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鵬翔
【摘 要】本文闡述了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為本”的重要性,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
【關鍵詞】思想政治;以人為本;途徑
企業是經濟社會的組成單位,在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員工,大力倡導人文關懷,充分調動員工的活力,激發潛能。同時,在構建和諧企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把“以人為本”這個根本要求貫穿并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過程中,促進員工與企業的和諧發展。
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企業改革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格外重要。企業的調整重組,往往伴隨著部分職工的下崗、分流,職工眼前利益受到損害,加上社會保障機制不到位,下崗失業人員得不到妥善安置,使這部分職工心理失衡,導致企業和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2)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格外重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國內社會經濟生活發生深刻、深遠變化。 社會經濟關系等方面日益多樣化,使職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呈現多元化的傾向。新情況、新變化層出不窮,各種文化思想觀念相互交織,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的考驗。
(3)企業市場經濟競爭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格外重要。信息時代的到來,加快和擴展了社會輿論的傳播范圍,職工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一方面網絡傳媒的廣泛性、方式的多樣性、信息傳遞的快捷性等特點,給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趨利避害,就成為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4)企業文明建設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格外重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產業升級,技術更新,企業職工隊伍結構發生深刻變化。文化層次、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求知欲望增加,獨立思考能力增強,思想活躍,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特點,這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1)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必須貫徹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并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服務需求”的新理念。這是我黨群眾路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也是人的主體性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2)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思想政治工作應通過正面教育挖掘這些品質,進而使人更自覺主動地改變、完善自我。
(3)堅持教育者以身教作則。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否以身教作則,直接關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只有通過他們以身教作則,產生應有的說服力、感召力,有效地影響和引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使真理的力量得以更有效的發揮。
(4)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人們接受先進的理論觀點,轉變思想認識,提高覺悟道德水平,都有一個過程,其間往往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接受主體、接受客體、接受中介、接受環境等接受系統的基本要素會產生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接受主體與外部環境存在著矛盾,接受主體自身也存在著矛盾。因此,我們不能設想充斥著“矛盾”的接受過程瞬間完成。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
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是對人的工作,主體是人,客體是人,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人。人是第一要素,是有獨立思維和語言能力的高級動物,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所以,談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1)宣傳解釋方針政策,上傳下達。領導干部和專兼職政工干部肩負著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政策法規,執行本單位方針政策的重要使命。正確運用談心法,與職工面對面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宣傳解釋有關方針政策,講清楚方針政策出臺的背景,為什么要貫徹落實這些方針政策等等,消除職工的種種不解和疑慮,使其心悅誠服,規范職工行為,自覺和上級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
(2)溝通情況,聯系群眾。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各級領導和政工干部數量有限,工作繁重,一般地講不大可能隨時全面、深入、真實地了解每個職工的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而這種客觀存在的“不了解”達到一定的“度”時,就會產生“質”的變化,職工情緒出現波動,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這時再想做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就大了。通過及時地談心,可以使職工講出在公共場合不愿講、不敢講的心里話,了解到職工的疾苦,實現下傳上達,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3)說服教育,理順情緒,改變態度。就職工個體而言,他們是從個人立場出發來認識事物和理解問題的,尤其是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而領導干部則是更多地站在全面的高度考慮問題、進行決策的,所以難免出現職工與領導看法不一致的情況。這時,領導不能片面地認為職工“素質差”、“私心重”,而應理智地換位思考,及時運用談心法對職工進行溝通說服教育。通過入情入理的真誠交談,理順職工情緒,改變職工態度,使各項工作得以正常順利開展。
(4)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穩定局面。運用談心法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寒暄”、“拉家常”,目的是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在談話中,如果職工向領導或政工干部敞開心扉,傾訴苦惱,作為談心主體的后者明確了問題所在,就能幫助職工分析構成矛盾的各種因素,拿出解決辦法,進而穩定大局。
四、 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誤區及改進措施
(1)思想認識不足。少數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只要效益上去了,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等片面、錯誤認識和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的做法,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貫穿于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制作播放企業新聞、學習專題和員工生日祝福等內容,對重大主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活動進行及時的報道;加大對通訊員隊伍的培養力度,鼓勵員工積極向外部刊物投稿,有效發揮外部媒體的宣傳作用。還可通過舉辦征集、、技能大賽等多項形式,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提升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2)體制機制不適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完全擺脫原有的工作模式,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機制不健全,內在動力和活力不足等問題。 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主要有典型示范、自我教育、理論教育、情感激勵、社會實踐、心理咨詢等。典型示范是利用典型的人和事的示范作用,來達到啟發教育人。選擇典型,一要注意它的群眾性,讓它深深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使人們感到可信可親。二要注意它的先進性,要代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人們感到可敬可學。三要注意它的時代性,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再次,要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
(3)工作內容和方式方法不適應。思想教育有時比較空泛,不夠切合現實生活情況和群眾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具體內容,區別不同對象進行針對性教育少,方式方法不適應多樣化需求。
要找準強化教育與推進工作的結合點,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要找準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結合點,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性;要找準“身教”和“言教”的結合點,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要找準民主和集中的結合點,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群眾性。要實現載體活動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振”和雙贏,必須正確處理四個關系:在形式上,要正確處理務虛與務實的關系;在內容上,要正確處理目標與重點的關系;在措施上,要正確處理創新與發展的關系;在效果上,要正確處理常抓和長效的關系。
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以“以人為本”核心理念作為指導,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實踐過程中,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把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工作中要追求的最終目標。endprint