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職業院校教育的不斷發展,國家對職業技術人才的更高需求,我們很有必要研究職業學院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學生記不住英語單詞、讀不來英語語句、寫不出英語作文,這些都是職業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現狀。本文就針對職業院校中英語教學存在的現狀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了相應的積極改進措施,以便英語教師們把握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用于他們的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水平,進而完成英語教學的目標,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培養出更多國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職業院校;英語教學;解決辦法
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越來越需要職業院校培養更多高精尖的實用型人才,在信息化時代,高科技時代,網絡時代的今天,英語還是發揮著世界橋梁的作用,職業院校的學生如能學好英語,加強交流,他們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將會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可是在職業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英語都存在諸多問題。
一、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重大責任。與此相適應的,職業教育教學就要求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實踐性和專業性,英語教育也不例外。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就是為將來的就業打基礎做準備,和實際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口語能在實踐工作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傳統的職業院校英語教學與學生們的實際需要相距甚遠,存在許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1.教材設置不合理.職業院校是培養各種技術人才的學校,學生學習的專業不同,學習的目的也不同,然而,在教材使用上,大部分職業院校使用的英語教材不合理,沒有根據教育對象的需要來確定英語教材。
2.學生英語基礎差,又不愛學。職業院校的學生成績普遍比較差,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一些學生甚至認為,畢業后就是個打工的,學習英語根本沒有用處。
3.教學形式單一,不靈活。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過程沒有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師是主角,學生只是觀眾。教學模式僵化,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自覺主動性。
二、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進措施
正是由于上述這些傳統職業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學生基礎差,學習興趣淡薄、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導致職業英語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無法適應新形勢下職業院校培養應用性人才的目標要求。為此,我建議,新形勢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重視英語的實用性。創造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根據教材內容,真實再現實際情景在課堂上。如教學“Hello,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交新朋友”,“自我介紹”等一些現實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對話,到講臺上鍛煉自己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給學生足夠的機會,讓課堂活躍起來,達到練習的目的。通過大膽地說英語,可以無形中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他們靈活應用英語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不拘形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每節英語課的對話練習,聽,說,讀,寫,等都可不忽視。
2.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學校應根據各種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的英語教材,開設相關的專業英語課程,如汽修英語,機械英語,飯店英語,旅游英語,國貿英語,幼教英語,服裝英語,計算機英語,護理英語等。分層次教學,因專業學生施教。教師在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應該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無論是備課,上課,課后作業,教師都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劃分不同的層次,實施不同的教學。尊重和研究學生的實際特點,在教學目標上分層設置,在施教過程中分層要求,在檢查指導上分類指導,在表揚鼓勵上分層評價。對于底子薄或性格內向的同學,降低他們的學習要求,當他們取得一點進步,就要鼓勵他們,讓他們有成就感,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一般不集中,由于膽小一般不敢開口說英語,此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去提問,讓他們說有把握的英語,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靈活學習,快樂學習。該教學法是從宏觀角度而言,目的是為了提高職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最終讓學生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英語沒有興趣,無論教師如何授課,效果都會很差。因此,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先提高其興趣。快樂教學從學生學習興趣人手,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學生的現實出發,運用趣味的方式,注重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對學生多鼓勵,多肯定,給學生信心,讓學生多說,多讀,多練。
3.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師生關系融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和學是一對雙邊關系,是外因與內因的關系,外因傳授知識和方法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對完成教學目標十分重要。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尊重老師,老師關心學生,這對教與學雙方都有好處。教師應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這樣,師生關系才會和諧,感情才會融洽,興趣自然就會產生。課堂上,教師應該以學生朋友的身份教書育人,以親切自然的表情,鼓勵性的語言,建立和學生的親密關系,營造良好輕松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4.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合理的評價機制很重要。培養學生的個性,教師首先應該提倡和具備創新精神,除了在課堂上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要積極開發學生學習潛能,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整學習心態,明確努力學習的方向。因此,教師要注意從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中,做出客觀,公平,熱情,誠懇的評,多鼓勵,少批評。
三、總結
總之,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任務艱巨,我們英語老師更應該認清當今現狀,尋找差距,不斷創新,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培養與當今社會需求相適應,輸送具有綜合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勇.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Country Middle School[J].教育教學實踐,2007,12.
[2]梁悅.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商務學院學報,2004.
作者簡介:
袁蘭芬(1972.1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四川西充;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職;研究方向: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