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俊
摘 要:人人平安關系到家庭,社會,它更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實作為教師的我們,每天的工作都跟安全息息相關,我們不斷地重復著:學習安全、宣講安全、督促安全的工作。小學生是我們共同關愛的花朵,是社會發展的新希望,也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小學生交通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要從小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知識大多在學校里獲得,因此,學校必須重視交通安全教育,發揮學校內在的教育因素,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關鍵詞: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
小學生是我們共同關愛的花朵,是社會發展的新希望,也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小學生交通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要從小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交通安全關乎生命,生命沒有彩排。全世界過6分鐘就有一人死于車禍,全世界每一分鐘就有人傷于車禍,全世界死于車禍比世界大戰死的還要多,而我國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每天,都會有人命喪于那無情的飛奔車輪底下,成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個警示燈。車禍,讓許許多多溫暖的家庭支離破碎,讓幸福在車禍中斷送。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車禍中轉瞬即逝,許許多多肇事司機在一失足間鑄就了千古恨。觸目驚心的數字,成千上萬的親人就在車禍的轉眼間中沉浸在悲痛之中。作為一位小學教師,我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問題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內容與課堂教學的環節蘊含著不少的交通法規、交通安全教育等資源,教書與育人猶如形與影、光和熱、密不可分對交通法規、交通安全教育而言,課堂教學有其特殊的意義,為其它渠道所不能替代因此,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如:讓學生認識道路交通標志的內容,教師除了讓學生懂得這些標志的作用外,還讓學生看交通標志,學生用英語做動作手勢,指揮交通另外,通過學生分組扮演違反交通規則的生活小品,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在鞏固英語知識的同時,還增強了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在活動課中滲透
結合班隊活動、課外活動進行有機穿插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針對六年級有一部分學生對騎自行車發生興趣,班主任利用活動課給學生上了一節情趣盎然的活動課《交通安全教育——安全騎自行車常識之一》在活動課上學生親眼目睹了不滿12周歲的少年兒童在馬路上騎自行車發生的車禍,給少年兒童和家庭造成的痛苦和不遵守交通法規騎自行車的危害,在活動課上同學們認識了有關騎自行車安全的零部件,親自動手檢修自行車,模擬十字路口指揮交通,規范騎車行為等,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在實踐操作中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三、營造安全育人氛圍,注重環境熏陶
良好的學校環境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不斷增強安全意識,培養按章、依法做事的良好習慣。學校要給予經費保障,用于添置活動設施,以及對這項工作抓得出色的教師、學生進行專項獎勵。做好安全教育圖片展板,辦好紅領巾廣播,“安全小衛士”欄目播放優秀學生、路長事跡,“紅領巾監督崗”欄目,則對學生行路中的問題進行點評,“法規學習”欄目專門連續宣講道路交通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將警示句和標語書寫在校園內的墻壁上,一進到校園里,就可以感受到一種非常濃郁的安全育人氛圍。
四、對學生上放學實行路隊管理
培養學生的養成行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從學校的上下樓梯到上放學的路上要求學生必須靠右行走,無論上下學,都要求學生以村寨為單位排成路隊,學校老師加強護送和巡查,讓學生在路上規范行走,并對過往車輛行對禮問好,定能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加強對學生家長的交通安全教育。
我們是一所鎮上小學,有很多路途較遠的孩子,多數學生家長及監護人為了圖一時之方便而讓孩子自己騎自行車上放學,針對這種情況,學校一直都在教育學生,未滿12歲的兒童不能騎自行車,加之農村公路質量比較差,不宜騎自行車,又由于小學生安全意識淡薄,他們騎車隨意性較大,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給學生生命安全帶來危險。但很多學生家長不理解,有些家長甚至到學校求情,以學生上放學路程較遠為由要求讓學生騎車。因此,我們定期召開家長會,給家長講一些交通方面的知識,以及孩子自己騎車的危險性,加強學生家長的安全教育,只要學生家庭共同關注,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就會得到保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不言而喻,家庭與學校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聯系,為著共同的育人目標,承擔著共同的教育責任,家庭教育是“終生教育”的組成部分,具有學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內容,具有家庭教育無法企及的功能兩者間,既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又可相反相克,互為掣肘因此,如何促進家庭與學校融合,協同作戰,統一步調,共同育人,共同面對紛繁復雜的交通維護孩子的安全,確保家庭的幸福。
六、家校聯手,安全教育輻射社會
以“小手拉大手”活動為延伸。學校組織“安全文明”為主題的文藝節目演出,學生帶著交通安全文明公約向他人宣講,通過多樣的活動把安全知識、交通法規帶回家中,宣傳一家,帶動一戶,幫助家長、親屬提高認識,進而由家庭輻射到社會,真正實現了“小手拉大手”的安全教育工程。
總之,小學生安全素養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學校、社會的和諧穩定,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關注。學校安全無小事,班級安全是關鍵。只有學生,教師,學校,家長教樹立起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才能構建合諧校園。我們一定要堅持用制度規范各自的行為,恪盡職守,堅持用機制管理校園的交通安全,內外結合,標本兼治。讓我們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攜手,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參考文獻:
[1]蔡安.交通安全教育百年大計——北京市昌平交通支隊中小學生交通安全系列教育工作紀實[J].道路交通管理,2008,(06).
[2]溝上佳子,林嘉.日本:學生交通安全有充分保障[J].道路交通管理,2007,(06).
[3]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J].中國外資,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