出的結論: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1要做到“重”
重就是要對寫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領導要重視,老師要重視、家長要重視、學生更要重視,大家形成一個共識,齊抓共管,把寫字教學這一工作做好,絕對不能只靠單個人孤立地進行,否則,即使他付出的勞動再多再大,也是于事無補的。我們要端正一個認識,不能認為抓寫字教學會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成績,事實上,寫字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是相輔相成的,而且還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要做到“嚴”
嚴就是要對寫字教學提出嚴格的要求,對教師要有很高的標準,對學生要有嚴格的要求,要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書寫姿勢、行筆方向,按步驟地練習,不能存有搞過場、講形式的一點念頭,要認認真真地把字寫好。
3要做副“韌”
韌就是要對寫字教學持之以恒地抓,不能憑一時沖動就大寫特寫,看看沒有多少進步就灰心喪氣,就半途而廢,需知,任何事情都不是輕而易舉地辦好的。劉浩然曾經說過:學習書法要有三股勁,最主要的是韌勁,要勤奮練習,堅持不懈,急于求成,淺嘗輒止是萬萬不行的。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就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
4要做到“樂”
樂就是要求我們要帶著一種端正、祥和的心態去對待寫字。長期練字,是鍛煉意志、陶冶性情的一個妙方。曾有一位朋友練字一年后體會到:“易怒之情日去,奮進之心更堅,這都是練字的好處。”我們要把寫字看成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而不能看作是一種負擔。
5具體方法
5.1利用多媒體
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5.2編故事
學到一個生字,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給字編故事,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過程叫種。再如: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就開口問一問。
5.3分解字形
有些字筆畫繁多,學生識記有難度,如果把這些字分解開來,就一目了然。如“朝”,可分成十日十月;“霜”可分為雨、木、目。有些字既可以分解,又可在分解的基礎上體現出這個字的意義,那就更易記住,如“熱”字,可釋為丸子放在水里煮需要加熱。
5.4歸類
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義卻相差很遠,怎樣來識記區別這些字呢?可以用歸類法學習,就是把這些字寫出來進行比較。如:扁、遍、編、篇、騙、偏這些字分別在二三冊中出現,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易記住了。
5.5形聲字
在學生學過部分合體字的基礎上,學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義。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聯的字:如林、樺、槐、柏等,代表與水有關聯的字:如河、江、泊、海等,代表與動物有關聯的字:如貓、狗、狼、狒等,多與人體有關聯的字:如臉、胳、膊、胸、腹等。這樣的形聲字有許許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義,看看聲旁,就大體知道了這個字的讀音和含義。這樣學生有了認字的積極性,有些字即使沒學也能大體了解字義和讀音。但也有個別字形旁與字義不符的,如學習“犧牲”這個詞,學生知道字義是指為正義事業獻出生命,有的學生提出:“老師,為什么這兩個字是牛字旁呢?”我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得出:“犧牲”過去指殺牛、羊等來進行祭祀活動。學生馬上就理解這兩個字的牛旁的含義。
5.6猜謎
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中國漢字,很多都可成為一則謎語,寓教于樂,不失為一種好的識字法。如: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是“磨”字。日月相伴是“明”字。
5.7查字典識字
字典是語文識字的一個工具,查字典是語文學習的一項能力勤查字典是主動識字的一個重要有效辦法許多小學生上學不帶字典,教師也不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的習慣,導致學生遇著不會的字不查不問,寫作文時滿篇錯別字低年級學生查字典能夠培養獨立學習能力,學生查字典是在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因此,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這一學習習慣。
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孩子們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有幾個會主動去識字的呢?回想我們幼年時,也是認得就認,遇到不識的字,只要不是人名的,我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讓它“以后再認”。針對這種心理,作為老師,我們要多引導,多鼓勁學生主動識字。甚至,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本收集課外生字的本子,把他們在課外識字經歷在課堂上討論。
其實在看似枯燥、實則充滿創新與挑戰的識字教學中,只要教師能以滿腔的熱情,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熱心的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興趣,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